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人力资源部部长竟聘演讲稿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732609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人力资源部部长竟聘演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编】人力资源部部长竟聘演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编】人力资源部部长竟聘演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人力资源部部长竟聘演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人力资源部部长竟聘演讲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力资源部部长竟聘演讲稿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机关进行机构改革,公开竞聘工作人员,改革给企业带来生机,给员工带来机遇,积极支持,重在参与,把握机遇,竞聘上岗是自己的愿望和目的.我竞聘的岗位是人力资源部部长。l个人简历l我1951年7月出生,1969年参加工作,1975年到公路一局工作.北京物资学院大专结业,局内部经济师职称。历任支部书记、团委书记、人事科长职务,1980年从事人事和劳动工资管理工作,1989年担任人事科长至今。l竞聘优势l我从事人事管理工作20多年,担任人事科长14年,多次参加局内外专业知识的培训,了解和熟悉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和本企业规章制度,对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

2、理和劳动工资管理工作比较熟悉。能敬业爱岗,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相应的人际关系交往能力,能独立处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根据政策法规和领导决策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比较得心应手。自己的不足是文凭和职称偏低.工作开拓精神欠缺。l岗位认识l人力资源科作为处机关的一个职能科室,它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工资管理,职工教育,专业技术干部管理,干部管理及考核,内部劳务市场管理,三项统筹管理等工作。原来的人事科改为人力资源科也不仅单是名称的变换,是为适应市场经济企业发展的需要,它职能的重点要向人才开发、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素质的方面转移。作为人力资源科长要求有全面综合素质,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工作的原

3、则性和工作技巧,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智能到位,责任到人,发挥智能科室的作用。l工作设想l根据局改革的规划和处领导的指令,进一步加快我处人力资源和工资管理工作.人事和工资制度改革是企业改革的首要工作,作为人事主管部门应责无旁贷,认真履行改革工作职责.我处以在项目管理层实行竞争上岗和岗位薪资,在两项改革中迈出了第一步,但许多制度还不健全,有许多工作还没有落实,改革的深度和力度还不够,因此要加快步伐,落实改革方案,建立健全制度,在条件具备的条件下,在全处推行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竞聘上岗机制.再者按照QHSE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确定每个员工的工作标准,逐步推行在操作层岗位竞

4、争上岗机制,然后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业绩确定薪酬,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工作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使我处两项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健康、有序的开展。2、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用好人,管好人,使每位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宏观上控制员工的总量及各类人员的比例,满足处施工管理经营管理的需要。目前我各类人员比例失调,职工总数近641人,专业技术干部312人,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49人,土木工程人员222人。人员比例有所增加,但不能满足经营管理和施工的需要,特别是技术工人逐年减少,有些工种断档,改行的人较多

5、,急需进行调整,所以要加强管理,采取可行措施,改变现状。设想近三年内,各类人员要达到5、2、2、1的比例关系。既技术人员50%,技术工人20%,管理人员20%,后勤服务人员10%。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4、5、1。初级职称40,中级50%,高级10%,技术工人比例为:5、3、1、1,高级工50%,中级工30%,初级工10%。工人技师10%。对于短缺人员采取内挖外聘的灵活多样的用工形式加以解决.通过网络信息,建立人才信息储备库,以快捷方便的解决问题.3、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工作。专业技术人员是我处的中间力量,他们的思想、工作状况如何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在改革和人才流动的今天,留住人才,用好

6、人才,是人事管理的首要工作。市场经济使年青的知识分子思想比较活跃,上学深造,跳槽和辞职的人与日俱增,以成为人事管理的一个课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合理使用专业技术人员,组织上关心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使他们感到企业的温暖,及时帮助解决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的问题,使他们感到在企业有用武之地,施展才华体现自我价值,才能安心在本企业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驻人,在体现个人才干同时,在职务提升,职称晋级,岗位薪资方面按照规定同步增长.再者要进一步加强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交流活动,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动态,深入细致做好工作。保证每年面对面及其他形式和他们交流,并做好记录,及时向领导反馈信息,保持专业技术队伍的稳定性。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