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医学)死因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727473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9.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医学)死因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优质医学)死因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优质医学)死因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优质医学)死因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利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优质医学)死因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利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医学)死因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医学)死因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利用(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死因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利用,1,死因数据常规分析,1,2,3,死因数据质量评价,数据清洗与漏报调整,目 录 Contents,死亡数据统计与分析软件应用,4,2,死因数据质量评价,3,报告死亡率 重卡率 覆盖率 报告及时比例 身份证号填写完整率 多死因链填写率,审核率 迟审率,死因不明 伤害无外部原因或意图不明 心血管病缺乏诊断意义 肿瘤未指明位置 呼衰肝衰,报告情况,审核情况,编码准确情况,质量评价,4,质量评价报告情况,报告死亡率: 月报告死亡率 = 月报告个案数12/常住人口数 100000/10万 季报告死亡率 = 季报告个案数4/常住人口数 100000/10万 年报告死亡率 = 年

2、报告个案数/常住人口数 100000/10万 重卡率 = 疑似重复个案数 / 报告个案总数 100% 覆盖率 = 1 - 未报告县区比例 报告及时比例 = 在签发死亡证15日内报告个案数 / 报告个案总数 100%,5,质量评价报告情况,身份证号码填写完整率 = 填写身份证号码个案数 / 已审核的报告个案总数 100% 注:1岁以下可以不填写身份证号码,不计入统计 多死因链填写率 = 填写1个以上死因链个案数 / 已审核的报告个案总数 100%,6,质量评价审核情况,审核率 = 审核个案数 / 报告个案总数 100% 迟审率 = 网络报告后7日内未审核个案数 / 报告个案总数 100% 注:一

3、审未通过者,不计入迟审,7,质量评价编码准确情况,各类常见死因编码不准确的比例 = 已审核个案中各类常见死因编码不准确的个案数 / 已审核个案总数 100%。 死因不明:根本死因编码以“R”开头(R95除外); 伤害无外部原因或意图不明:根本死因编码为Y10-Y34、Y87.2以及S和T类; 心血管病缺乏诊断意义:根本死因编码为I47.2、I49.0、I46、I50、I51.4、I51.5、I51.6、I51.9、I70.9; 肿瘤未指明位置:根本死因编码为C76、C80、C97; 呼衰、肝衰:根本死因编码为J96、K72。,8,数据清洗与漏报调整,9,数据清洗与漏报调整,数据清洗 查重 逻辑

4、核查 漏报调整 直接估计 根据漏报调查得到的漏报率进行校正 捕获-再捕获(capture-recapture),10,11,数据清洗查重,疑似重卡判断标准: 身份证(不为空)和死者姓名均相同; 身份证(不为空)、死者姓名第一字、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均相同; 身份证(不为空)、性别、住址和家属姓名均相同; 死者姓名、生前常住地址编码、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均相同。,数据清洗逻辑核查,年龄错误 年龄小于0岁或者大于120岁,身份证填补 性别错误 性别缺失或超出男女范围,身份证填补 数据的逻辑错误 年龄相关:1岁及以上患围生期疾病,15-55岁之外患产科疾病, 5岁以下自杀、风湿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

5、5岁以下患COPD、高血压及并发症 性别相关:男患女病、女患男病 系统逻辑校验 罕见传染病(白喉)、未特指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急性脊髓灰质炎、龙线虫病、盘尾丝虫病、丝虫病,12,漏报调整,在常规死亡报告中,漏报在所难免; 采用死因监测等单一来源的数据直接计算死亡率,可能会对真实死亡水平造成低估; 利用漏报调查数据计算漏报率,对粗死亡率进行调整。,13,捕获-再捕获方法,由野生动物学家用于估计限定区域内某种野生动物的数量,近年来在流行病学疾病检测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捕获”一批随机样本(网络报告),将其做标记,再放回到总体中;然后“再捕获”第二批随机样本(漏报调查),记录来自第一批随机样本中

6、被标记的数量。,14,捕获-再捕获方法,N为总死亡数,M为网络报告死亡数,n为漏报调查死亡数,m为重复标记数。 P =(NM)/N* 100% 采用此方法对2009-2011年全国死因监测点的漏报调查进行分析,得到的三年平均漏报率为12.6%。,15,死因监测相关指标计算,16,死亡率统计指标,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 CDR) 反映当地人口的实际死亡水平,但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较大。 年龄别死亡率(Age-Specific Death Rate, ASDR) 用于年龄组之间的死亡水平的比较。,17,死亡率统计指标,年龄标化死亡率(ASCDR) 采用统一的年龄结构作为分析年

7、龄死亡率的权数,用此权数来调整各个年龄别死亡率后,得到的死亡率称为标化死亡率 用于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口年龄结构存在差别的地区或时间点进行全人群死亡率的比较 计算步骤 计算年龄组死亡率; 以各年龄组死亡率乘以相应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比,得到相应的理论死亡率; 将各年龄组的理论死亡率相加之和,即标化死亡率。,18,标化死亡率计算模板,19,死亡率统计指标,婴儿死亡率(IMR) 婴儿出生后一周岁以内的死亡率,以千分数表示,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卫生水平。 新生儿死亡率(NMR),20,死亡率统计指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衡量儿童的健康水平和变化。 孕产妇死亡率 一年内孕产妇死亡与当年出生人数之比,可评

8、价妇女保健工作, 间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卫生水平。,21,ICD-10编码 国际疾病统计分类(ICD)编码 死亡医学证明书中,所有的根本死亡原因全部采用ICD编码进行编码 ICD-10编码由4位字母和数字组成 包含1万多条编码,死因编码和ICD-10,22,将ICD-10编码进行归类 三大类疾病 传染病、母婴和营养疾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伤害 常用统计报表分类 GBD160分类 CCD104分类 各个系统疾病:常用于死因顺位,死亡原因分类,23,死因别死亡率是衡量人群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某些特殊或者重要疾病死亡率的发展趋势,对国家发展规划有重要的影响 大多数死因都与年龄和性别相关,可以通过不

9、同性别和年龄组的分析,发现不同疾病的特征,死因别死亡率,24,死因别死亡率的计算,计算公式 漏报调整后死因别死亡率计算,25,死因构成及顺位,死因构成 因某种或某类原因而死亡的人数在全部死亡人数中所占的比重。计算公式如下: 死因顺位 指各种死因死亡数按其占总死亡数的比重(死因构成)由高到低排序的位次,反映某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26,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世界卫生组织将30-70岁(不包括70岁)发生的死亡定义为“早死”,并推荐其作为评价国家慢性病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 主要慢性病(参照GBD160分类) 恶性肿瘤(C00-C97) 心血管疾病(I00-I99) 糖尿病(E10-E14) 慢性呼吸

10、系统疾病(J30-J98),27,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编码不准确或未就医比例较高,则使用全球疾病负担定义的ICD-10编码范围 更具体、准确 选用之后不要随意更换 参考文献:19902015年中国分省慢性病早死概率与健康中国2030下降目标分析,28,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计算步骤 计算四类慢病30-69岁人群按5岁分组的死亡率 计算对应各年龄组死亡概率 计算对应各年龄组生存概率:1- 计算30-69岁早死概率,29,早死概率计算模板,30,期望寿命,期望寿命(life expectancy):又称平均期望寿命,即在某一死亡水平下,已经活到X岁年龄的人群平均还有可能继续存活的年岁数。 既能综合反

11、映各个年龄组的死亡水平,又能以期望寿命长短的形式说明人群的健康水平,是评价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社会卫生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 0岁组期望寿命:指当前出生的人口在各年龄组死亡率保持现有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平均预期可存活的年数。,31,期望寿命的计算,基础数据: 人口数(nPx) 死亡数(nDx)-经过漏报调整 通过包括年龄别死亡率、年龄别死亡概率、尚存人数、死亡人数、生存人年数、生存总人年数等一系列指标的计算构建寿命表,最终计算期望寿命。,32,期望寿命的指标计算,33,年龄别死亡率(nMx): nMx= nDx/nPx 年龄别死亡概率(nqx):表示X岁的尚存者在今后n年内死亡的可能性 年龄组死亡概率

12、与年龄组死亡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当年龄组距n5时,两个指标近似下列函数关系: 婴儿死亡率作为0岁组死亡概率(q0)的估计值 最后一个年龄组死亡概率为1,期望寿命的指标计算,34,尚存人数lx:表示同一批出生的人群中,活满X岁的人数 lx= lx-n- ndx l0值通常为100,000 称为基数; 在最后一个年龄组,该年龄组开始时的尚存人数与该年龄组的死亡人数相等。 死亡人数(ndx):表示x到x+n岁间的死亡人数,与死亡监测统计的当年的实际死亡人数不同。 ndx= lx* nqx,期望寿命的指标计算,35,生存人年数(nLx):表示同时出生的一批人在x岁至x+n岁间所存活的人年数 0岁

13、组生存人年数: a0:0岁组死亡者的平均存活年数,男女合计为0.15。 最后一个年龄组的生存人年数Lw,用下式计算: Lw:最后一个年龄组的生存人年数;lw:生存人数;mw:死亡统计中的最后一组死亡率。,期望寿命的指标计算,36,Tx:表示x岁之后的生存总人年数 最后一个年龄组 Tw=Lw X岁组人均期望寿命(ex): ex=Tx/lx,37,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某种或某类死因对期望寿命等寿命表指标的影响程度 对居民生命威胁越大的死因,去除后期望寿命会延长越多 去死因期望寿命与全死因期望寿命的差值可以综合体现某死因对健康的危害程度 既能说明某类死因对全人群的综合影响,又能说明对于某一年龄组人群

14、的作用 不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便于比较。,38,去死因期望寿命,去死因寿命表编制时,各项指标的意义与全死因寿命表完全相同 计算步骤 根据死因监测资料汇总某死因年龄别死亡数 去死因年龄别死亡数 = 全死因年龄别死亡数 某死因年龄别死亡数 去死因年龄别死亡率 = 去死因年龄别死亡数/年龄别人口数 利用去死因年龄别死亡率编制简略寿命表,39,死亡数据统计与分析软件应用,40,主要内容,安装和卸载 数据管理(死亡个案导入) 人口维护 统计分析模块 分地区统计(CCD104分类) 分年龄统计(CCD104分类) GBD160统计 分地区死因顺位分析 常规质量分析,41,主要内容,漏报分析模块 分地区统

15、计(CCD104分类) 分年龄统计(CCD104分类) GBD160统计 期望寿命计算 漏报率维护,42,软件简介,单机版软件,无需联网使用 通过浏览器的界面进行访问和使用 死亡个案导入,地区和人口数据的维护 基本的统计分析报表 可进行漏报调整,计算标化率、期望寿命,43,安装注意事项,计算机配置要求: CPU:PIII600以上 内存:256以上 硬盘:20G以上 分辨率在1024768或以上 操作系统: Windows XP、Windows 7及以上版本 浏览器:IE8.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推荐使用360浏览器) 支持软件:Office 2000或以上版本 用户需要电脑的管理员权限 在安装

16、过程中如遇360卫士拦截,选则允许该程序的所有操作,44,安装步骤,1.运行安装程序 如果当前用户为Windows管理员账户,则直接双击运行exe安装程序即可 如果当前用户非管理员账户,请右键exe安装程序,并选择“以管理员身份运行”,45,安装步骤,成功运行安装程序后,看到安装界面,如下图所示,46,安装步骤,2.选择目录 安装界面打开后,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目录选择界面,默认安装在系统盘符下,点击“浏览”可更改安装目录,如下图:,47,安装步骤,3.确定安装 选择好安装目录后,点击“下一步”进入确认界面 点击“安装”按钮确定并且开始安装 点击“上一步”返回目录选择界面,48,安装步骤,4.等待安装 用户点击“安装”后,系统开始安装相关文件,在安装过程中如用户电脑安装了“360安全卫士”或“QQ电脑管家”等安全防护软件,可能会弹出相关提示,用户需选择“永远允许所有操作”。,49,安装步骤,5.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