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732149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怀化市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湖南省怀化市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湖南省怀化市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湖南省怀化市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怀化市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怀化市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 “同位素标记法” 是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所采用的方法,也是目前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2)分析证明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2能力目标( 1)分析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提高逻辑思维的能力。( 2)用“同位素标记法”来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 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的能力。3情感目标学习科学家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以及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教学重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

2、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教学难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如何理解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过程:导入:第一章和第二章所涉及到的四位科学家: _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 _提出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_ 把遗传因子改为基因; _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但是基因到底是什么?通过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的学习,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染色体在遗传上有重要的作用,染色体主要由哪两种物质组成呢?和,在这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思考与讨论:科学家要通过实验来确定哪个是遗传物质, 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选材,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是实验

3、成败的关键。无论是高等的、复杂的生物,还是低等的、简单的生物,一般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才比较合适呢?_ 。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一)体内转化实验(1928 年,英国,格里菲思)1. 实验材料:肺炎双球菌,小鼠菌落(光滑、粗糙)有无荚膜有无毒性S 型细菌R型细菌2. 实验过程:无毒性的R 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现象是。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现象是。1名校名 推荐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注射到鼠体内,现象是。 无 毒 性 的R 型 活 细 菌 与 加 热 杀 死 的S 细 菌 混 合 后 注 射 到 小 鼠 体 内 , 现 象是。思考:1、对比分析第一、

4、二组说明什么?_ 。2、在第三组中被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还有没有毒性?_ 。3、对比分析第二、三组说明什么?_ 。4、在第四组中是谁导致小鼠死亡? _ 。5、第四组小鼠体内能分离出S 型活细菌,它是开始注射进去的,还是混合后重新出现的?_ 。6、对比分析第三、四组又说明什么?_ 。7、实验先进行第一、二组,与第三、四组相比,起_作用。8、该实验能否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_ 。这种转化因子是什么呢?(二)体外转化实验(1944 年,美国,艾弗里)在肺炎双球菌中有蛋白质、 DNA、荚膜多糖等物质,你可以和其他同学共同讨论寻找有效的方法,来证明哪一种成分是转化因子。实验材料:_

5、。假设: _ 。实验方法:_ 。预期效果:_ 。实验现象的观察:_ 。分析结论:_ 。实验结论:是使 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也就是说,是遗传物质。因为艾弗里实验中提取出的DNA,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02%的蛋白质。因此,仍有人对实验结论表示怀疑。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 年,赫尔希和蔡斯)1. T 2 噬菌体的介绍: 噬菌体是一种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它的外壳是蛋白质,头部内含有 DNA,它侵染细菌后,就会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大量的增殖。2. 实验方法: _ 。3. 实验过程:用放射性同位素 35 S和 32P 分别标记一部

6、分噬菌体;被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细菌;当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大量增殖时,对被标记物质进行放射性测试。2名校名 推荐思考与讨论:噬菌体有 DNA和蛋白质两种组分, 用 35S 和 32P 分别标记噬菌体的哪一种组分?用14C 和 18O等同位素可行吗,为什么?_ 。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什么?离心的目的是什么?_ 。离心后沉淀物与上清液各有什么成分?_ 。结果亲代噬菌体寄主细胞内子代噬菌体实验结论32P 标记 DNA35S 标记蛋白质由实验结果可知,噬菌体在细菌内的增殖是在的作用下完成的。思考: 是不是所有生物都含有DNA? 通过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例,说明RNA也是遗传物质。结论:因为绝大多数生

7、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记忆节节清:1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S 型细菌 具有 毒性,菌体 有多糖类的荚膜,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R 型细菌没有 毒性,菌体 没有 多糖类的荚膜,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粗糙 。3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 32P 标记一组噬菌体的 DNA,用 35S标记另一组噬菌体的蛋白质 。习题巩固: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A DNA是遗传物质B RNA是遗传物质C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 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转化因子”2艾弗里及其同事研究肺炎双球菌的方法是()A杂交实验法B同位

8、素标记法C病毒侵染法D单独直接观察不同成分的作用3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如何选择同位素标记的方案()A用 14C 或 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B用 180 或 15 N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 和 35s 标记D一组用 32P 标记 DNA,另一组用35S 标记蛋白质外壳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A RNA是遗传物质B DNA是遗传物质3名校名 推荐C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多糖是遗传物质5噬菌体的各种性状能传递给后代是通过()A 噬菌体的DNAB细菌的DNAC 噬菌体的蛋白质D细菌的核糖体6关于病毒遗传物质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都是脱氧核糖核

9、酸B都是核糖核酸C同时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D 有的是脱氧核糖核酸,有的是核糖核酸7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A细菌的核苷酸和自己的氨基酸B自己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C 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D自己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8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有32 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2P 的是()A子代噬菌体DNAB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C子代噬菌体所有部分D子代噬菌体不含32P9用甲种病毒的RNA与乙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组装成一种病毒丙,以病毒丙侵染宿主细胞,在宿主细胞中产生大量子代病毒,子代病毒具有的特征是()A 甲种病毒的特征B乙种病毒的特征C丙种病毒的特征D都不是101944 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了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然后将他们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加入DNA的培养基中, R 型细菌转化成了S 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R 型细菌不能发生这种转化。这一现象说明: ()在转化过程中,S 型细菌 DNA进入到了R 型细菌中DNA是转化因子蛋白质和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