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最新编写-修订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5733843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理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最新编写-修订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监理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最新编写-修订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理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最新编写-修订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监理对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监理对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 5.1 原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 材料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部分: 5.1.1 掌握材料质量标准 衡量材料质量的尺度是材料质量标准,它也是作为验收、检验材料质量的依 据,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量标准,掌握材料的质量标准就便于可靠地控制材料 和工程质量。 5.1.2 材料质量的检(试)验 1)材料质量检验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将所取得的材料数据 与材料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材料质量的可靠性,同时还有利于掌握材 料的信息。 2) 材料质量的检验方法一般有书面检验、 外观检验、 理化检验和无损检验等。 3)根据材料信息和保

2、证资料的具体情况,材料质量检验程度分为免检、抽 检和全部检查。 4)材料质量检验通常进行的试验为“一般检验项目” ;根据需要进行的试验 项目为“其他试验项目” 。 5)材料质量检验的取样必须有代表性。 6)材料抽样一般适用于对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鉴定。 7)对于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检验项目和不问的检验标准,而检验标准则 是用以判断材料是否合格的依据。 5.1.3 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求 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不当;均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或造成质量事故。故必须针 对工程特点,根据材料的性能、质量标准、适用范围和对施工要求等方面进行综 合考虑,慎重地来选择和使用材料。 5.2 原材料质量控制的原则 1)

3、主要材料、设备及构配件在定货前,承包单位必须向监理工程师申报同 意后,方可定货; 2)监理工程师协助承包单位合理地、科学地组织材料采购、加工、储备、 运输、建立严密的计划、调度、管理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占用量, 按质、按量、如期地满足建设需要; 3)合理地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的损失,正确按定额计量使用材料,加 强运输、仓库、保管工作,健全现场材料管理制度。避免材料损失、变质; 4)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 5)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材料。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基本程序 合 格 承包商单位填写工程材料/ 购配件/设备报验单 监理工程师审核 承包单位使

4、用 承包单位另选 方法: 1、审核证明资料 2、到厂家考察 3、进场材料检验 4、进行验证复试 不合格 5.3 施工阶段原材料质量控制的方法 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所需要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永久性设 备、器材等都将成为永久性工程的组织部分,所以它们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未 来工程产品的质量,因此需要事先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对于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也应当是进行全过程和全面的控制,从采购、加 工制造、运输、装卸、进场、存放、使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监督与控制。 5.3.1 采购质量的控制 1)凡由承包单位负责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构配件。设备等,在采购定 货前应向监理工程师申报;对于重要的

5、材料,还应提交样品,供试验或鉴定,有 些材料则要求供货单位提交理化试验单;经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发出书面认可证 明后,方可进行定货采购。 2)供货厂家是制造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永久性设备和器材等的主体, 所以优选良好的供货厂家,是保证采购、定货质量的前提。 3)某些材料(诸如一些装饰材料)定货时最好一次订齐和备足货源,以免 由于分批而出现花色差异质量不一。 4)供货厂方应向需方(订货方)提供质量保证文件,用以表明其提供的货 物能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5)协助承包单位合理地、科学地组织材料采购、加工、储备、运输、建立 严密的计划、调度、管理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的占用量,按质、按 量、如期

6、地满足建设需要。 5.3.2 材料进场的质量控制 1)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构配件,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技 术说明书,并由施工承包单位按规定要求进行检验;向监理工程师提出检验或试 验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准进场。 2)凡是无产品出厂合格证明及检验不合格者,不得进场。如果监理工程师 认为供货方所提交的有关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以及施工承包单位提交的检验和试 验报告,仍不足以说明到场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时,监理工程师可以再行组织复 检或抽样试验,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允许进场。 3)若检验发现材料、设备质量不符合要求时;监理工程师不予验收;应由 供货方子以更换或进行处理,合格后

7、再进行检查验收;由于供方供货质量不合格 而造成的损失,应及时向供方索赔。 4)进口的材料、设备的验收;应会同国家商检部门进行。如再检验中发现 质量问题或数量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取得供货方及商检人员签署商务记录,在 规定的索赔期内进行索赔。 5.3.3 材料、设备存放条件的控制 质量合格的材料、设备等进场后,到其使用或施工、安装时通常有一段时间 间隔,在此期间内,如果对材料、设备等的存放、保管不良,可能导致质量状况 的恶化,如损伤、变质、损坏,甚至不能使用。因此,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对 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及永久性设备、器材等的存放、保管条件及时间也应实行 监控。 1)对于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

8、永久性设备、器材等,应根据它们的特点、 特性以及对防潮、防晒、防锈、防腐蚀、通风、隔热以及温度、湿度等方面的不 同要求,安排适宜的存放条件;以保证其存放质量。 2)对于施工单位所准备的各种材料、设备等的存放条件及环境,事先应得 到监理工程师的确认,如存放、保管条件不良,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其加以改善 并达到要求;方予以确认。 3)对于按要求存放的材料、设备;存入后每隔一定时间,监理工程师可检 查一次,随时掌握它们的存放质量情况。此外。在材料、设备、器材等使用前, 也应经监理工程师对其质量在此检查确认后,方可允许使用;经检查质量不合要 求者;则不准使用,或降低等级使用。 5.3.4 天然材料和现场

9、配制材料的试配 对于某些当地天然材料及现场配制的制品。一般要求施工单位事先进行试 配,达到要求的标准方准施工。除应达到规定的力学强度等指标外,还应注意以 下方面的检验与控制。 1)材料的化学成分; 2)充分考虑到施工现场加工条件与设计、试验条件不同而可能导致的材料 或半成品质量差异。若出现此类问题,必须事先找出原因,设法妥善解决后经监 理工程师认可后才能允许进行施工。 5.3.5 新材料的应用 对于新材料,新型设备或装置的应用;应事先提交可靠的技术鉴定及有关试 验和实际应用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确认和批准后,方可在工程中应用。 5.4 原材料质量控制目标的监理工作措施 5.4.1 组织措施 1

10、)组织并落实专门的监理机构人员负责材料质量控制,按有关要求对材料 质量作进行严格的监控; 2)协助承包单位合理地、科学地组织材料采购、加工、储备、运输;建立 计划、调度、管理体系; 3)健全现场材料管理制度;按定额计量使用材料,加强运输、仓库、保管 工作。 5.4.2 技术措施 1)在材料定货前,承包单位必须事先经监理工程师认证同意; 2)对于工程的主要材料;监理工程师在进场时必须检查其正式的出厂合格 证和材质化验单;如不具备或对检验证明有怀疑时,应补做检验; 3)监理工程师应对以下材料进行抽检: a、标志不清或监理工程师认为质量有问题的材料; b、对质量保证资料有怀疑或与合同规定不符的一般材

11、料; c、由工程重要程度决定;应进行一定比例的试验的材料; d、需要进行追踪检查,以控制和保证其质量的材料; 4)监理工程师对进口材料设备和重要工程或关键施工部位所用的材料进行 全部检验; 5)监理工程师按建筑材料质量标准与管理规程对材料质量进行抽检和 取样;对于重要构件或非匀质的材料酌情增加采样的数量; 6)监理工程师对于现场配制的材料事先提出试配要求;经试配检验合格后 方能允许承包单位使用; 7)对于高压电缆、电压绝缘材料进行耐压试验; 8)对新材料的应用,必须通过试验和鉴定;代用材料必须通过计算和充分 的论证;并符合结构构造的要求。 9)合理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的损失。 5.4.3 经济措施 1)对进口材料、设备,监理工程师应会同商检局检验,如核对中发现问题, 应取得供方和商检人员签署的商务记录,按期提出索赔。 2)对进场材料进行分析,严格控制材料价格。对重要材料及贵重材料单价 必须履行业主签认手续。 5.4.4 合同措施 1)监理工程师对材料采购合同进行统一编号管理; 2)监理工程师要对材料采购合同的订立进行监督; 3)监理工程师对材料采购合同的履行进行检查并分析合同的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