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练习题与答案

上传人:w****7 文档编号:145726028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练习题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练习题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练习题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练习题与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1.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一个标志性的重要理论成果是:(B)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论十大关系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关于目前的形势与任务2、1956年4-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 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党员(B)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B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开始找

2、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D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3.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 C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B。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 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D。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4.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确定了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是(B)A. 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 以农立国5、成为全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先声的文章,是毛泽东的 ( D)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纪念孙中山先生 D论十大关系6、毛泽东在论十大

3、关系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问题是(B)A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B 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C 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D 处理好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二、多项选择题:1.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主要有(ABCD)A.忽视生产力发展 B.机械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C.照搬苏联经验 D.混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体制的区别2.毛泽东指出,从建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至少需要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这是由于(ABCDE)A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特殊历史条件决定的B我国的现实状况决定的C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点决定的D社会发展

4、的自身规律决定的3、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上提出的思想有(ABC)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C.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D.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4、毛泽东指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和解决方法分别是(BD)A 前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B 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C 前者采用专政方法,后者采用民主方法。D 前者采用民主方法,后者采用专政方法。5、毛泽东指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所谓民主方法是指(ADE)A 讨论的方法 B 辩论的方法 C

5、 大鸣大放的方法D 批评的方法 E 说服教育的方法6、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下面哪些是正确的:(ABD)A对于思想政治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B 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C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期共存,肝胆相照”的方针。D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7、刘少奇同志提出实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是指(ABC)A 全日制的劳动制度B全日制的教育制度C 半工半读D 半日制的实习制度 E 半日制的工作制度三、材料分析题

6、下面一组选自论十大关系中的材料: 材料1: 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 材料2: 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要做好工作,尽量争取转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 反革命是什么因素?是消极因素,破坏因素。是积极因素的反动力量?革命可不可以转变?当然,有些死心塌地的反革命不会转变。但是,在我们的条件下,他们中间的

7、大多数将来会有不同程度的转变。 材料3: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艺术的一切真正好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地批判地学,不能一切照搬,机械搬运。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能学。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 毛泽东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2)结合材料1、2、3,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分别指什么?二者关系怎样?我们的态度应怎样? (3)分析材料3,如何理解毛泽东提出的学习外国经验的方法。 参考答案: (1) 毛泽东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 毛泽东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一、 不要四面出击; 二、 调整、巩固

8、、充实、提高; 三、 积极引导,稳步前进; 四、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2)结合材料1、2、3,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分别指什么?二者关系怎样?我们的态度应怎样?答:积极因素就是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力量的总和;消极因素是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力量的总和。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既对立,又统一,且互相依赖;在特定条件下;积极因素可以、转化为消极因素,消极因素也可以转化成积极因素。在社会主义社会,工人和农民是是基本的积极因素。工人阶级;但由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不完善而导致的缺陷,由于官僚主义作用的存在,由于工作上的失误等等,可能在工人阶级内部产生某些消极的因索。这就是积极因素暂时地局部地转

9、化为消极因素。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相反,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大多数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转化,做出对社会主义有益的事情,这就是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总之,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根本对立的,有着确定的界限,但这种对立并不是凝固的,而是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的,互相转化的,所以我们仍然要作好工作,要尽量避免和防止积极因素向消极因素的转化,努力促使更多的消极因素变成积极因素。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3)分析材料3,如何理解毛泽东提出的学习外国经验的方法。答:毛泽东提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

10、但一定要有分析有批判地吸收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历史发展到今天,能否对外开放,能否正确对待一切外来的东西,已成为制约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也是我们今天之所以实行改革、对外开放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对待外国经验上,应正确处理独立自主与学习外国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外国经验可以向本国的独立自主的实践发生转化,第一,学习外国有助于打开眼界,看到差距,从而激励独立自主的意志和决心,第二,学习外国有助于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步伐。要正确地认识一切外来的东西、真正地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所短,这对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四、论述题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答: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