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陈文珍-

上传人:索马****尊 文档编号:14572683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陈文珍-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陈文珍-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陈文珍-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陈文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陈文珍-(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经病学进展,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 NMOSD,上海第十人民医院 陈文珍,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 NMO)是视神经D:病变累及视交叉,图一 NMOSD患者MRI检查显示视神经病变(箭头所示),NMOSD: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A:显示脊髓长节段损害;B:为A图病灶轴位图,呈中央型损害;C:显示脊髓呈长节段横贯性损害,急性期脊髓肿胀;D:急性期病变明显强化;E:慢性恢复期脊髓变细;F:为E图病灶的轴位图;G:慢性恢复期病变间断不连续状 图二 NMOSD患者MRI检查显示脊髓病变(箭头

2、所示),NMOSD: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A:延髓病变;B:急性期延髓病变强化;C:最后区线状病变;D:最后区片状病变,与颈髓病变相连;E/F:第四脑室周围分布病灶;G:丘脑、下丘脑、第三脑室周围病灶;H/I:大脑半球病灶体积较大且融合,弥漫云雾状;J:胼胝体较弥漫病灶;K/L:病变沿椎体束走行,累及大脑脚 图三 NMOSD患者MRI检查显示颅内病变(箭头所示),2.2.1 NMO: 传统NMO被认为病变仅局限于视神经和脊髓。早在18世纪,由德维克和他的学生高尔特描述了一组临床上单时相快速进展的严重的视神经和脊髓受累病例并最终命名德维克氏病(Devic disease)。随后研究发现80-90

3、的NMO病例临床表现为多时相复发过程,约50合并有脑内受累表现。,NMOSD临床表现形式,2.2.2 ON/r-ON: : 部分NMOSD在疾病的某一阶段或是整个病程中均表现为单一的视神经受累症候。ON可以为单次或复发病程,每次ON发作可为单眼、相继双眼或同时受累。部分病例在随后病程演变过程中出现其他部位受累表现。,2.2.3 TM/LETM/r-LETM: 部分NMOSD病例在疾病的某一阶段或是整个病程中突出表现为单一的脊髓受累症候。临床可以为单次或多次病程,影像学病变长度多超过3个椎体节段,且多为横贯性受损。部分早期病例脊髓受累长度可以短于3个椎体节段或不完全横贯受累。部分病例在随后病程演

4、变过程中出现其他部位受累表现。,2.2.4 延髓最后区综合征: 部分NMOSD 病例在疾病的某一阶段或是首次发作中突出表现为顽固性呃逆、恶心、呕吐等与影像对应的延髓最后区受累症候及体征,部分病例可与脊髓病变相连续,亦可无任何症候。,2.2.5 其他脑病类型: 部分病例在疾病的某一阶段可以单独或合并出现与NMOSD脑内特征影像对应的临床症候。(1)脑干及第四脑室周边症候:头晕、复视、共济失调等;(2)下丘脑症候:困倦、发作性睡病样表现、顽固性低钠血症、体温调节障碍等;(3)大脑半球白质或胼胝体症候:淡漠、反应迟缓、认知水平下降、头痛等;(4)可无任何症候。,1.在临床观察中,以上几种类型可以以不

5、同形式组合; 合并或不合并AQP4-IgG阳性; 合并或不合并风湿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桥本氏病等; 合并或不合并风湿自身免疫性相关抗体阳性,如ANA、SSA、SSA等情况。,临床表现,2. 急性起病(数h/数d) 单眼视力部分全部丧失 视力丧失前12d眶内疼痛, 眼球运动按压明显 眼底: 视神经乳头炎或球后视神经炎,亚急性起病12个月症状达高峰 少数呈慢性起病, 数月内视力逐渐丧失,急性脊髓炎伴Lhermitte征阵发性强直性痉挛& 神经根痛见于约1/3复发型患者,临床常见播散性脊髓炎 体征呈不对称&不完全性 数h数d进展性轻截瘫, 双侧Babinski征 躯干

6、感觉障碍平面&括约肌功能障碍等,3.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脊髓急性进行性炎症性 脱髓鞘病变 已证实多为MS, 呈单相型或慢性多相复发型,4. 多数NMO为复发病程 70%的病例数d内出现截瘫 约半数患者受累眼发生全盲 少数患者为复发型病程, 其中约1/3发生截瘫, 约1/4视力受累 临床事件间隔数月半年 孤立的ON &脊髓炎也可复发,2.3.1 脑脊液(CSF):多数患者急性期CSF白细胞10106/L,约1/3患者急性期CSF白细胞50106/L,但很少超过 500106/L。部分患者CSF中性粒细胞增高,甚至可见嗜酸粒细胞;CSF寡克隆区带(OB)阳性率20,CSF蛋白多明显增高,可大于1

7、g/L。,2.3 NMOSD的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2.3.2 血清及CSF AQP4-IgG:AQP4-IgG是NMO特有的生物免疫标志物,具有高度特异性。目前检测方法众多,公认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均较高的方法有细胞转染免疫荧光法(cell based transfection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CBA)及流式细胞法,其特异度高达90以上,敏感度高达 70。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AQP4-IgG较敏感,但有假阳性,用其滴定度对疾病进展和复发预测评价尚有争议。因此,对ELISA 结果中低滴

8、定度的AQP4-IgG阳性病例和不典型临床表现者应该谨慎判断。推荐采用CBA法检测AQP4-IgG或两种以上方法动态反复验证。,2.3 NMOSD的实验室检查,2.3.3 血清其他自身免疫抗体检测:约近50NMOSD患者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抗体阳性,如血清抗核抗体(ANAs)、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甲状腺抗体等。合并上述抗体阳性者更倾向于支持NMOSD的诊断。,2.3 NMOSD的实验室检查,2.3.4 NMOSD是否存在异质性一直存在争议:临床观察发现,有20-30的NMOSD患者AQP4-IgG阴性。最近报道AQP4-IgG阴性的NMOSD患者合并血清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yeli

9、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MOG)抗体阳性较高。这些病例发病更年轻,男性居多,下段胸髓更易受累,临床过程相对较轻,复发不频繁,临床上亦有肿瘤合并AQP4-IgG阳性或合并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抗体阳性的病例报道,仍需要进一步观察研究。,2.3 NMOSD的实验室检查,(1)视敏度:(最佳矫正)视力下降,部分患者残留视力小于0.1。严重者仅存在光感甚至全盲。(2) 视野:可表现为单眼或双眼受累,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视野缺损。(3)视觉诱发电位:多表现为P100波幅降低及潜伏期延长,严重者引不出反应。(4)OCT 检查:多出现较明显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薄且不易恢

10、复。,2.4 NMOSD的视功能相关检查,MRI 表现归类,T2,T2,T2,T1,T1强,一、颅内病灶 1、围绕脑室系统的室管膜周围病 1)围绕三脑室及大脑导水管的间脑病灶,MRI 表现归类,T2,T2,T2,T1,T1强,一、颅内病灶 1、围绕脑室系统的室管膜周围病 2)四脑室旁的脑干背侧病灶,MRI 表现归类,T2,T2,T2,T1,T1强,一、颅内病灶 1、围绕脑室系统的室管膜周围病 3)围绕侧脑室的室管膜旁病灶,MRI 表现归类,T2,T2,T2,T1,T1强,一、颅内病灶 2、大脑半球白质病灶,MRI 表现归类,T2,T2,T2,T1,T1强,一、颅内病灶 3、皮质脊髓束病灶,MR

11、I表现归类,T2,T2,T2,T1,T1强,脊髓炎病灶 88%复发型脊髓纵向融合 病变3个脊柱节段 通常610个节段 常见脊髓肿胀&钆增强,NMOSD的诊断原则:以病史、核心临床症候及影像特征为诊断基本依据,以AQP4-IgG作为诊断分层,并参考其他亚临床及免疫学证据做出诊断,还需排除其他疾病可能。目前国际上广为应用的相关诊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NMOSD的诊断,诊断&鉴别诊断,3.1 2006年Wingerchuk等制定的NMO诊断标准(1)必要条件:1)视神经炎; 2)急性脊髓炎。(2)支持条件:1)脊髓MRI异常病变超过3个椎体节段以上; 2)头颅MRI不符合MS诊断标准;3)血清NM

12、O-IgG阳性。具备全部必要条件和2条支持条件,即可诊断NMO。,NMOSD的诊断,3.2 2015年国际NMO诊断小组(IPND)制定的NMOSD诊断标准见表2。新的标准将NMO纳入NMOSD统一命名,以AQP4-IgG作为分层,分为AQP4-IgG阳性与阴性组,列举了6大临床特征性表现,其中ON、急性脊髓炎及延髓最后区综合征最具特征性。,NMOSD的诊断,强调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特征的一致性,对AQP4-IgG阴性NMOSD提出了更加严格的MRI附加条件。此外,伴随自身免疫疾病或自身免疫抗体阳性患者,CSF细胞数轻度升高及视神经轴索损害等证据亦提示支持NMOSD诊断,最后强调了除外其他疾病。,

13、NMOSD的诊断,球后ON 早期眼症状易与单纯球后ON混淆 ON多损害单眼 NMO常两眼先后受累, 有脊髓病损或缓解-复发,2. 鉴别诊断,(2) MS可表现NMO临床模式 CSF&MRI有鉴别意义,2. 鉴别诊断,(3)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 (Leigh病) 1. 多为患儿发病 2. 视力下降, 视神经萎缩 3. 可有眼外肌瘫痪 4. 智力&运动发育迟滞 5. 共济运动失调 6. 阵发性中枢性过度换气 7. 深反射可减低或亢进,2. 鉴别诊断,1. 甲基泼尼松龙大剂量冲击疗法 5001000mg/d, i.v 滴注, 35d 改为大剂量泼尼松口服 注意: 单独口服泼尼松可增加ON发作风险 2. 血浆置换: 约半数皮质类固醇无效的病人可改善症状,治疗,NMO临床表现较MS严重 可因一连串发作而加剧 复发型NMO预后差, 多数患者呈阶梯式进展, 发生全盲截瘫等严重残疾 1/3的患者死于呼吸衰竭,预后,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