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第八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试题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5732060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第八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第八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第八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第八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第八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第八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第八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八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一、选择题1 ( 2017 邵阳中考 )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下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其中的“李鸿章说:我学”,是指李鸿章等人学习西方技术而开展 ( ) 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李鸿章说:我学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我革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D新文化运动2( 2017 孝感中考 )19 世纪60 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他们为兴办洋务,都曾写过奏折上奏皇帝,彼此也有书信往来,商议讨论。那么,他们的奏折和书信中,频频出现的词汇应该是(

2、)A师夷长技、自强B民主、科学、新青年C民族、民权、民生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3( 2017 大庆中考 ) “自强”与“求富”是洋务运动两大口号,下列企业体现了洋务派追求“自强”目标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B开平矿务局C上海机器织布局D汉阳铁厂4( 2017 扬州一模 ) 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战争分别指()A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B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 ( 2017 泰安中考 ) 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 中国 ) 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

3、主要表现在()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6 ( 2017 深圳三模 ) 如图是维新派为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宣传维新变法创办的刊物万国公报,该刊物的创办人应是()A陈独秀B林则徐、魏源C孙中山D康有为、梁启超7 ( 2016 张家界中考 ) 献身变法,临刑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湖南维新志士是()1名校名 推荐A宋教仁B黄 C蔡 D 嗣同8 ( 2017 河南中考 ) 有学者 ,戊戌 法所 播的西方政治学 和自然科学知 ,将 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 打开了缺口, 明戊戌 法()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

4、用B使西方政治学 深入人心C 立了君主立 政体D 封建思想的 治地位9( 2017 阳中考 ) 徐中 曾 :它 束了 达两千余年的王朝 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 属于全体民众。 里的“它”是指()A洋 运 B戊戌 法CD五四运 10 ( 2017 广 中考 ) 林伯渠 :“ 多未 帝王之治的青年,的政治意 是常被低估的因 他 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 下来的 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段 旨在 ()A意 重大B广大民众尚未 悟C革命 机不 成熟D革命缺乏社会基 11 ( 2017 青 中考 ) 每个 代都有自己的流行 ,如 在的网 流行 “ 瘦香菇”“洪荒之力”等。新文化

5、运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 ,与它 密相关的流行 是()A民主共和B 救国C民主科学D 新 法12( 2017 城中考 )1919 年元旦他 表 新 元 一文,指出十月革命开辟了人 史的“新 元”,中国人民 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他”是()A梁启超B 独秀C李大 D 胡适13 ( 2017 坊中考 ) 炯明 广州兵 ,欲置 中山于死地。胡适从另一个 面 此事: 派 人 一次赶走 文的行 ,也 有可以攻 的地方;但我 反 那些人抬出“悖主”“犯上”“叛逆”等来做攻 炯明的武器。 明胡适()A被 炯明收 B反 旧道 德C否定三民主 D提倡白 文14 ( 2017 德州模 ) 学 史必

6、 分清 史事件的性 和影响( 意 或作用 ) 。下列 中,准确描述新文化运 性 的 是()A启 人 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B 克思主 在中国的 播 造了条件C 西方文化 否定或 肯定的偏向D是我国 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 15 ( 2017 州二模 ) 某班学生收集了三幅照片,分 是梁启超、 中山、 独秀, 根据他 生平的共同点, 学生 定一个研究主 ()A追求民主的引路人B近代化开端拓荒者2名校名 推荐C君主立 的倡 者D民主革命的首倡者二、非 16 ( 2017 衡阳中考 )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 富 、民族复 、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 仁人志士, 追求“中 国梦”而不

7、懈努力,几多教 ,几多启示。 下列材料,回答 。【中体西用】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 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 ,莫如学 外国利器。”江 巡 李 章致 理衙 原函(1) 材料一反映了李 章的一种什么主 ?李 章所搞的洋 运 有人 是成功的,有人 是失 的,你的 点是什么,并 明理由?【立 之梦】材料二 梁启超 ,“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 醒,始自甲午 ”。有人 戊戌 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 的目 和理想,在 上呢,它要推 民族工商 的 展。(2) 由材料二可知,甲午 极大地 醒了中国人,以康有 、梁启超 代表的 新派,希望通 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 制的 本主 国家。但改革最 失 。

8、 明了什么 ?【共和之路】材料三中国同盟会 :“ 除 ,恢复中 , 立民国,平均地 。”(3) 依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 , 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其 利果 被 ?【思想 暴】(4) 失 后,一些先 中国人 革命失 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 。新文化运 批判封建文化,主 学 西方文化,提出了哪两大口号?【 律揭示】(5) 从洋 运 到新文化运 ,中国人 救国道路的探索,在 西方的学 上,体 了一种怎 的 律?3名校名 推荐四次探索的作用或评价1 ( 2017 南京模拟 ) 洋务运动时,留学教育也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突破,许多留学生回国后成为国家栋梁,如严复

9、、詹天佑等。由此可见,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A引进了机器生产B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C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推动了教育近代化2( 2017 苏州中考 )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是()选项史实推论A洋务 运动提倡“自强”“求富”,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B百日维新宣传“变法图强”,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C践行“三民主义”,推翻中国2 000 多年的封建统治D新文化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3. ( 2017 长沙中考 ) 有学者撰文指出: 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 学技术 ) ,继而言政 ( 学制度 ) ,进而言教 ( 学思想 ) 的过程。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A救亡图存B巩固清朝统治C向西方学习D发展资本主义1“中国制造 2025”2 2018 年是戊戌变法 120 周年4( 原创题 ) “中国制造 202 5”计划规定,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下列人物与中国近代工业化起步无关的是()A李鸿章B张之洞C陈独秀D奕5( 改编题 ) 历史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下列历史事件间的相互联系,最恰当的是()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4名校名 推荐参考答案【真题精选】1 A 2.A3.A 4.C5.B6.D7.D 8.A 9.C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