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6章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573089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5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6章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第6章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第6章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第6章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第6章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6章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6章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一、杂交育种名称:选择育种1原始育种原理:利用生物的变异缺点:周期长,范围有限2杂交育种(1) 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2) 原理:基因重组。(3) 过程 ( 以高产抗病小麦品种的选育为例)(4) 优点:操作简便。(5)二、诱变育种物理因素: X射线、紫外线等处理方法1概念化学因素:亚硝酸等原理:基因突变2实例:黑农五号、青霉素高产菌株。3优点: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4应用(1) 在农作物诱变育种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 在微生物育种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1名校名

2、推荐一、杂交育种1阅读教材P98 99,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 古印第安人是最早选择和培育玉米的,最突出的贡献是选育了果穗大、淀粉含量高的玉米,请分析以下问题:古印第安人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玉米育种的?古印第安人是怎样进行“选择”的?提示:此方法称为选择育种,通过淘汰劣势个体保留优良个体来进行选择的。这种育种方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提示:优点:技术简单、容易操作。缺点:选择范围有限,育种周期长。(2) 已知小麦的高秆 (D) 对矮秆 (d) 为显性,抗锈病 (T) 对易染锈病 (t) 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有高秆抗锈病、 矮秆易染锈病两纯系品种, 欲培育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的小麦,请探究

3、下列问题:如何使两种优良性状集中在同一植株上?两种优良性状集中在同一个体上的实质是什么?提示:选用分别具有一优良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即可将两种优良性状集中在同一植株上。实质是将控制两种优良性状的基因集中在同一个体上。杂交育种的选择从第几代开始?为什么?提示:从 F2 开始选择;因为从F2 出现性状分离。从 F2 中选出矮秆抗锈病的个体,能否立即推广种植?为什么?提示:不能。因为矮秆抗锈病个体的基因型有ddTT 和 ddTt 两种,其中ddTt 的个体自交后会发生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怎样处理才能得到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个体?提示:从 F2 中选出矮秆抗锈病的个体,让其不断自交,在自交后代中逐

4、步淘汰矮秆易染锈病的个体, 直到不再发生性状分离, 即为要选育的矮秆抗锈病的稳定遗传的纯合子品种 ddTT。(3) 根据上述实例分析杂交育种的优缺点。由上述实例可知,杂交育种的最大优点是什么?提示:能将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到同一个体上。依据 (2) 中实例分析,从亲本到获得可大田推广种植的种子至少需要几年时间?提示: 4 年。若选育的两种优良性状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从F2 中选出符合要求的个体后,还需要再连续自交吗?提示:不需要连续自交。因为隐性个体都是纯合子。从杂交后代性状类型以及育种时间等方面分析杂交育种方法的不足。提示: a. 选育工作量大: 杂交育种从子二代开始出现的性状类型多,需要及时

5、发现符合要求的优良性状个体。b培育周期长: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一般需要的时间较长。2判断正误(1) 动物杂交育种的过程中常通过连续自交的方式来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 )(2) 杂交育种有操作繁琐、培育周期长等缺点。 ( )(3) 杂交育种的后代常表现为杂种优势。 ( )2名校名 推荐二、诱变育种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迅猛,随之开展的航天育种已取得了可喜成果,到目前为止,通过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培育出了70 多个具有稳产、高产性能的新品种、新品系。根据材料,分析下列问题:1诱变育种原理航天种子产生的变异属于哪种类型?这种变异是否产生新的基因?这种变异具有什么特点?提示: 属于基因突变;该变异产生了

6、新的基因;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此变异性状是不可预测的。2诱变育种材料选择及处理(1) 搭载航天器的植物种子需要做怎样处理?说明原因。提示:浸泡种子使其萌发。 因为萌发的种子细胞分裂旺盛, 易受到太空诱变因素的影响发生基因突变。(2) 遨游太空回到地面后,种植一代发现没有所需要的性状出现,可以随意丢弃吗?说明原因。提示:不可以。因为可能发生隐性突变。3诱变育种的优缺点(1) 从育种年限上分析,与杂交育种相比较,诱变育种具有哪些优点?提示:可以加速育种进程,缩短育种年限。提高突变频率,能产生新基因,为育种创造丰富的原材料。能大幅度改良生物的某些性状。(2) 从基因突变的特点分析,诱变育种有

7、哪些局限性?提示:由于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产生的有利个体少,需要大量处理实验材料。1杂交育种的原理及几种操作的目的(1) 原理:基因重组。(2) 几种操作的目的亲本杂交:将控制两个优良性状的基因集中在同一个体内。 F1 自交:获得性状分离的 F2。连续自交:选择出符合要求的纯合个体。2育种方式的选择(1) 依据:育种目标及要求。(2) 选择方法3.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3名校名 推荐 特别提醒 杂交育种只应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而诱变育种不仅能应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还能应用于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单倍体育种主要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植物。A利用、品种间杂交筛选获得aB对品种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筛选获

8、得bC a、b 和 c 的培育均可采用诱变育种方法D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中获得c 研析 本题通过文字信息给予方式考查生物育种方式的选择。具体解题过程如下: 审 提取信息信息:现有小麦种质资源:高产、感病;低产、抗病;高产、晚熟。信息: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条件的栽培需求,培育 3 类品种: a. 高产、抗病; b. 高产、早熟; c. 高产、抗旱。 联 联系基础将双亲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杂交育种。让原品种产生前所未有的新性状诱变育种。4名校名 推荐让原品系具备人们所需的特有性状基因工程育种。 判 研判选项A 项:通过杂交筛选获得a 可选择各具有一优良性状的亲本,即选择与杂交,故A项错误

9、。B 项:获得 b 品种可选用通过诱变育种实现,进行染色体加倍,得到的是多倍体,多倍体植株具有发育延迟的特点,该项方法不可行。C项: a、 b、 c 三种优良性状均可通过基因突变育种实现,只是需要生物材料多,符合要求的变异少,故该方法可行。D项:获得c 品种可选用品种通过基因工程育种实现,故该方法可行。 答案 CD育种方法的选择根据不同育种要求和提供的不同材料,选择不同的育种方法:(1) 若要培育隐性性状个体,可用自交或杂交的方法,只要出现该性状即可。(2) 若要快速育种,可利用单倍体育种。(3) 若要大幅度改良某一品种,使之出现前所未有的性状,则可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4) 若要提高品种产量

10、及其营养物质含量,可运用多倍体育种。(5) 若要将两亲本的两个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生物体上,可用杂交育种,亦可利用单倍体育种。 课堂归纳 网络构建 填充:基因重组简便基因突变突变率 关键语句 1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2杂交育种一般从F2 开始筛选,因为从F2 开始才出现性状分离。3杂交育种能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4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5人工诱变只是提高了突变率,但不能确定突变方向。6青霉素高产菌株是通过诱变育种培育的。知识点一、诱变育种1对下列有关育种方法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A培育无子西瓜利用了单倍体育种的原理B杂交育种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5名校名

11、 推荐C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过程中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D四倍体番茄的培育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解析:选 C三倍体无子西瓜的育种原理为染色体数目变异,杂交育种的原理为基因重组,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培育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四倍体番茄的培育过程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2诱变育种可以改良某种性状,这是因为()后代性状较快稳定提高突变率,增加变异类型控制某些性状的基因突变成其等位基因有利突变体数目多ABCD解析:选 B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经人工诱变后会提高突变率, 增加变异类型;基因突变后会产生原基因的等位基因。知识点二、杂交育种3有两种柑橘,一种果实大但含糖量不高,另一种果实小但含糖量较高,如果想要培育出果实大且含糖量高的品种,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是()A嫁接B人工诱变C杂交育种D组织培养解析:选 C两个品种各具一种优良性状,要想使它们集中于一个个体上,据基因重组的原理, 科学有效的方法是杂交育种;嫁接、组织培养属无性繁殖,能保持母本的一切性状,不能达到目的;人工诱变能产生新基因,产生新性状,但过程比较繁琐。4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