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名师教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73685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单元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名师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七单元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名师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七单元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名师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七单元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名师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七单元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名师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名师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单元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名师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 24 科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科学家牛顿、 达尔文和爱因斯坦及其主要成就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及其主要思想主张教师可设计 “为什么文艺复兴后, 自然科学在欧洲得到飞速发展?” 、“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过程中, ,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等思考题,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完成“近代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请举出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18 世纪,法国有哪些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他们的主张有哪些共同之处”等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说明问题以及发散思维和比较分析的能力。指导学生完成课后自己动手题, 培养学生搜集、 整理

2、历史资料, 并运用所得资料探索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教师也可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和完成 近代主要自然科学家成就简表 和启蒙思想家及其成就简表 ,培养学生制作表格归纳整理。过程与方法教师无论是要求学生完成教材中的各类问题, 或自己所设计的种种问题, 还是指导学生制作简表或课后调查研究, 一定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寻找相关材料,鼓励学生相互之间多展开讨论,启发、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感知、思考和探索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提高能力,增进素养。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前或课堂上,通过阅读教材内容,整理出学习提纲或知识要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

3、近代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和杰出科学家献身于科学研究的崇高精神,使学生树立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和为科学、真理而献身的精神。通过分析启蒙思想家主张的形成;培养学生为追求真理而奋斗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真理必将战胜谬误,凡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事物,必然有强大的生命力。认识到启蒙思想是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国之本。引导学生完成 “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成为利用原予能的理论基础。结合实际, 谈谈你对利用原子能的看法”,形成“科学是柄双刃剑”。的观点。引导学生在完成课后自己动手题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乐趣,并形成良1名校名 推荐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著名科学家的成

4、就、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教学难点: 理解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引导 :教师设问: 同学们还记得文艺复兴的作用吗?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因势导入新课:文艺复兴之后,无论是自然科学领域,还是思想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科学家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教师设问:文艺复兴后,自然科学为何能取得重大成就?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教师重在鼓励学生联系已学知识大胆思考探索,明确思想解放运动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并因势讲述科学家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成就。教师设问,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求解: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分别在科学领域里取得了哪些成就 ?有何重要意义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

5、生按科学家、国别、主要科学成就、意义等方面,制作近代科学技术成就简表。教师设问: 为什么说牛顿提出的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 ?这一问题难度较大,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据教材,分析近代自然科学的特征和牛顿成果的意义,以加深学生对牛顿成果的价值的理解。教师设问,要求学生思考回答:达尔文是怎样完成生物进化论研究的?生物进化论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前一问,重在突出达尔文勤于观察和收集资料,进行科学研究的精神;对于后一问,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物学、人类思想观念、考古学、宗教、西方殖民扩张、中国的维新运动和新文化等方面认识其意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设问: 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成

6、为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原子能的看法。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从原子弹、原子能发电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教师的任务, 一是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和发表自己的看法;二是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科学成果,认识“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关键看科学掌握在什么人手里,他用来做什么。教师设问:近代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请举出具体事例加以说明。二、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教师设问:何谓启蒙思想?教师在学生思考后,指出其基本含义。教师设问,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求解: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有哪些重要思想主张?他们的思想主张有何共同作用?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要求学生按启蒙思想家、主要著作、主要思想

7、主张、共同作用等,制作完成法国启蒙思想家简表。教师设问。为什么说,启蒙思想起着动摇封建统治的作用?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揭露封建制度弊端;以天赋人权批判天主教会和专制制度;国家是自由人民的“社会契约”,对不遵守“契约”的统治者,人民有权推翻他;为防止专制,国家政权实行三权分立,以相互制约;反对等级特权和不平等现象;主张自由平等是不可剥夺的权利;私有财产是神圣的。小结利用板书,师生一起理清本节课的知识线索,明确重点,巩固新知。完成课后习题课后记:2名校名 推荐25 世界文学和艺术成就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品,威尼斯商人 、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

8、叶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和战争与和平凡高及其代表作品向日葵和在阿尔勒的卧室贝多芬及其代表作品英雄交响曲和致爱丽丝教师可设计和引导学生完成“你怎样看待哈姆雷特的复仇行动等习题,以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通过展示凡高的美术作品和播放贝多芬的名曲。培养学生的美术和音乐鉴赏能力。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制作完成世界近代文学、美术与音乐作品简表” ,培养学生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教师在教学时,一是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指导学生寻找相关材料,组织学生讨论,启发、 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答案;二是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整理出学习提纲或知识要点,让学生在感知、思考和

9、探索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能力,增进素养。本课自己动手题看起来简单,但要理解说明 “莎士比亚的诗歌中,成就最高的是什么”并不容易。教师一定要强调学生亲自动手,完成这一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了解文艺复兴和近代历史时期的文学艺术大师及其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到不朽的文学艺术作品既是时代精神与风貌的体现,又是文学艺术大师们历经磨难和经过不懈努力而取得的,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勇于创新、勇于探索与实践的信念和意识 并从中认识到这些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成就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树立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和追求真理及献身文学艺术的精神。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有关的

10、文学艺术作品,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体验中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体会到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真理必将战胜谬误。教学重点: 文学和艺术方面的成就教学难点: 理解文学和艺术作品的妙处3名校名 推荐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引导从文艺复兴到20 世纪初,欧洲在科学技术和思想领域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学生回答这一问题后,教师因势指出:这一历史时期,欧洲在文学和艺术方面,还有哪些成就呢?新授一、文学成就先用多媒体或幻灯展示 威尼斯商人 影视片段, 然后展示问题: 你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 ?它的主题是什么 ?前一问旨在引出莎士比亚,后一问师生结合教材中的小字得出结论:威尼斯商人 痛斥了贪

11、婪和自私, 歌颂了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 洋溢着人文主义精神。教师在此基础上,依据教材简介莎士比亚及其成就。教师提问:哈姆雷特代表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哪些同学愿意给全班同学表演其中的片段 ?教师在指导学生表演后,要多给学生鼓励,并提示该剧主题。师生利用单元回眸, 共同总结本单元所学知识, 弄清其间的联系。 教师分析莎士比亚作品的价值和影响。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安娜卡列尼娜或战争与和平片段,要求学生回答:这是什么作品 ?这是谁的作品 ?然后简略分析托尔斯泰及其作品的价值。二、著名艺术家及其名作教师用多媒体或幻灯展示包括凡高著名作品在内的几幅美术作品,要求学生从中指出哪些作品是凡高的,凭什么判断

12、出是他的作品。注意:本设计不仅要求学生知道哪些作品是凡高的,更要求学生从中领悟凡高作品的艺术特色,深刻体会艺术的魅力。教师用多媒体或录音机播放巴赫的作品和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片段。然后要求学生回答:这些乐曲分别是由谁谱写的什么乐章?你能从中体验出他的什么艺术特色?前者重在引导学生认识巴赫和贝多芬的代表作品;后者则重在说明英雄交响曲的特色,使学生明确贝多芬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教师提问:贝多芬为何能成为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适当补充说明。小结师生共同制作世界近代文学和艺术成就简表。师生一起利用单元回眸,共同总结本单元所学知识,弄清本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4名校名 推荐完成课后习题课后记: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