基础会计讲义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738275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205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会计讲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5页
基础会计讲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5页
基础会计讲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5页
基础会计讲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5页
基础会计讲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会计讲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讲义课件(2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安徽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基 础 会 计 Fundamental Accounting,2,授课教师简介,杨建伟 Henry Yang 重庆大学建设与房地产学院硕士毕业。 主讲课程:企业会计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 全国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建造师 安徽建造师网()、多智教育网签约培训师。,3,4,5,课程目标,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我们学习会计的目标不是为了成为职业的会计员或出纳员,而是要理解会计学科的基本概念,了解会计的语言和工作流程,熟悉会计的思维和工作方式,读懂会计报表,为你成为Leader 或拥有leadership的team member或good follower 服

2、务。,6,本课程的作用,学习后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1、阅读公司的财务报表,获得一手信息; 2、学习后续的企业财务管理、项目融资、工程造价等专业课程,为未来参加注册建造师、造价工程师储备知识。 3、参加会计职业资格考试;(初级、中级和CPA),7,课程的评分标准和要求,一、平时成绩占30%,考试占70%; 二、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和表现(Performance)。 作业:每人准备一本作业本,并且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表现( Performance ):(包括但不限于): 1、迟到和缺席的次数 2、对课堂的响应程度; 3、对教材的熟悉和准备,8,第一章 总论,学习目标: 1、理解会计的定义 2、理

3、解会计的职能 3、了解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假设 4、了解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及其含义 5、掌握权责发生制,9,什么是会计?,会计,“会”为汇总,“计”为零星计量,会计就是分类汇总。会计(Accounting)的词根Account在英语中有计算、说明的意思。 因此,会计就是从事分类汇总计算工作的部门、相关人员及其相关技术的总称。,10,会计的起源,会计是一种艺术;(远古,结绳记事) 会计是一门技术;(印度公社) 会计是一种职业;(1494,Luca Pacioli ) 会计是一个学科;(1969年) 在本门课中,会计所学习的是1494以后现代西方会计部分比较基础的理论成果与实践。,11,西方会计的一

4、部分,财务会计(exterior reporting,FA) 管理会计(interior reporting,MA) 成本会计 (Cost Accounting) 税务会计(Tax Accounting) 金融会计 (Finance Accounting)等 我们学习的是财务会计!,12,比较基础的理论成果与实践,1、会计的基础理论 2、简单的交易内容 3、简单的企业,13,什么是财务会计?,14,现代财务会计产生的基础,1、信托责任 2、社会分工 3、复式记账(伟大的发明),15,财务会计,该如何定义?,财务会计是用某种货币对特定系统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按照一定的规则确认、记录,并予以报告

5、的工作,目的是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解释黑体字的含义。,16,从一开始,我们就强调会计不是一个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会计信息的最终产品是决策,这项决策不论是由所有者、管理者、债权人、政府监管部门、工会,还是由对一家企业的财务业绩感兴趣的其他团体做出,都会因使用会计信息而最终得到加强。 摘自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17,1、所有权人(盈利) 2、债权人(安全) 3、其他利益相关方(持续经营) 4、潜在的投资者(知情权) 财务会计优先满足所有权人和债权人对信息的要求,而非其他。,外部信息使用者,18,会计的职能,核算 基本职能 确认、记录、报告(具体含义) 监督 审查 审

6、核,19,1、会计主体假设 2、持续经营假设 3、会计分期假设 4、货币计量假设 先了解,在后续的学习中逐步体会!,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核算的基础,20,会计主体假设,1、只有明确了核算的对象和范围,才能准确、完整、真实的反映某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区分所有人个人的经济活动和其拥有企业的经济活动,为独立核算提供了基础这一点在独资企业和合伙人企业中表现尤为重要。 3、需要注意的是会计主体和其法律主体地位并无联系。,21,持续经营假设,企业永不倒闭,永久持续经营。 此假设的目的是为了使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都能在同一基础上进行确认和计量,而不至于因为要面临倒闭的风险而采取不一样的

7、计量方法,历史成本法才有意义。 持续经营假设在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面临倒闭或破产的情况下失效,此时需要采取可变现净值法。,22,会计分期假设,外部信息使用者需要定期的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所以必须分期进行核算。 会计分期产生了权责发生制。会计分期也为衡量经营效果提供了标尺。 会计分期提供财务报告,包括年报、季报、月报等。 我国会计分期由国家规定,国外则不尽相同。,23,货币计量假设,1、假设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可以用货币来计量。 2、假设货币的价值保持稳定。 货币可以计量大多数的经济活动,但是有些无法计量,需要通过文字的方式予以记录。 货币的价值在短期内保持稳定,但是长期的波动是必然的,因此,必须定期

8、予以调整,采用的方法是现值法(Present Value)和公允价值法(Fair Market Value)。,24,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是企业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决策有用的基本特征。 各个国家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都不一样,按照我们国家企业会计基本准则的规定,会计信息应该满足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这些准则有些时候是矛盾的,但统一于有用性的基本原则,而且以成本效益原则为前提。,25,可靠性(Integrity),据实、全面核算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 兼顾重要性、及时性原则。

9、,26,相关性,会计信息必须与投资者的决策相关。或者说,某项会计信息和投资者决策相关的程度决定了它的重要程度。 具体包括: 1、预测性 2、具备反馈价值 3、及时性,27,可理解性,会计信息要注重格式,要尽量简单明了,易被投资者读懂。这是SEC制定财务准则的目标。 可理解性依附于相关性; 但不能滥用相关性,而忽略了可理解性的必要性。,28,可比性,可比性是相关性的前提。可比的信息才有用。 可比性包括: 1、不同时期,同一企业之间的可比 2、同一时期,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比,29,实质重于形式,尽管为了可理解性,会计信息的格式需要予以重视,但是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确认某些经济事项时必须遵守。

10、 但不可滥用,否则无法保证可靠性。,30,重要性,重要的经济事项分别核算,力求准确;而对不重要的事项,简化核算,适当时候可简化处理。(不同企业的折旧) 重要性是成本效益原则的体现。 重要性的标准是难点。,31,谨慎性(conservatism),只有谨慎,才能可靠。 谨慎是会计的职业道德。 预计损失,不预计收入。(或有负债),32,及时性,会计工作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记录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33,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在会计的核算工作过程中,会计人员还应遵守以下要求:1、实际成本计价原则。2、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3、充分披露。4、成本效益。5、配比原则。6、收入实现原则。 会计

11、核算的基本要求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前提,也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必然要求。,34,实际成本计价(历史成本),主要针对资产而言。 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依据。 以持续经营假设、币值稳定假设为前提。,35,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严格而言,是配比原则的延伸。 是计量成资产多期摊销还是计量成费用当期补偿的问题。 影响很大。,36,充分披露(Disclosure),充分披露概念是一条重要的公认会计原则。充分披露意味着财务报表的使用者知晓对于正确解释报表所必需的任何事实。充分披露可以在财务报表的表体部分进行,也可以在报表所附的注释中进行。 作为一般规则,一家公司应披露信息的合理获得者认为对于正确解释

12、财务报表所必须的任何财务事实。,37,成本效益原则(Cost Principle),针对会计工作的本身,但是没有明确的标准,实际上会计人员并不能决定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问题。,38,配比原则(Match Principle),配比原则要求相关的收入与成本、费用相互配比。 配比就是将某一组具有因果关系的事情配合起来,体现合理性。,39,收入实现原则(Realization),确认已经实现的收入,而对未实现的收入则不能确认。渠道营销(Channel Marketing) 实现原则:何时记录收入什么时候收入应该被记录?在大部分情况下,实现原则支出收入应该在商品已经销售或劳务费已经提供的时候确认。在这一

13、时点上,业务和赚取收入的过程已经基本完成,销售商品或劳务的价值能够客观的计量。在销售前任何时点,商品或劳务的价值只能估计。销售后,剩下的惟一步骤就是从顾客处收款,相对来说这是一个确切的事件。,40,关于权责发生制(应计制),应计制是指:当收入赚取时确认为收入,当相关的商品或服务被使用时确认费用。(与是否支付现金无关) 应计制会计的目的是计量会计期间发生的经济业务的盈利。 应计制会计包括的最重要的概念是配比原则。,41,与应计制相对应的会计计量基础是现金制会计。在现金制会计中,收入是在从顾客处收到现金时确认,而不是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确认。相似地,费用在支付现金时确认,而不是在有关的资产在交易

14、事项中使用时确认。 现金制会计计量在一段时期收入和支付的现金,但是它不能很好地计量一段时期内发生的经济事项的盈利能力。,现金制会计,42,书后练习题P25,应计制的例子,43,第二章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学习目标: 1、了解会计要素的组成 2、掌握各个会计要素的分类及其含义 3、掌握2个基本会计等式 4、理解会计等式的经济意义,44,会计要素是组成不同会计报表的基本框架,也是财务信息进一步分类的基础。 我国企业基本会计准则规定了六大类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会计要素,45,会计要素可以分类两类,一类是静态的,一类是动态的。 静态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5、反映企业某时的财务状况。 动态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反映企业某段时间的经营成果。 照相和录像的区别,会计要素的分类,46,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各种可计量资源。,资产(Assets),47,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计量。,资产的确认条件,48,资产确认的原则是成本原则,也叫历史成本原则,就是以获得资产所花费的成本作为资产在账面上价值的体现。 在阅读资产负债表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记住所列示的金额并不表示资产可能的售价或能被重置的价格。也许资产负债表最大的局限性就在于它不能反映企

16、业当前的价值。,资产的确认原则,49,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以一年作为划分的界限,分别计入当年的损益和通过多年摊销或折旧) 流动资产包括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款项、存货、长期待摊费用等; 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 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按照流动性列示。(?),资产的分类,50,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是企业的法律义务; 负债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 债权人对企业的资产具有优先求偿权;,负债(Liability),51,负债和资产一样,分为流动负债(current liability)和长期负债(long-term liability)。以1年为期。 在资产负债表上分别列示。为什么?,负债的分类,什么时间还账!?,52,流动负债一般包括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应付利息等; 非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应付债券等。,负债的进一步分类,53,所有者权益(Owners Equity),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