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索马****尊 文档编号:145734053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戴氏中考、高考 初中物理 专用讲义 开阳校区 主讲人:王老师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1内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J)2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也越多。这说明,同一物体的内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做功;热传递 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4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5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发生热传递时,

2、热量(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14.2热量与热值1热量:在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2热量用字母Q表示,单位是焦(J)。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1000J。3实验表明: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的变化多少成正比。4热值:把1kg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5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6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

3、qm或Q=qV7Q表示热量,单位是焦(J),q表示热值,单位是焦/千克(J/kg)或焦/米3(J/m3);m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kg);V表示体积,单位是米3(m3)8氢气的热值很大,为q氢=1.4108J/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氢气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为1.4108J。9提高炉子效率的方法:改善燃烧条件,使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尽可能减少各种热量损失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等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比热容

4、与物质的状态有关。3比热容用字母c表示,单位是:焦/(千克),符号是:J/(kg)4水的比热容很大,为c水=4.2103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5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放出的热量相同时,降低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因而温差变化较小。6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其它物质吸收的热量多,因而可用水来降温;在降低的温度相同时,比其它物质放出的热量多,因而可用水来取暖。7发生热传递时,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计算公式为:Q吸=cmt (t=tt0)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计算公式为:Q

5、放=cmt (t=t0t)14.4热机与社会发展1热机的种类包括有:蒸汽机、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燃气轮机、喷气动机、火箭发动机等。2热机的共同特点:将燃料燃烧时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然后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时,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这四个冲程组成的。在这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均为辅助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完成。4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对比比较项目 汽油机 柴油机燃料 汽油 柴油构造 有火花塞 有喷油嘴吸气冲程 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空气压缩冲程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 点燃式

6、(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压燃式(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排气冲程效率 20%30% 30%45%应用 汽车、飞机、摩托车、小型农业机械 载重汽车、火车、轮船、拖拉机等大型机械5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6热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是:大气污染;噪声污染7人类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是:减少热机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控制废气排放的总量。具体方面是: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安装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发动机(EFI系统);推广新能源汽车,如天然气汽车、太阳能汽车、电动汽车等。内能与热机 【知识要点提示】1、物体的冷热程度用 表示,生活中常用摄氏度表示,符号为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 ,

7、它下面的玻璃泡内储有液态物质,温度计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2、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不能让玻璃泡与容器壁 ,也不能与容器底部 , 这样测量不准确;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它的量程,只能用来测量低于量程的温度。3、物体内 和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不可能为零。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 。4、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分别为 和 。通过热传递使物体内能发生变化时,物体内能增加多少就表示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同样物体内能减少多少就表示物体 多少热量。物体本身没有热量(没有“吸”与“放”就不存在热量),但物体一定有内能。5、热传递有 、 和 三种形式,其特点分别为 6、热传递的条件是 ,在热传

8、递时物体的内能将由 向 传递,当两物体的温度相等时达到热平衡。7、物质的比热容: 国际单位为 。人们用冷水冷却发动机,用热水取暖是利用了水的 特点。8、物体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计算公式为 。9、发动机在工作时,将燃料燃烧时释放的 能转化为 ,这种装置又被称为热机。内燃机是 的热机。常见的内燃机是汽车使用的 和拖拉机使用的 。10、热机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分别是 、 、 、 ,完成一次循环飞轮旋转 转,其中 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11、质量为m的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其中q为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为 。12、热机转变为 与 比值叫热机的效率。【达

9、标练习题例】一、填空题1、冬天,人们用往手上呵气或两手互相摩擦的方法取暖,前者是利用_方法使手的内能增加的,后者是用_方法,把_能转化成_能。2、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多数汽车里的发动机是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在工作过程中,使汽车获得动力的是 冲程:排出废气的是 冲程。3、甲、乙两金属球的质量之比3:5,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是1:5,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C甲:C乙=_。4、干木柴的热值是1.2107J/kg,它的物理意义是_ _。完全燃烧4kg的干木柴,能放出 J的热量5、海南岛四面环海,从我们所学的知识可知,海南岛一年四季的气温或早晚的气温应比内陆地区变化要

10、(填“大”或“小”);而且在海南岛的白天海风是由 吹向 ,到了晚上海风则由 吹向 ,这都是因为水的 比泥沙要大的缘故。二、选择题6、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如果它们之间发生了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 )A温度 B. 内能 C. 比热容 D热量7、一杯酒精倒掉一半,剩下另一半时( )A热值不变,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B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不变C热值、比热容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D热值、比热容都不变8、下列事例中,不是用做功的方法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用气筒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气筒会发热 B.用锯锯木头,锯条会发烫C.冬天,在房间内用暖气取暖,室内空气温度升高 D.冬天,两手相互摩擦,手

11、感到暖和9、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温度为的物体没有内能 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唯一方法 高温物体一定比低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多10、在相同的日光照射下,沙地比水田的温度升高得快,主要是由于( )A沙地吸收的热量多 B水田不容易吸收热量C水的比热容大,在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比沙地少,所以水田温度升高得慢D沙地和水田的质量不一样11、下面关于分子运动和物体内能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钢水冷却,温度降低,内能不减少B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几年后剖开,切面互相渗透,属于扩散现象C冬天用热水袋取暖,人体感到暖和,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D和平号空间退役

12、后坠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生热,是用热传递方法改变物体内能12、如图所示是单缸内燃机工作过程中气门与活塞位置关系图。图中E、F分别为进气门和排气门,S为活塞,箭头指向表示活塞运动方向。在下列排序中,符合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循环顺序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C乙、丁、甲、丙 D丙、丁、乙、甲13、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C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柴油机的压缩冲程,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法增加了气缸内气体的内能 B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利用水密度大的特点 C电动车的核心部件电动机属于热机的一种 D柴油机和汽油机内的飞轮转动2周,完成一个循环三、实验题15、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