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28张PPT)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732811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4.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28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28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28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28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28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28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28张PPT)(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隋唐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建立 1、隋的建立:581年,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 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 (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隋文帝在采取这些措施之后,结合课本,说说他采取这些措施后的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出现了“开皇之治”的

2、盛世局面。,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3.人民的辛勤劳动,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2.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原因,“开皇之治”(统一、繁荣、安定),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隋炀帝:朕有一个想法,想问问大家的意见。如今江南真是一个好地方,风景优美,So many漂亮妹妹,But从洛阳去一趟太不方便了,如果从水上开通,那多方便,南北交流更方便,也阔以体察民情,何等逍遥自在! 大臣1:简直了,北方本来就不稳定,需要运兵,此运河一通,可满足军事需求。 大臣2:臣也灰常赞同,这样以来不仅可以运输物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统治。 大臣3:我勒个去,运河会劳民伤

3、财,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现在修养生息是王道。 隋炀帝:来人呀,拖出去把他给朕灭了。 大臣4:真是有智慧,这真是功在当代,德载千秋。,1.开凿者及时间:,隋炀帝,605年,二、开通大运河,2.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大家仔细看图,说说大运河的最北端是哪一座城镇?大运河的中心是哪里?最南端是哪座城镇?,大家可以依次说出大运河的四段河流的名称吗?,3.概况:中心洛阳,北抵涿郡,南至余杭,沟通五大水系,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水运粮食在古代重要吗?,(1)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 (2)以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为基础; (3)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

4、能性。,重要。在古代,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装载量的大,速度快,有人说大运河“功在千秋,罪在当时”,你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材料一: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1)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2)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体现了隋炀帝的暴政,4.影 响,材料二: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隋炀帝巡游江都,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朝科举制度,材料一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

5、能。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1)根据材料一讨论科举制产生前的举人制度及其影响。,制度:实行九品中正制,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有机会做官。出身低微、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老百姓更没有机会做官。 影响:这种制度选拔

6、上来的人没有才能,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材料二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重新走向统一和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从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来看,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世族豪门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垄断地位。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九品中正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因为它不利于皇权加强和中央集权,又不利于笼络和

7、控制中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这种情况下,科举制应运而生。,(2)根据材料二分析科举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原因: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世族豪门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统一的隋朝,需要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1、科举制的建立,公元587年,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并于开皇八年设立“志行修谨”(德)和“清平干济”(才)两科,以选拔人才。 公元605年,隋炀帝又在众多科目中设“进士科,以考试策问取人。这就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3.影响(1)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8、;(2)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3)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4)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科举制的诞生,打破了按门第高低任用官员的弊端,使一些有才能的人得到重用,这其中就有唐初名相房玄龄,著名经学家孔颖达,孔颖达,房玄龄,四、隋朝的灭亡,材料:隋末,天下地主武装纷纷起兵造反,而以李唐政权为根据地的关中地区最多,关中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在地方上势力强大,在社会上声望卓著,在政治上辐射很广。,1.读史料:,隋末瓦岗寨起义英雄程咬金,2.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分组讨论隋朝灭亡的原因(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隋末瓦岗

9、寨起义英雄秦琼,1.根本原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2.直接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荒淫无度的宫廷生活,结果: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隋炀帝被部将杀死,隋炀帝本人,隋 朝 的 统 一,隋统一南北,建 立,1,时间:公元_年,2,人物:_.,3,都城:_.,大运河开凿,统一:公元_年,隋灭陈,统一南北,1,目的:为加强_ _ ,巩固_ _.,2,规模:以 _为中心,北达 _ _,南至_.,3,历史地位:是 _最长的运河,4,作用:大大促进 的交流,581,杨坚,长安,589,南北交通,全国统治,洛阳,涿郡,余杭,古代世界,南北经济文化,隋 朝 的 统 一 与 灭 亡,繁盛,一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大运河的开凿,二世而亡 38年 581618,589年,课堂小结,开创科举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