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球仪(一)教学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731521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和地球仪(一)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地球和地球仪(一)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地球和地球仪(一)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地球和地球仪(一)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地球和地球仪(一)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和地球仪(一)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和地球仪(一)教学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执教 刘小青,徐志摩想飞,朗读 “飞上天空去浮想 看地球这弹丸在太空滚动着 从陆地看到海 从海再看到陆地 凌空去看一个明白。”,地球的形状,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延续了几千年,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天圆地方”的想像:古人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认为宇宙是由天地构成的,天是圆的,地是方的。,“盖天说”:但一圆一方怎样联接起来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于是就有人对“天圆地方”的说法加以修改。认为天像一斗笠,中间高四周低,盖在地的上面;而地像一个倒扣的大盘子,也是中间高四周低。这样天和地的连接问题就可以解决。因为此种看法是把天比做大盖子盖在地上,

2、所以称为“盖天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不是平面的,而是一个闭合体。现在我们知道是一个球体。,不断的探索:,见证全貌: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进入了太空,终于从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讨论:生活中与地球形状相关的地理现象,1.海边看到帆船的情况,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小时,桅杆后消失。,2.发生月偏食的原因,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是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模型。,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1.站的高 看的远,2.麦哲伦航线,3.最科学的证明人造卫星的拍摄的地球照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3、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地球的大小,人们渴望能看到地球家园的全貌,希望能借助某种物体来研究地球,于是,地球仪的诞生,地球仪(globe): 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地球的模型,观察地球仪:看看陆地、海洋、山脉、等是如何表示的?,认识地球仪上的“装备”,仔细观察地球仪,可以看到上面有很多点和线,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和作用吗?,纬线,地轴 地球自转轴,北极点,经线,南极点,参照课本p45图1.6,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 材料: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 制作过程:参见课本p45的活动,北极,南极,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

4、千米,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2、地球的大小:,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不过地球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相差很小)。,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课堂总结,1.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 ,错误的是( ) A地球是一个球体 B 地球表面陆地总面积5.1亿平方千米 C 地球面积并不均一 D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2 .地球的平均半径( ) A 6357千米 B 6371千米 C 6378千米 D 6336千米 3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坐地日行八万里,请问他应该坐在地球 的那个位子( ) A 北极 B 南极 C 回归线 D 赤道,小试身手:课堂练习,B,B,D,谢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