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名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72613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名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名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名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名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名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名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名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十七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了解佛教的产生与传播。【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古代埃及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了解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检索有效信息,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奴隶主贵族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利用课件和地球仪找出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中国的地理位置,了解这些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析它们与

2、亚非文明的内在联系,培养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积极收集有关金字塔、佛教的图片、资料,通过交流、互相学习,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增强团队意识和每位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意识。对学生活动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让学困生积极动起来,实现课程标准要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感受人类文明的伟大,认识统治阶级对奴隶的残酷奴役和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体会高超的建筑技术以及奴隶们非凡的智慧和才能。通过分析古巴比伦 汉谟拉比法典 和古印度种姓制度, 使学生认识其体现的阶级本质。通过了解佛教的产生及教义,体会古代印度的哲学思想反映的社会现实。体验远古文明蕴含着的人文精神对今天人类社会产生的

3、深远影响。【教学重点】亚非文明的突出成就,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都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种姓制度是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教学难点】佛教是如何在种姓的印度社会兴起,学生理解有难度。实现师生、生生间互动交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材分析 】1名校名 推荐本课分三目,分别说明了三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神奇的金字塔”一目讲述北非尼罗河流域古埃及的统一和举世闻名的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一目讲述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和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及实质;“种姓的国度”主要讲述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和佛教的产生、传播。本课内容是帮助学生了解古代世界的重要一课,为学

4、生参与学习提供了广阔空间。【教材过程 】新课导入:师 : 同学们,我们刚刚结束了中国史的学习,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谁能说出其他三个文明古国?生: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师:请大家仔细看一下这些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PPT1)生:都位于大河流域师:(PPT2)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土地肥沃,水利资源充沛的大河流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孕育了人类社会的早期文明。四五千年前,在埃及的尼罗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 域,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四大文明古国形成,今天我们就做一次时空旅行,去领略一

5、下我们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方向:由中国开始,自东向西目的地:古印度,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古埃及出发点:亚洲东部的中国。教师概括所在大河流域、最早国家、古文明象征。学生补充介绍。我们了解了古代中国的悠久历史,今天一同走近另外三大古国新课教学:第二站:亚洲南部的古代印度课本速读,知识归纳。 ( PPT7)师:古代印度与今日印度的地理范围不同,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公元前2500 年出现早期的奴隶制小国。雅利安人部落从西北方侵入古代印度,统一了印度。(PPT8)( PPT9)这是在印度河流域考古发掘到的古城遗址, 这些城市布局整齐, 房屋一般是用砖砌成的,既有简陋的小屋,也有设计精美的宫殿

6、。这些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呢?生:(略)(师:提示补充完整明显的 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 )师:雅利安人在印度建立的奴隶制国家,除了具有奴隶制的一般特征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 ,即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也就是种姓制度。2名校名 推荐种姓制度将人分成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婆 罗门,是祭祀贵族,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制定法典,地位最高。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包括国王和各级官吏,掌握军事大权和行政大权,地位仅次于婆罗门。 这两个等级占有大量生产资料,靠剥削为生,属于奴隶主统治阶级 。第三等级是吠舍,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他们没有生产资料,或为雇工,或为奴隶,要为高级种姓的人服役。师:

7、古代印度各个等级之间贵贱分明,界限十分森严,特别是在前三个等级之间,有着深深的鸿沟。不同种姓的社会地位、权利、义务和生活方式各有区别,相互的婚姻也受到限制。印度的等级制度完全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劳动人民的工具。师:现实材料思考:两组材料各得出什么结论?( PPT10、 11)尽管自印度独立以后,废除了种姓制度,印度宪法文规定不准阶级歧视,但是种姓制度对今天的印度社会特别是印度农村仍然保留着巨大的影响。过渡:种姓制度人为地制造了极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在当时的印度社会引起了许多人的反对和批评。佛教就是当时反对种姓制度的众多思潮中的一个派别。( PPT12)时间:公元前6 世纪创始人:释迦牟尼(姓乔达摩,

8、名悉达多,大约在公元前563 年出身在今天尼泊尔和印度边境的兰毗尼,是释迦部落的王子。他29 岁出家修行,七年后成立“佛”(意思是觉悟者) ,以后他游历了印度许多地方,传教40 多年,收了许多门徒)教义:佛教反对将人分为等级的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佛教教义的核心是:人生一切皆苦,而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佛教的任务就是教导人们如何消除人的欲望而避免苦的因果。佛教用语通俗,不排斥低级种姓的人入教。由于这些原因,佛教比较容易被人们接受。师问:佛教的主张与种姓制度有什么不同?(种姓制度鼓吹不平等的社会等级是天生的,每个等级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以此来维护婆罗门贵族的特权。佛教反对等级制度,主张

9、“众生平等”,认为神、人及众生都是平等的,在等级森严的社会中,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议一议:如果你是古印度的统治者,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佛教?(佛教用所谓的“平等”巧妙地掩盖了社会上的不平等,这非常符合以国王为代表的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佛教产生后很快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并流行起来,到公元3 世纪时,阿育王曾把佛教立为国教)从公元 3 世纪中叶开始,佛教达到极盛时期。不久佛教由印度传入今天的斯里兰卡。西汉末年,佛教通过中亚传到我国,又从我国传入朝鲜和日本。今天佛教已经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徒遍及世界各地。3名校名 推荐继续我们的旅程,来到第三站,位于亚洲西部的古巴比伦王朝课本速读,知识归纳。

10、知识抢答:哪两河?为什么叫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古代西亚所用文字,多刻写在石头和泥版(泥砖)上。笔画成楔状,颇像钉头或箭头。)新月沃地是什么?(两河流经的区域地方,被称为“两河流域”或“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叫“新月沃地”。)公元前十九世纪中,阿摩利人在此建国,史称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1894- 前 1595 年)。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m)拉比(约公元前1792- 前 1750 年)先后征服其他城邦,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成为西亚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典型,汉谟拉比自称为“天下四方之王”。汉谟拉比死后,逐渐衰弱,在公元前1595 年为赫梯王国

11、所灭。为了巩固奴隶主的统治,汉莫拉比制订了一部全国统一的法典,即汉莫拉比法典汉莫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法典的全部内容刻在一根2 米多高的黑色大石柱上,分为浮雕和文字两部分。浮雕中的太阳神沙马什端坐在宝座上,把象征帝王权利的权标授予站在他前面的汉莫拉比,象征君权神授。文字共约8000 字,使用楔形文字书写的,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282 条,其中包括诉讼手续、盗窃处理、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和债务奴隶、继承权、伤害和赔偿、奴隶地位等内容。内容中在同等级的公民中实行同台复仇法,即所谓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还维护不平等的等级制度。下面我们来看几条汉莫拉比法典

12、中的条文第一九六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第二 00 条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第 二 0 五条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汉谟拉比法典读后思考 : 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什么?(是保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体现了奴隶制的残酷性)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相当于现在的伊拉克共和国所处的位置, 过去两河流域孕育了伟大的古巴比伦文明,而现在的伊拉克人民却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下,我们更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来到我们旅程的最后一站,位于非洲北部的埃及。课本速读,知识归纳。古埃及大体处在今天埃及的地理位置,源远流长的尼罗河,由南而北纵贯全境。由于尼罗河定期泛滥

13、,两岸的土壤得到充足的灌溉和肥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使得尼罗河河谷成为古代世界著名的粮仓。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赞誉道:“埃及是尼罗河的赠赐”。约公元前3100 年,埃及形成了统一的国家,最高统治者称为法老。4名校名 推荐文字:象形文字(来源于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图画性质减弱, 象征性质增强。中国纳西族所采用的东巴文和水族的水书,是现存世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统。 )去埃及旅游,不得不去的一个景点就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金字塔是一种高大的角锥体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的“金”字。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埃及境内越有70 多座金字塔,散布在尼罗河下游两岸,象征着古代埃及法老凌驾一切的权威。其中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最为雄伟,被称为“大金字塔”。这座金字塔,塔身高达146.5米,(截至 1889 年埃菲尔铁塔落成前,在人类历史的漫长岁月中,金字塔一直是地球上最高的建筑)塔底每面长230 米,约用230 万大石块建成,每块方石约重2 吨半。塔面所用的石头,都经过细工磨平 。建筑采用叠砌法,十分精细,缝隙密合,不使用泥灰。后来胡夫的儿子哈夫拉在距离父亲大金字塔不远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