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第6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精练)(教师版)

上传人:瑶*** 文档编号:145726355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第6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精练)(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第6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精练)(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第6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精练)(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第6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精练)(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第6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精练)(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第6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精练)(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第6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精练)(教师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高考考点扫描高考一轮考点扫描真题剖析逐一击破第6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真题演练】-对接高考 ,洞悉体能1(2020浙江卷)下为欧洲文艺复兴地图。图中某地被誉为“鲜花之城” ,布鲁内列斯奇在此创造了大圆顶设计建设的奇迹。这里也哺育了认为“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的文学大家和创作出“神秘的微笑”等传世名作的艺术巨匠。该地位于ABCD【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鲜花之城”指的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布鲁内列斯奇在此创造了大圆顶设计建设的奇迹。薄伽丘、达芬奇都是此地人。由地图信息可知 ,该地位于 ,故A正确;是罗马 ,是德国的科隆 ,是法国的巴黎 ,故BCD错误。2(2018

2、海南卷)意大利艺术史家瓦萨里在1550年出版的人物传记中 ,记述了1316世纪意大利许多杰出的建筑师、画家和雕刻家。欧洲北部城市的一位读者在写给瓦萨里的信中说:虽然我未到过意大利 ,但感谢上帝 ,我已经能阅读您的大作了。这表明A浪漫主义艺术在欧洲各地盛行 B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觉醒C人文主义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D理性原则获得了普遍认同【答案】C【解析】浪漫主义艺术在欧洲兴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 ,不符合时间限制 ,A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意大利一些人物传记的流传 ,没有体现出冲破教会的精神独裁 ,与宗教改革无关 ,B项错误;据材料“我已经能阅读您的大作了” ,可得出欧洲北部城市的民众对自身价值的

3、肯定 ,人文主义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C项正确;1718世纪启蒙运动中理性原则获得了普遍认同 ,与材料时间不符 ,D项错误。3(2015天津卷)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 ,注重发展学生个性 ,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 ,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答案】A【解析】根据题中材料“注重发展学生个性 ,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可知 ,维多里诺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突出人的价值。

4、这是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反映。本题选A。B、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D项与材料表达的意思相反。4(2017天津卷)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 ,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 ,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 ,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答案】D【解析】题干说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主张得到了农民、手工业者和下层僧侣的支持 ,王公贵族也用实际行动在支持其主张 ,所以说明宗教改革的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 ,故选D。5(2020全国卷)

5、16世纪的思想家蒙田从教育要培养“完全的绅士”理念出发 ,强调要注重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 ,即不仅体魄强健、知识渊博 ,而且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爱国、坚韧、勇敢、关心公益等优秀品质。蒙田的教育主张A体现了文艺复兴思想对人的认识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C反映了启蒙运动生而平等的理念D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答案】A【解析】蒙田的教育主张是注重培养“完整的人” ,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优秀品质 ,体现了对人的重视 ,结合“16世纪”可知梦田的教育主张体现了文艺复兴思想对人的认识 ,故选A;蒙田的教育主张是人文主义的体现 ,没有体现政治要求 ,不能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排除B;启蒙

6、运动开始于17世纪 ,与题意时间不符 ,排除C;蒙田的教育主张是从培养“完全的绅士”理念出发 ,不能体现摆脱宗教观念的束缚 ,排除D。故选A。6(2020全国卷)15世纪中叶 ,西尔维乌斯在论自由教育一文中 ,强调培养身心俱健的人 ,要求通过体育、军事训练与合理饮食来强健身体 ,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 ,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智慧。这一主张A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B重申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C强调信仰对教育的决定作用D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文艺复兴是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 ,其核心是人文

7、主义。因此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5世纪中叶”、“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 ,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智慧”可以判断出是西尔维乌斯这一主张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A正确;启蒙运动发生时间是17、18世纪 ,B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人文主义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未涉及信仰对教育的作用 ,C排除;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是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与上帝直接对话的主张 ,D排除。故选A。7(2018浙江卷)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巨人”的群星闪耀的时代 ,这个时代是以一位“大人物”(恩格斯语)的名字作为开始的标志。他采用梦幻文学的形式 ,通过幻游三界过程的描写 ,抨击教会的贪腐

8、,歌颂自由的理性和求知的精神 ,成为那个时代的先驱。他是A但丁B彼特拉克C薄伽丘D莎士比亚【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 ,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 ,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他的代表作神曲 ,用梦幻文学的形式 ,通过幻游三界过程的描写 ,抨击教会的贪腐 ,歌颂自由的理性和求知的精神 ,故A项正确;BCD三项人物的作品并没有涉及到“通过幻游三界过程的描写”的内容 ,故排除BCD三项。8(2017海南卷)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 ,一个人哭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笑的时候 ,身体内在的情形-肌肉、骨头和筋-又是什么样子。于是 ,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这表明 ,达芬奇

9、A旨在进行实验科学研究 B刻意表现奔放情感C探求对人体的理性认识 D否定天主教神学理论【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可判断出此时是文艺复兴时期 ,“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说明达芬奇绘画的理性精神 ,故C正确;近代实验科学的基础是实验验证 ,材料不能体现出实验科学的研究 ,“近代实验科学之父”是文艺复兴之后的伽利略 ,故A错误;“奔放情感”是浪漫主义绘画的特点 ,时间是在19世纪上半叶 ,故B错误;启蒙运动否定了天主教的神学理论 ,故D错误。【模拟考场】-沙场点兵 ,百战不殆1(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有学者认为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 ,而

10、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要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 ,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这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A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B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C否定了天主教会权威D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答案】B【解析】人民不满足观众身份 ,要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 ,表达个人的思想 ,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重视人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人文主义精神 ,B选项正确;人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表达自己的思想 ,不能反映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不是对天主教会权威的否定 ,和突破封建等级观念无关 , ACD三选项不符合题意。2(2019睢县回族高级中学高三月考)瑞土史学家布克哈特认为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

11、代 ,是人类意识的全面觉醒时代 ,是西方文化世俗化决定性阶段 ,是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发展的起点 ,现代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同这一时代发生着联系。这一时代A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B彻底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C实现以世俗国家权力代替宗教权力 D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的政治制度【答案】A【解析】据材料“是人类意识的全面觉醒时代 ,是西方文化世俗化决定性阶段”可以得出 ,所述为文艺复兴 ,由此可知A符合题意;B“彻底”说法不正确;C是宗教改革的结果;D是启蒙运动的内容。3(2020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高三其他)如图是一幅有关欧洲宗教改革的漫画 ,画中教皇和基督(代表上帝)分坐在天平

12、两侧的托盘中 ,天平发生倾斜 ,下方分别为牲畜和信徒。作者意在宣扬A教皇地位至高无上B信仰上帝方可得救C宗教信仰必须放弃D信徒应该公平交易【答案】B【解析】据材料“画中教皇和基督(代表上帝)分坐在天平两侧的托盘中 ,天平发生倾斜 ,下方分别为牲畜和信徒。”可知 ,基督(代表上帝)的重量远远重于教皇 ,寓意基督(代表上帝)是权威 ,体现了新教要求打破教皇的权威 ,树立基督(代表上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B正确;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宗教信仰必须放弃” ,而是强调基督(代表上帝)是权威 ,C错误;D与材料无关。4(2019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期中)马丁路德提出:“基督徒具有精神的属性 ,在精神方面 ,

13、他们是自由的 ,只服从于上帝;基督徒还具有肉体的属性 ,在物质方面 ,应当服从世俗权威 ,可以当兵 ,可以嫁娶 ,可以过任何世俗生活。”其主要目的是A主张因信称义 B否定教皇权威C反对禁欲主义 D强调王权至上【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 ,马丁路德认为 ,教徒在精神上只服从上帝 ,在世俗生活中要服从世俗权威 ,结合所学可知 ,这表明马丁路德主张信仰自由和世俗权威高于教会 ,实际上否认了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和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 ,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 ,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的教义和主张 ,其目的是否定教会的权威;C选项错误 ,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马丁路德对教皇地位的否定 ,反对禁欲主义是其中的一

14、个表现;D选项错误 ,材料并未比较世俗王权和神权的地位。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5(2018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高三开学考试)中世纪的女人们认为 ,在私人领域以外 ,必须把头发藏好 ,要用帽子、头巾保护起来。文艺复兴时期的女人们则用白色或黄色的蚕丝做成假发装饰品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整天在露天中度过。这表明文艺复兴的重要特征是A宽容的心态 B高雅的追求C人性的复苏 D理性的崇拜【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中世纪的女人们认为 ,在私人领域以外 ,必须把头发藏好 ,要用帽子、头巾保护起来”这些信息表明了中世纪基督教会及神学思想压抑人性 ,而文艺复兴时期“女人们则用白色或黄色的蚕丝做成假发装饰品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整天在露天中度过”表明了此时的人们充分展示美、追求美、追求现世的幸福 ,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性的复苏 ,故选C;宽容的心态、高雅的追求 ,都是此时人性复苏的表现 ,不是本质特征 ,故可排除AB两项;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故可排除D。6(2020安徽省高三其他)中世纪时期 ,欧洲人多将整块宽大的长袍面料披挂于人体之上 ,男女服饰差别不大。14世纪以后 ,男装多使用填充物 ,突出男性特征;女装则突出人体的曲线美。这反映了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