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73210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观潮,R 四年级上册,新课导入,学习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笼罩、若隐若现、恢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词句的含义。(重点) 3.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难点),知识备查,钱塘江大潮:是由于每年秋分后的一段时间,地球离太阳最近,所受引力特别大,再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形成的特大涌潮。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的潮头最大,以千古绝称的“海宁潮”闻名天下。,一线潮,丁字潮,回头潮,字词积累,潮,cho,称,chn,盐,yn,笼,ln,罩,zho,蒙,mn,薄,b,沸,

2、fi,贯,un,旧,ji,恢,hu,雾,w,昂,n,【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例句】薄雾笼罩下的青山如同一位挥袖起舞的仙女。 【横贯】(山脉、河流、道路等)横着通过去。【例句】长江大桥横贯在江面上,十分雄伟。 【漫天卷地】布满天空,席卷大地。形容水势很大。,【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例句】这人声鼎沸的场面,实在是令人激动不已。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 【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地面裂缝。文中形容浪潮声音巨大。 【风号浪吼】狂风号叫,波浪怒吼。形容风浪大,声音响。,近义词,顿时立刻 奔腾奔驰 依旧依然 屹立矗立 犹如如同 宽阔宽

3、广,反义词,宽阔狭窄 平静喧闹 人声鼎沸鸦雀无声 风号浪吼风平浪静,【描写人多的词语】 人山人海 万人空巷 座无虚席 门庭若市 人来人往 济济一堂 摩肩接踵 宾客如云 高朋满座 观者如市 人头攒动 熙来攘往,快速读课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课文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描写大潮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本文记叙的是一次钱塘江观潮的盛况。作者生动描绘了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景象,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什么是天下奇观?“观潮”中的“观”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意思一样吗?,“观潮”中的“观”是

4、看的意思;“天下奇观”中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在这里指潮来时的景象。,课文解读,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思考:课文题目为“观潮”,为什么在这里写江面的平静?,写潮来前钱塘江的平静,与下文“潮来时”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更能烘托出钱塘江大潮来时的壮观景象。,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思考:“人山人海”“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说明了什么?这两句话写出了大潮的什么特点?,“人山人海”“昂首东望”“等着”“盼着”写出了观潮的人很多,人们的热情很高,表现了人们等待潮来时

5、的急切心情。这两句话从观潮人的数量之多、热情之高两个方面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午后一点左右,过了一会儿,一条白线,那条白线,横贯江面,再近些,白色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白色战马,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白色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声音:,闷雷滚动 越来越大 山崩地裂,声音:,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6、景象:,风平浪静 一条白线横贯江面 两丈多高的水墙白色战马,通读课文,请你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品一品。,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潮声”比作“闷雷”,形象地写出了大潮从远处来时的声音,暗示了钱塘潮宏大的气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这一句把水浪比作“水墙”,写出了江潮浪头之高,范围之宽。,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浪潮比作齐头并进的千万匹白色战马,

7、把潮来时的声音夸张成“山崩地裂”,这样有声有色的描绘,使人如临其境,充分表现了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板书设计,写法点拨,写作方法,恰当地使用连环喻,要 点,连环喻是指运用一连串的比喻来描写事物,使之更生动形象。,具体操作,1.要抓住事物的几个方面,用一连串的比喻来描写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具有相似点,因此要根据本体特点,选择恰当的喻体。 3.要精心选择比喻的种类,恰当运用比喻词。,随堂演练,1.妙语连珠,根据课文内容填词语。 天空中( )着大片乌云,刚才还( )的海面顿时( ),( )的浪潮朝海岸奔涌而来,发出( )般

8、的声响。,笼罩,风平浪静,风号浪吼,漫天卷地,山崩地裂,2.按要求写句子。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改成反问句) _ (2)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缩句) _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仿写) _,钱塘江大潮难道不是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天下奇观吗?,钱塘江横卧在眼前。,秋风吹过,片片树叶犹如黄色的蝴蝶,从枝头翩翩飞舞着落下。,3.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游人介绍呢?,我是小导游,游客朋友们,欢迎您来钱塘江观潮。你听到了吗?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可江面还是风平浪静。你看,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

9、线移动得很快,越来越粗,横贯江面。潮水已经涌起两丈多高了,就像是一堵白色的水墙。潮水越来越近了,就像是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你听,那声音快把人的耳朵都震聋了。游客朋友们,你们认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吗?,课后作业,1.你还知道哪些“天下奇观”? 2.在地图上找一找钱塘江的位置, 动手查查有关钱塘江大潮的其它资料。,让我们一起来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再交流读后的感受。,【课后习题解答】,指导:边读边想象画面:“潮来前”,我的脑海里隐约出现了这样的景象,宽阔的钱塘江静静地横卧着,江面笼罩着一层雾气,江边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在晨光中屹立着,远处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10、那景象真是太美了。,“潮来时”我仿佛看到了奔涌而来的潮头。它离我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大,大得好似山崩地裂一样。那潮头好高啊,好像一堵水墙,又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向我奔来。那声音、那气势真是震撼人心!“潮头过后”,我好像看到了江潮余波还在翻涌,听到江面风号浪吼,久久不能平静。,我发现课文许多语句写得具体形象。如,“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我们找出来读一读,谈谈对这些描写的体会,再抄下来。,参考答案:“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两丈多”就是六七米,比两层楼还高,联系生活实际建立直观感受,可见江潮是多么有气势啊!,选做题 我要去搜集反映钱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图片,再和大家交流。,参考答案:杜甫美陂行: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 王在晋望江台: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李廓忆钱塘: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陈师道十七日观潮: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