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736246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课件(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08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1)任务来源 2009年11月20日向住建部标准定额司提交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申请; 2010年3月2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达了建标201043号文件“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同意了主编单位的编制计划; 纳入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计划,并鉴定了合同协议。期限是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基本情况,(2)审查与报批 2012年6月7日8日,在北京召开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送审稿)专家审查会。 2012年9月完成报批稿,报批。,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2、监测技术规范基本情况,本规范为新编制规范,共有11章和4个附录,内容包括: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3. 基本规定 4. 监测项目及要求 5. 支护结构和周围岩土体监测点布设 6. 周边环境监测点布设 7. 监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8. 监测频率,2、规范编制内容简介,9. 监测控制值与警情报送 10. 运营阶段监测 11. 监测成果及信息反馈 附录A 监测项目代号及图例 附录B 基准点、监测点的埋设 附录C 现场巡查报表 附录D 监测日报表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2、规范编制内容简介,(1)从内容来看 本规范主要特点和创新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基坑、隧道工程

3、施工影响程度,将影响范围划分为主要影响分区、次要影响分区和可能影响分区,并根据影响区来确定监测范围,监测范围应包括主要影响区和次要影响区。 2)根据基坑、隧道工程自身风险等级、周边环境风险等级和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将工程监测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特点,3)针对明(盖)挖法、盾构法和矿山法三大工法及周边环境分别确定了监测对象和项目、监测点布设要求以及监测频率,使轨道交通的监测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4)支护结构和周围岩土体监测项目类型的选择及监测点布设原则是依据监测等级划分的,而周边环境监测项目类型的选择及监测点布设原则是按照影响分区确定的。 5)采用统

4、计分析的方法,根据不同区域的地层条件按中软软弱和坚硬中硬土两类土质,分别给出了不同工法施工支护结构、围岩体及周边环境监测项目控制值的确定原则和参考值范围。,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特点,6)规定了监测预警等级及分级标准的依据和原则,并明确了须立即报警的几种情况,可有效规范和统一各方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及处置管理工作。 7)规范中首次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阶段应开展监测工作,并明确了监测工作的内容和技术要求。,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特点,(2)从规范结构来看 无论明(盖)挖法、矿山法施工,还是盾构法施工,被监测对象都可归结为三大类,即:支护结构、围岩地质体和周边环境。 由于围岩地质

5、体与支护结构的监测项目确定及布点位置选择密不可分,因此,本规范编写时将支护结构和围岩地质体放在一章,周边环境单独成章。,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特点,1 总 则 1.0.1 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工作,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成果可靠,确保工程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及运营阶段的监测工作。 1.0.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应编制合理的监测方案,精心组织和实施监测,为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或安全运营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成果。 1.0.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

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2 术语和符号 3 基本规定 3.1 基本要求 3.1.1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应在施工阶段对支护结构、周围岩土体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 3.1.2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在施工单位监测的同时,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实施第三方监测,第三方监测单位应根据委托内容及要求开展监测工作。,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3.1.6 工程监测方案应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分析研究工程风险及影响工程安全的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有针对性地编制。监测方案宜包括下列内容: 1 工程概况; 2 建设场地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及工程风险特点; 3 监测目的和依据; 4 监测范围和工程监测等

7、级; 5 监测对象及项目;,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6 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方法与保护要求,监测点布置图; 7 监测方法和精度; 8 监测频率; 9 监测控制值、预警等级、预警标准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 10 监测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处理要求; 11 监测信息反馈制度; 12 监测仪器设备、元器件及人员的配备; 13 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及其他管理制度。,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3.1.8 监测点的埋设位置应便于观测,不应影响和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受力和使用。监测点应埋设稳固,标识清晰,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3.1.9 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量测、现场巡查、远程视频等多种手段相结

8、合的综合方法进行信息的采集,对穿越既有轨道交通、重要的建(构)筑物等安全风险较大的周边环境宜采用远程自动化实时监测。,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3.1.11 监测信息应及时进行处理、分析和反馈,发现影响工程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报告。 3.1.14 城市轨道交通应在运营期间对线路中的隧道、高架桥梁和路基结构及重要附属结构等的变形进行监测,为分析线路结构安全及对运营安全的影响、制定线路结构维修加固方案及运营安全管理制度等提供资料。,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3.2 工程影响分区及监测范围 3.2.1 工程影响分区应根据基坑、隧道工程施工对周围岩土体扰动和周边环境影响

9、的程度及范围划分,可分为主要、次要和可能三个工程影响分区。 3.2.2 基坑工程影响分区宜按表3.2.2的规定进行划分。 表3.2.2 基坑工程影响分区 注:1 H基坑设计深度(m),岩土体内摩擦角(); 2 基坑开挖范围内存在基岩时,H可为覆盖土层和基岩强风化层厚度之和; 3 工程影响分区的划分界线取表中0.7H或Htg(45-/2)的较大值。,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图1 基坑工程影响分区,3.2.3 土质隧道工程影响分区宜按表3.2.3的规定进行划分。隧道穿越基岩时,应根据覆盖土层特征、岩石坚硬程度、风化程度及岩体结构与构造等地质条件,综合确定

10、工程影响分区界线。 表3.2.3 土质隧道工程影响分区 注:i隧道地表沉降曲线Peck计算公式中的沉降槽宽度系数(m)。,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图2 浅埋隧道工程影响分区,3.3 工程监测等级划分 3.3.1 工程监测宜根据基坑、隧道工程自身风险等级、周边环境风险等级和地质条件复杂程度进行工程监测等级的划分。 3.3.2 工程自身风险等级宜根据基坑、隧道工程支护结构发生变形或破坏、岩土体失稳等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采用工程风险评估的方法确定,也可根据基坑设计深度、隧道埋深和断面尺寸等按表3.3.2划分。,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表3.

11、3.2基坑、隧道工程自身风险等级,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1 超大断面隧道是指断面尺寸大于100 m2的隧道;大断面隧道是指断面尺寸在50m2至100m2的隧道;一般断面隧道是指断面尺寸在10m2至50m2的隧道; 2 隧道深埋、浅埋和超浅埋的划分根据施工工法、围岩等级、隧道覆土厚度与开挖宽度(或直径),结合当地工程经验综合确定。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中基坑类别的划分是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以基坑开挖深度小于7m、7m 至10m之间、大于10m为基坑等级划分标准),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3.3.3 周边环境风

12、险等级宜根据周边环境发生变形或破坏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采用工程风险评估的方法确定,也可根据周边环境的类型、重要性、与工程的空间位置关系和对工程的危害性按表3.3.3划分。,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表3.3.3周边环境风险等级,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3.3.4 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可根据场地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按表3.3.4划分。(参照了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 表3.3.4地质条件复杂程度 注:符合条件之一即为对应的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从复杂开始,向中等、简单推定,以最先满足的为准。,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3.3.5 工程监

13、测等级可按表3.3.5划分。 表3.3.5 工程监测等级,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4 监测项目及要求 4.1 一般规定 4.1.1 工程监测对象的选择应在满足工程支护结构安全和周边环境保护要求的条件下,针对不同的施工方法,根据支护结构设计方案、周围岩土体及周边环境条件综合确定。监测对象宜包括下列内容: 1 基坑工程中的支护桩(墙)、立柱、支撑、锚杆、土钉等结构,矿山法隧道工程中的初期支护、临时支护、二次衬砌及盾构法隧道工程中的管片等支护结构; 2 工程周围岩体、土体、地下水及地表; 3 工程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桥梁、既有轨道交通及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等环境。,

14、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4.1.3 各监测对象和项目应相互配套,满足设计、施工方案的要求,形成有效、完整的监测体系。 4.2 仪器监测项目 4.2.1 明(盖)挖法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岩土体监测项目应根据表4.2.1选择。 4.2.2 盾构法隧道管片结构和周围岩土体监测项目应根据表4.2.2选择。 4.2.3 矿山法隧道支护结构和周围岩土体监测项目应根据表4.2.3选择。,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表4.2.1 明(盖)挖法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岩土体监测项目,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表4.2.2 盾构法隧道管片结构和周围岩土体监测项目,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15、表4.2.3 矿山法隧道支护结构和周围岩土体监测项目,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4.2.4 当遇到下列情况时,应对工程周围岩土体进行监测: 1 基坑深度较大、基底土质软弱或基底下存在承压水且对工程影响较大时,应进行坑底隆起(回弹)监测; 2 基坑侧壁、隧道围岩的地质条件复杂,岩土体易产生较大变形、空洞、坍塌的部位或区域,应进行土体分层竖向位移或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3 在软土地区,基坑或隧道邻近对沉降敏感的建(构)筑物等环境时,应进行孔隙水压力、土体分层竖向位移或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4 工程邻近或穿越岩溶、断裂带等不良地质条件,或施工扰动引起周围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发生较大变化,并对支护结

16、构、周边环境或施工可能造成危害时,应结合工程实际选择岩土体监测项目。,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4.2.5 周边环境监测项目应根据表4.2.5选择。 表4.2.5 周边环境监测项目,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表4.2.5 周边环境监测项目(续) 注:1 应测项目,选测项目; 2 对主要影响区内的高层、高耸建(构)筑物应进行倾斜监测; 3 支护结构发生较大变形或土体出现坍塌、地面出现裂缝迹象,并对地下管线可能造成危害时,应对地下管线进行水平位移监测; 4 桥梁自身安全状态差、墩台差异沉降大或设计要求时,应进行梁板结构应力监测; 5 既有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和地面线的监测项目可按照桥梁和既有铁路的监测项目选择。,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4.2.6 当工程周边存在既有轨道交通或其他有特殊要求的建(构)筑物及设施时,监测项目应与有关管理部门或单位协商确定。 4.3 现场巡查 4.3.1明(盖)挖法基坑施工现场巡查宜包括下列内容: 1 施工工况 1)开挖面岩土体的类型、特征、自稳性,渗漏水量大小及发展情况; 2)开挖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