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调查(1:50000和1:250000)样品化学成分分析-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731573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116 大小:2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化学调查(1:50000和1:250000)样品化学成分分析-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地球化学调查(1:50000和1:250000)样品化学成分分析-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地球化学调查(1:50000和1:250000)样品化学成分分析-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地球化学调查(1:50000和1:250000)样品化学成分分析-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地球化学调查(1:50000和1:250000)样品化学成分分析-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化学调查(1:50000和1:250000)样品化学成分分析-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化学调查(1:50000和1:250000)样品化学成分分析-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课件(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球化学调查 (1:50000和1:250000) 样品化学成分分析 地质矿产实验室 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DZ/T0130.4-2006 DZ/T0130.5-2006,2008年12月北京,主要依据: DZ/T0130.4-2006地质矿产实验室 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第4部分:区域地 球化学调查(1:50000和1:200000) 样品化学成分分析 DZ/T0130.5-2006地质矿产实验室 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第5部分:多目标 地球化学调查(1:250000)样品化学 成分分析,DD2005-01 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规范 (1:250000) DZ/T 0167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 (比例尺12

2、00000) DZ/T 0011 地球化学普查规范 (1:50000),中国地质调查局文件,2007年7月25日中地调发2007220,地球化学普查(比例尺1:50000)规范样品分析技术要求补充规定,正在修订的: 地球化学调查(比例尺1:50000) 规范分析测试部分(初稿),1 适用范围: 1:250000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土壤样品及异常检查样品分析质量管理与控制,分析质量检查与验收。,1:50000 和1:250000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及异常检查样品分析质量管理与控制,分析质量检查与验收。 其它勘查地球化学样品分析质量管理与控制,2 样品验收,委托书一式二份和 样品编码E-mail或数

3、据软盘。 包括采样地区、图幅代号、 样品编号、分析项目、 送样日期、送样人, 并加盖委托单位公章。,实验室应派专人对送样单位所送样品与送样单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及时与送样人和送样单位联系,妥善处理。 经验收合格后由收样人在送样单上签字,并加盖实验室公章,一份交送样人带回,另一份留实验室。,送样及样品包装要求: 样品编号应简单明确,每50个号码编为一小批,每一小批中随机留出4个空号位置,以备实验室在分析前密码插入4个质量控制样品(国家I级地球化学标准物质)。,送样质量60-300g。 样品应自然凉干、过筛、组合后混匀,用牛皮纸袋或塑料瓶盛装,外面再加套塑料袋。 牛皮纸袋上或塑料瓶应填写图幅号和样品

4、编号,在塑料袋与样品袋之间或塑料瓶中应加放一张填有相同图幅号和样品编号的小纸标签。,3 试样制备,3.1 将300g样品重新混匀后分 成两份试样。 一份直接用于pH值和元素有效态的分析。 3.2 潮湿的水系沉积物和土壤试样,应在60以下烘干或晾干后再进行制备。,3.3 取60g土壤试样,采用高铝瓷或玛瑙等无污染样品制备机具将样品制备成所需的样品粒度,并纸袋分装成30g、15g、15g三袋,用于分析Au等多元素总量。 另取25g土壤试样,采用高铝瓷或玛瑙等无污染样品制备机具将样品制备成所需的样品粒度,并将20g试样装入50ml聚乙烯瓶中,用于分析Cl、Hg等多元素总量。5g试样装入纸袋中,用于分

5、析Sn等多元素总量。,3.4 每制备完成一个试样后,玛瑙罐、玛瑙球等须用水清洗、烘干(或风干);刚玉罐、刚玉球等须用草酸浸洗,用水清洗、烘干(或风干)后进行下一个样品的制备。 (严禁用多次使用的布等进行察干!),3.5 对于不能直接进入玛瑙罐或刚玉罐进行无污染制备的岩石或水系沉积物样品,需采用刚玉质为内衬的颚式破碎机,反复破碎至粒度为0.955mm(20目筛),用不锈钢筛(或尼龙筛)过筛后,经混匀、缩分出100g样品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制备。,4 实验室内部控制,4.1 质量控制目的,1、力求减少随机误差,防止过失误差。,2、使报出的试样分析数据有较高的可靠性,把分析数据的误差或偏差控制在容忍限(

6、允许限)之内;使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规定的控制标准,满足用户要求。,3、考查整个检测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质量保证体系是否有效覆盖。 4、了解实验室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及时发现异常,采取措施,予以纠正。,4.2 质量控制的内容,1、过程控制,(1)过程控制是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对试样分析全过程包括试样的制备、分析方法的选择、分析人员对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的正确理解与工序流程的正确操作、试剂的配制、标准溶液配制及校验、工作曲线的绘制、空白试验、仪器的调试和校验、背景的扣除和校正、原始记录的书写、数据的修约和处理、工作环境等实施有效控制。,(2)实验室应结合具

7、体工作特点,编制分析全过程有效性的质量控制程序和方案。,(3)可以选用的控制技术方法有: 分析方法的建立和选择。 使用不同级别的标准物质或控制样品进行内部的质量控制。 接受或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和能力认证。 使用相同和不同分析方法进行重复性试验。 制作质量控制图表。,2、分析方法,分析方法是为进行分析工作所规定的依据和程序,是确保分析数据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不同的分析方法其质量水平是有差异的,其适用性也是有限的。因此地球化学调查水系沉积物和土壤样品多元素分析所用分析方法,应根据其特点正确地进行选择。,3、分析方法的选择,依据地球化学调查试样分析的特点和要求,应建立快速灵敏准确的配套分析系统。配

8、套分析方法应满足如下要求: 满足用户的要求。 符合相应的法规、标准和规范。 分析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等质量参数符合规定的要求。 成本低、效率高的分析方法。为了提高分析工作效率,在满足测试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用同时测定多元素的分析方法。,4、分析方法的质量参数,无论是研制一个新的分析方法,或是采用一个已知分析方法,必须全面掌握该分析方法的全面质量信息,包括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测量范围、干扰允许量等。,(1)分析方法的检出限(CL),分析方法检出限按照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规定,检出限系指某一分析方法在合理的置信度下(一般为95%),能检出与背景空白值相区别的最小测

9、量值。,XL =X0 + kS0,式中: XL 为区别背景或空白值的最小测量值; X0 为空白试液或试料测量信号值的平均值,空白测定次数一般为12次; S0 为空白试液或试料测量信号值的标准偏差; K为根据选定置信度,所确定的常数,一般选为3。,分析方法的检出限常用浓度(CL)表示:,CL =(XL-X0)/r=(kS0)/r,式中: r-为分析校正曲线的斜率(即灵敏度)。,分析方法检出限的确定,凡能校正(或扣除)背景或减去空白的分析方法按以上公式计算分析方法的检出限。 凡不能校正(或扣除)背景或减去空白的分析方法可以用X0+S0由工作曲线上查出所对应的浓度或量;也可大致按公式计算CL =(X

10、0+KS0)/r。,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方法检出限按公式计算:,CL = 3(2)(1/2)/m (IB/t) (1/2),式中: m 为单位含量的计数率(斜率); IB 为背景的计数率; t 为峰值和背景总计数时间。,分析方法的检出限用浓度(CL)表示:,通用公式为:,CL = kS0,S0-为空白试液或试料12次测量相应浓度值的标准偏差; K-为根据选定置信度所确定的常数,一般选为3。,分析方法检出限与方法灵敏度、精密度、仪器噪声水平、空白试液或试料中待测定成分的高低、基体等干扰的影响水平等因素相关。 从理论上来讲空白试液或试料应该不含待测定成分,而含有其它基体成分。而在实际测定中采用的空

11、白试液或试料往往含有一定量的待测定组分,而不含其它基体成分。而不同的分析方法所面对的空白试液或试料是不相同的。所以各种分析方法检出限受到的影响因素会有所不同,从而检出限测定方式会有差异。,分析方法检出限的测定方法,直接测量法:取不含待测元素但含有基体的空白样品12-20份,一般取12份,按分析方法规定的操作条件平行测定,按公式计算:,CL = kS0,作图法:取一组(6-10个)含待测元素不同浓度(包括接近零的、检出限附近的、测定限附近的、稍高的),性质相近的试料,平行多次(一般4-6次)测定,计算各个样品的平均值Xi和相对标准偏差RSD,以Xi-RSD作曲线图,取RSD%为33%所对应的浓度

12、为本分析方法的检出限。,回归法:取一组(6-10个)含不同浓度的待测元素(其中多数为接近检出限附近的),性质相近的样品,平行4-6次测定,计算各样品的平均值Xi和标准偏差Si,并进行回归计算Si=S0+kI, 求得S0按3S0作为检出限。,估算法:取3-6个含待测元素不同浓度(包括接近零的、检出限附近的、测定限附近的、稍高的),性质相近的标准物质或未知试料,平行进行12次测定,计算各个元素测定值的标准偏差S,以最低含量对应的元素的标准偏差的三倍(3S), 为本分析方法的检出限。,由于分析方法检出限是在一定条件下的测量值,与所使用的仪器设备、采用的分析方法及方法中的试料取样量、稀释体积等有关,因

13、此分析方法的检出限在一段时间内需重新进行测定和计算。,地球化学调查所要求的分析方法检出限,各元素分析方法检出限要求 计量单位:g/g,各元素分析方法检出限要求 计量单位:g/g,各元素分析方法检出限要求 计量单位:g/g,各元素分析方法检出限要求 计量单位:g/g,各元素分析方法检出限要求 计量单位:g/g,各元素分析方法检出限要求 计量单位:g/g,各元素分析方法检出限要求 计量单位:g/g,注:“*”计量单位为10-2, “*”无量纲。,分析方法检出限要求是指用于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方法的最低要求。能否满足某一区域样品分析的要求,还须以各元素的报出率来衡量。报出率达到100%,说明所用分析

14、方法的检出限完全满足要求。报出率90%时,说明所采用分析方法的检出限基本满足要求。报出率低于90%,说明所用分析方法不能满足该区域样品分析要求,需采用检出限更低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2)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准确度是指分析方法的测量值接近于真值的程度。 由于存在分析误差,一般将国家标准物质的标准值视为真值,并以此作为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准确度的表示方法,误差:E=CiCs 式中: E -为测量值与标准值之间的误差。 Ci -为标准物质的i次测量值。 Cs -为标准物质的标准值。,相对误差: RE(%)=(Ci-CS)/CS100,平均误差:E平均=C平均-CS,平均相对误差: RE平均=(C

15、平均-CS) /CS 100,对数误差: lgC=lgCi-lgCs,平均对数误差: (lgC)平均=(lgCi)平均-lgCs,分析方法准确度的测量,分析方法的准确度,用分析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的方法进行检验。分别选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8-12个),用被选定的分析方法对每一个标准物质进行12次分析,并分别计算每个标准物质中对应元素测定值的平均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对数误差(RE平均);或平均值和标准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lgC)平均)。,1:250000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配套分析方法,1:250000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配套分析方法,1:50000地球化学普查配套分析方法,准确度(n=12):

16、,平均对数误差: (lgC)平均=(lgCi)平均-lgCs,用于检验分析方法准确度的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应根据分析试样的类别进行选取,水系沉积物样品选择12个系列水系沉积物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即GBW07301-07312);土壤样品从16个系列土壤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选择12个标准物质。每个标准物质必须进行12次测定,不应只挑选个别标准物质进行准确度的检验。,(3)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分析方法的精密度,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多次测定,各次测定数据间的符合程度,反映多次测定值波动幅度的大小。精密度决定于随机误差,是衡量准确度的先决条件,没有良好的精密度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准确度。但有良好的精密度并不表明有良好的准确度。,精密度的表示方法,Ci为GBW标准物质第i次测定的实测值 Cj为GBW标准物质12次测定的平均值 Cs为GBW标准物质的标准值,相对标准偏差:,分析方法精密度的测量,分析方法的精密度,用分析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的方法进行检验。分别选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8-12个),用被选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