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历史第5单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题纲+课后练习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726096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1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考历史第5单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题纲+课后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东省中考历史第5单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题纲+课后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东省中考历史第5单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题纲+课后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东省中考历史第5单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题纲+课后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东省中考历史第5单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题纲+课后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考历史第5单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题纲+课后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考历史第5单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题纲+课后练习(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 5 单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考什么? - 考点表述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郑和下西洋的史实。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等史实, 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其历史影响。考点全解考点一: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1. 明太祖是如何加强君权的?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布政司、按察司、都司);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八股取士,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2. 明成祖是如

2、何加强君权的?改北平为北京,1421 年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继续执行削藩政策;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加强监视和侦查。3. 清朝为强化君权采取了什么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措施: 大兴文字狱, 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设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皇权达到顶峰。影响: 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考点二: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目的为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时间1405 1433 年间,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出发地点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到达地区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

3、非洲东海岸。时间早 :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世纪;特点规模大 :二百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多人的大船队;航程远: 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作用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1名校名 推荐考点三:明清 维护国家主权统一的史实背景经过意义戚 继 光明朝中期,倭患明政府派戚继光抵抗倭寇,平息了东南沿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抗倭严重。海的倭患。戚继光的队伍纪律严明,人称倭业绩,永载史册。“戚家军”。郑 成 功1624 年,荷兰殖1661 年,郑成功率将士乘着数百艘战舰横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收 复 台民 者 侵 占 了 台渡台湾海峡,围攻盘踞在台湾城和赤嵌楼地的联系,巩固了

4、祖湾湾。清初,在东的荷兰殖民者。国的东南海防。南沿海抗清的郑1662 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 台湾重成功决心从荷兰新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是我国的民族英殖民者手中收复雄。台湾。1684 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雅 克 萨17 世纪中期,沙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击毙侵略军尼布楚条约从法之战皇俄国势力侵入头目托尔布津,沙俄被迫投降。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我 国 黑 龙 江 流1689 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域,在雅克萨和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页 岛 在 内 的 广 大 地尼 布 楚 修 建 城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堡。平 定 大清乾隆年间,天乾隆皇帝调兵讨伐,

5、在维吾尔等族人民支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小 和 卓山南北地区回部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小和卓和叛乱贵族小和卓和大大和卓的叛乱。为了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统和卓发动反清叛乱。治,清朝设立伊犁将军。考点四:清朝设置驻藏大臣。1727 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达赖和班禅的继承, 都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 清朝的这些措施, 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考点五: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其历史影响。清政府对外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只允许广州一表现处 ( 十三行 ) 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

6、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消极影响: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影响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吸取“闭关锁国”政策的教训,广泛对外交往,在交往过程中积极学启示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坚定不移的走改革开放之路。问题导学2名校名 推荐1. 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是什么?1. 锦衣卫和东厂特务机构的设置(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2. 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什么?(我国皇权高度加强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2. 清朝军机处的设置。3. 近年来,以达赖为首的少数“”分子企图策划,请你用元朝和清朝前期史实,批驳其“”言行。

7、3. 元朝:设立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清朝:顺治帝和康熙帝,分别赐予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1727 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4.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有哪些?4. 物质前提: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技术条件:指南针的广泛使用;造船技术发达;主观条件:郑和丰富的航海经验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明成祖的支持。5. 郑和下西洋与西方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有什么不同?5. 郑和下西洋是加强同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西方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是为了殖民利益。6. 为什么说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

8、的民族英雄?6. 因为他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7. 从戚继光抗倭、郑和下西洋、郑成功收复台湾等史实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7. 加强我国的海防力量,能够更好地捍卫国家的海洋权益。8. 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8. 坚持以农为本,推行“重本抑末”政策;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害怕会危及自己的统治。9.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请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你的看法。9. 后果:与世隔绝,妨碍了中国掌握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使中国落伍了;中国由于落后,最终陷入

9、了被动挨打的局面。看法:要从“闭关锁国”政策中汲取惨痛教训;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易错警示1. 易错字有西藏的“藏”、“雍正”的“雍”、“康熙”的“熙”、“喇嘛”二字。2. 民族英雄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如戚继光、郑成功等。3名校名 推荐3.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指严格“限制”而不是“禁止”对外贸易。怎样考? - 中考热身【例1】(深圳市中考题)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在抨击明朝的一项统治政策时,认为它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称其危害“等于焚书”。他抨击的是()A. 设宣政院B.

10、废除丞相C. 八股取士D.设军机处【解题思路】 首先要明确该考题的考查范围在“思想”方面,因此与“束缚思想” “等于焚书”匹配的选项是“八股取士” 。其次也可用排除法解该题: A 设宣政院、 B 废除丞相、 D 设军机处是中央机构的设置与调整,与束缚思想的“八股取士”没有直接关联,可排除。【答案】 C【例 2】(梅州市中考题) 明朝时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和清朝时设立军机处,其主要目的都是 ( )A加强中外交往B 促进经济重心南移C加强君主集权D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解题思路】 这是综合考查题,考查目标是在识记史实的基础上形成的历史概念。题干提供的“明朝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

11、朝政”;“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史实,属于“明清统治者加强君主集权”这个概念。【答案】 C【例3】(甘肃兰州市中考题)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时期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设置了()A军机处B西域都护C 驻藏大臣D伊犁将军【解题思路】题干要求回答的是“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的史实。1727 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中央册封的宗教领袖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答案】 C【例 4】(深圳市中考题)材料: 右图是中国古代一位民族英雄致荷兰殖民者的一封信:问题 :材料中提到的民族英雄是谁?台湾被荷兰殖民者占领是从我国哪一朝代开始的?【解题思路】 要求荷兰殖民长官归还台湾的民族英雄

12、, 无疑是郑成功。明朝后期,台湾被荷兰殖民者侵占,清朝初年( 1661 年)郑成功率将士横渡台湾海峡,围攻荷兰殖民据点,迫使荷军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答案】 英雄:郑成功;朝代:明朝。【例 5】(广东省中考题) 据史书记载,从 1407 年到 1422 年短短十多年间,有南洋多国使者多次搭乘船只访华。与南洋使者访华有关联的事件是 ( )A马可波罗来华B荷兰人抵达台湾C郑和下西洋D葡萄牙人到达澳门【解题思路】该题是反证推理题,即通过某事件产生的影响来反证推理这个史实的存在。 材料中“ 1407 年到 1422 年”是在郑和下西洋期间。由于郑和船队航行中与南洋各国友好交往,使南洋各国使者在郑和船队回程时“搭乘船只访华”。4名校名 推荐【考点定位】C【例 6】(厦门市中考题)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 ()A“重本抑末”政策B汉化政策C闭关锁国政策D休养生息政策【解题思路】题干材料的关键词: “明清” -点明了时期; “倾向倒退” “防守排外” -指出了政策的特点。与此对应的政策是“闭关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