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示范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573169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示范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示范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示范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示范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示范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示范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示范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 3 章植物的激素调节本章规划本章内容在本模块中是相对独立的,应该以植物体是一个生命系统的思路来理解本章教学。本章内容包括“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其他植物激素”3节,每节都可用 1 课时教学。 其中第 2 节含探究实验的组织、 准备,实验所需时间较长,因此应主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生理作用及评价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等内容是本章重点。它的主要功能是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作用、 细胞分裂素的作用的过程,品味到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方法和乐趣。本章内容分为三节,第 1 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包括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产生、运输

2、和分布两部分内容。包括两方面内容:通过观察现象总结向性运动的概念;其次通过探究活动弄清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及其作用。第 2 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包括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尝试运用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两部分内容。 本节“问题探讨”中的材料,与上一节所学内容似乎有些“矛盾”:上一节的内容显示, 植物生长素起促进生长的作用,而“问题探讨”中的材料却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它竟然起抑制作用。由此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起学习本节的兴趣。关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材首先介绍生长素作为信息分子起作用这一特点,再详细说明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器官的种类等有关,最后再简要介绍有关科学道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3、尝试运用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内容,主要是“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活动。该探究活动侧重于科学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问题,即解决究竟是“多少”的量的问题。第 3 节其他植物激素, 包括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两部分内容。 “问题探讨”选取的材料,既与本节内容有关,又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文明成果,在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的同时,又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关于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教材用以图代文的形式作大致的介绍。之后,教材还介绍了植物激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这样,就突出了植物激素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以适应环境这一主题,而不是仅

4、仅介绍几类植物激素。教材编写时, 没有局限于介绍植物激素,而是将植物激素调节放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背景中去认识。教材在这部分内容最后安排了关于植物体内基因组、激素、环境因子关系的内容作为选学,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激素的作用,理解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是本节的重点。教材着意突出STS教育的内涵, 既安排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促进生产力提高的内容,也要求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不恰当带来的负面影响。教材第 1 章至第 3 章,都是关于个体层次生命系统的内容。学完本章后, 学生将学习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生命系统。因此,在本章小结的最后,教材简要阐述了个体和群

5、体的关系,以做好与后续学习内容的衔接。第 1 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从容说课本节是“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的首开篇,教材从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总结向性运动的概念, 进而探究引起向性运动的原因植物激素; 生长素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历时十几年科学探究方法的智慧结晶, 通过本节的学习, 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思维方法,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方法上, 通过多媒体结合探究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探讨的热情。教学重点生长素发现、向光性的原因。1名校名 推荐教学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2. 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教具准备多媒体、挂图、幻灯片、含羞草。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

6、目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向性运动的概念。2.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生长素发现、向光性的原因、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3.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的问题: 通过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的理解,灵活地应用于生活实际,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4. 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生命现象把握生命本质, 运用生长素作用原理分析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5. 培养学生学会探究实验的设计能力。6.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表达、识图的能力。7.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是一个继承、修正、补充、创新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学会一整套科学的研究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

7、们好! 最近胡锦涛主席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因而我想人和植物也应该和谐共处,那么植物与人(动物)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回答。生 1 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都有应激性。生 2 都能遗传和变异,都具有新陈代谢作用,都能生长。师 哪位同学能总结一下?生 都是生命,所以都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师想一下,人为什么会生长?生因为人体内的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长。师 既然植物体、 动物体都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 都可以生长, 请同学们讨论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什么?生植物体极有可能可以分泌促进生长的激素,进而引起生长。师如果同学们的推断有道理的话,让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生长素的发现过

8、程及其作用。板书:第 1 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 1 节 植物生长素的及其作用推进新课师 观察下列现象,说明问题。课件展示:放在窗台上的花盆中的植物, 朝向光照的地方生长; 向日葵幼嫩的花盘会随着太阳转;玉米胚芽鞘会弯向单侧光方向生长; 向日葵、 玉米胚芽鞘受到均匀光照时的生长状况。生 植物体会弯向光源方向生长。师 刺激是什么?生光照。师方向怎样?生单侧光照下,才表现向光弯曲生长现象。师生物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向性运动。请同学们总结一下, 什么叫向性运动?学生讨论回答。2名校名 推荐课件展示:展示植物根的向地性。生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叫向性运动。师体验下列现象是否是向性运动?找

9、学生代表从不同方向刺激含羞草叶片,叶片闭合。 请同学们思考回答:含羞草叶片受到刺激,产生闭合现象,是否是向性运动?为什么?生不是,因为不管从什么方向刺激,都引起闭合。不是单一方向刺激引起的定向运动。师答得好。师请同学们讨论植物还有哪些向性运动的例子?学生讨论,老师简单总结: 向性运动: 单一,定向。师同学们了解清楚了向性运动,下面我们来探讨植物为什么会产生向性运动?板 书:一、玉米幼苗是否具有向光性师1880 年,达尔文用草为材料对植物的向光性进行了研究。思考:如何设计实验验证植物具有向光性?学生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汇集如下实验注意到的问题:1. 必须得有单侧光刺激为实验组。2. 必须设计对照实

10、验,即黑暗情况或均匀光照为对照组。3. 其余的条件在相同并适宜条件下进行。师请看达尔文所做的实验并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课件展示:A.暗箱中的胚芽鞘生长弯曲情况。B. 留有小孔的暗箱中的胚芽鞘在单侧光作用下生长弯曲状况。观察玉米胚芽实验时的现象并说明结论。学生讨论后回答。生 A.现象:向上直立生长;B. 现象:向光弯曲生长;A、 B 对照说明:单侧光刺激使其弯向光源生长。草的胚芽鞘具有向光性;胚芽鞘的生长与光无关。板书:二、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师请以燕麦胚芽鞘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学生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汇集内容如下:课件展示:1. 可能是整个胚芽鞘都可以接受单侧光刺激。2. 可能是胚芽鞘的某个部

11、位能接受单侧光刺激。解决的方法:1. 整个遮光处理、局部遮光处理分组实验。2. 刺激必须是单侧光,否则不会弯曲生长。3. 采用相互对照为对照实验。师 给予肯定的评价,并总结焦点问题是采用遮光的方法研究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课件展示:A. 暗箱中用锡箔或黑纸遮住燕麦胚芽鞘尖端,单侧光作用下生长弯曲状况。B. 暗箱中用锡箔或黑纸遮住燕麦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单侧光作用下生长弯曲状况。观察燕麦胚芽实验时生长弯曲状况并说明结论。学生讨论后回答。生 A. 现象:向上直立生长; B. 现象:向光弯曲生长; A、对照说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而不是尖端下部;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

12、师 综合实验一、 二,你认为燕麦幼苗的生长弯曲与哪个部位有关?为什么会生长?学生讨3名校名 推荐论后回答。生推测可能与尖端有关,可能尖端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板书:三、胚芽鞘产生促进生长物质的部位师 1910 年,丹麦的生物学家詹森设计了如下实验:课件展示:A. 暗箱中切去胚芽鞘尖端, 单侧光照射, 现象是不生长不弯曲; B. 胚芽鞘切去尖端,放一明胶薄片,再放上尖端,单侧光照射,现象是向光弯曲生长。请同学们评价该实验是否有缺陷?如果有,如何纠正?学生讨论后回答。生有缺陷。 未设对照实验。应该设计一组相同情况下切去尖端,只放一明胶薄片实验作对照,以排除明胶薄片中含有促进生长物质的可能。未设

13、计无单侧光的实验, 以排除单侧光作用的可能。师回答得好!课件展示:C. 胚芽鞘切去尖端,放一明胶薄片,单侧光照射,现象是不生长不弯曲。D. 去除单侧光刺激 , 其他条件都相同对照实验,结果都不变。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 整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 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师请同学们讨论有没有其他更好的验证方法?(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对学生的讨论结果给予评价。师再来看,科学家是如何做的?1914 年 , 匈牙利的科学家拜耳从另一个思路进行了研究。课件展示:切去尖端, 放在胚芽鞘的一侧, 无单侧光条件进行实验。 现象:向放胚芽鞘相对的一侧弯曲生长。请同学们思考:该实验有无缺陷,如果有,如何纠正?生 缺少对照实验,应加两组,一组为切去尖端,无单侧光;一组为切去尖端,放在胚芽鞘的另一侧,无单侧光。师很好,那么你加的两组现象是什么呢?生切去尖端的一组不生长,另外一组向放尖端的另一侧弯曲生长。师很好,这个实验也能证明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