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分型、治疗及康复-

上传人:索马****尊 文档编号:145726023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8.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盆骨折分型、治疗及康复-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骨盆骨折分型、治疗及康复-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骨盆骨折分型、治疗及康复-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骨盆骨折分型、治疗及康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盆骨折分型、治疗及康复-(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骨盆骨折,西安 五二一医院 孙义 2018.5.22,病因,稳定性骨折:低能创伤所造成的骨盆骨折 多发生于老年人跌倒及低速车祸,或未成年人及运动员 不稳定骨折:多由高能外伤所致。据统计,骨盆骨折中50%60%由汽车车祸造成,10%20%是由于行人被撞,10%20%为摩托车外伤,8%10%为高处坠落伤,3%6%为严重挤压伤。,临床表现,血压下降或休克 局部肿胀、压痛、畸形、骨盆反常活动、会阴部瘀斑。肢体不对称。 骨盆分离试验和骨盆挤压试验阳性。禁用于检查严重骨折患者 臀肌、腘绳肌和小腿腓肠肌群的肌力减弱,小腿后方及足外侧部分感觉丧失 可合并腹膜后血肿和腹内器官损伤; 若膀胱和尿道损伤可出现尿血;

2、腹内器官损伤可出现急腹症症状和休克症状。直肠损伤少见。,骨盆的解剖 (1)骨盆组成及分部 Division and Composition of Pelvis 左右髋骨骶骨、尾骨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大骨盆,界线,小骨盆,(2)骨盆稳定性结构 Stability Structures of Pelvis,构成: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和韧带 前方:耻骨联合骨盆的支撑结构 后方:骶髂关节骨盆的主要稳定性结构,1)前方耻骨联合 pubic symphysis 纤维软骨 耻骨联合腔 耻骨弓状韧带,(2)骨盆稳定性结构 Stability Structures of Pelvis,(2)骨盆稳定性结构 Stab

3、ility Structures of Pelvis 2)后方 a.骶髂关节 骶髂骨间韧带 骶髂前韧带 骶髂后韧带 b.连接韧带 骶结节韧带 骶棘韧带 髂腰韧带 腰骶外侧韧带,(3)骨盆的薄弱部位,耻骨联合髋臼骶髂关节周围髂骨翼,骨盆的生物力学特征,骨盆环的两个承重主弓: 骶坐弓(髂坐线),坐位时,重力线经过骶髂关节传至两侧坐骨结节; 骶股弓:直立时,重力线经过两侧骶髂关节传至两侧髋关节。 两个副弓:上部由两侧耻骨体及耻骨上支连接至骶股弓;下部由两侧耻骨下支及坐骨连接骶坐弓。,盆骨骨折的分型,C1.C2.C3,text2,B1.B2.B3,C型,A1.A2.A3,B型,A型,Tile分型,Ti

4、le分型,A型 稳定的骨盆环损伤,骨折轻度移位。 。,A1 骨盆边缘骨折, 不累及骨盆环, 撕脱伤,A2 骨盆环有骨折 或有轻度移位,A3 不累及骨盆环, 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A1 骨盆边缘骨折, 不累及骨盆环, 撕脱伤,A2 骨盆环有骨折 或有轻度移位,A3 不累及骨盆环, 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A1 骨盆边缘骨折, 不累及骨盆环, 撕脱伤,A2 骨盆环有骨折 或有轻度移位,A3 不累及骨盆环, 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A1 骨盆边缘骨折, 不累及骨盆环, 撕脱伤,A2 骨盆环有骨折 或有轻度移位,A1 骨盆边缘骨折, 不累及骨盆环, 撕脱伤,A2 骨盆环有骨折 或有轻度移位,A1 骨

5、盆边缘骨折, 不累及骨盆环, 撕脱伤,A3 不累及骨盆环, 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A2 骨盆环有骨折 或有轻度移位,A1 骨盆边缘骨折, 不累及骨盆环, 撕脱伤,A3 不累及骨盆环, 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A2 骨盆环有骨折 或有轻度移位,A1 骨盆边缘骨折, 不累及骨盆环, 撕脱伤,A2 骨盆环有骨折 或有轻度移位,A1 骨盆边缘骨折, 不累及骨盆环, 撕脱伤,A3 不累及骨盆环, 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A2 骨盆环有骨折 或有轻度移位,A1 骨盆边缘骨折, 不累及骨盆环, 撕脱伤,A3 不累及骨盆环, 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A2 骨盆环有骨折 或有轻度移位,A1 骨盆边缘骨折, 不

6、累及骨盆环, 撕脱伤,Tile分型,B型旋转不稳、垂直稳定的骨盆环损伤,损伤的骨盆后侧张力带和骨盆底仍保持完整无损伤,髋骨可发生旋转不稳定。,B3 双侧B型损伤。,B2: 骨盆侧方挤压损伤 或髋骨内旋损伤, 内旋不稳定, 侧方挤压伤; 关书样损伤。,B1 外旋损伤,翻书样损伤。,B1 外旋损伤,翻书样损伤。,B2: 骨盆侧方挤压损伤 或髋骨内旋损伤, 内旋不稳定, 侧方挤压伤; 关书样损伤。,B1 外旋损伤,翻书样损伤。,B3 双侧B型损伤。,B2: 骨盆侧方挤压损伤 或髋骨内旋损伤, 内旋不稳定, 侧方挤压伤; 关书样损伤。,B1 外旋损伤,翻书样损伤。,B3 双侧B型损伤。,B2 骨盆侧方

7、挤压损伤 或髋骨内旋损伤, 内旋不稳定, 侧方挤压伤; 关书样损伤。,B1 外旋损伤,翻书样损伤。,Tile分型,C型旋转和垂直不稳定的骨盆环损伤。后侧骶髂部稳定结构完全损伤,骶棘和骶结节韧带完全撕裂,前侧产生耻骨联合分离,或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或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骨盆产生旋转和垂直方向不稳定,一侧骨盆可向上移位。,C3 双侧伤 临床上骨盆环破裂 合并髋臼骨折称为C3型骨折 双侧B型损伤。,C2 骨盆双侧不稳定 多为侧方挤压性损伤 受力侧髂骨后部骨折及耻骨支骨折 骶髂关节脱位 一侧旋转不稳 一侧旋转和垂直不稳。,C1 单侧伤。,C型,C1 C2 C3,骨盆骨折的诊断,X线,入口位,入口位,出口

8、位,前后位,骨盆骨折的诊断,CT 1显示骶骨、骶髂关节等后环结构 2显示髋臼结构 3可以判断骨盆的旋转畸形 4显示腹膜后及腹腔内出血的情况,骨盆正位片,骨盆入口位: 由此位可观察 1.骶髂关节上端双侧关节间隙的对比情况 2.由髂骨后方向内、向背侧旋转变化的程度; 3.髂骨侧有无骨折,骶髂关节间隙有无碎骨片; 4.耻骨支粉碎骨折向骨盆内移位的程度。,骨盆出口位: 1.骶骨、耻骨上下支、髂骨是否骨折,骨盆前部结构的裂缝骨折。 2.可清楚看到骶前后孔, 通过骶孔的骨折或靠近骶孔的骨折也能清楚地看到。 3.可显示L5横突及骶骨边缘撕脱骨折。 显 4.与其他投照体位相比, 可以更好地显示骨盆后部的向上移

9、位以及骨盆前部的向上或向下移位。,根据骨折分类选择治疗方式,AO分类中的 A型骨盆骨折属于稳定性骨折,一般予以保守治疗,卧床休息46周,早期下地行走锻炼; B型骨折为前环损伤,仅须行前方固定; C型骨折为后环或前后联合损伤,需要行骨盆环前后联合固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指征,(1) 外固定不能达到理想复位,残留较大移位。 (2) 垂直不稳定的骨盆骨折。 (3) 多发创伤或合并髋臼骨折。 (4) 污染程度较轻的开放性骨盆后环骨折。 (5) 耻骨联合分离大于2.5CM或耻骨支移位大于2CM,或其他旋转不稳定伴有明显下肢不等长大于1.5CM或伴有不能接受的骨盆旋转。 (6)闭合复位失败的合并单纯后侧韧带

10、损伤的骶髂关节脱位。 (7)保守治疗及外固定后,血流动力学仍旧不稳定的骨盆骨折。,手术方式,1.前方固定用于固定前环不稳定,常用于耻骨联合分离及耻骨支骨折, 主要固定方式为外固定架、耻骨重建钢板、空心拉力螺钉。 2.后方固定用于固定后环不稳定,常用于骶髂关节分离、骶骨骨折等。 主要固定方式为:C形钳(C-clamp),骶前钢板固定;骶后骶骨螺栓、骶骨钢板、骶骨拉力螺钉固定,固定方式,1)骨外固定架固定 在骨盆损伤早期处理,可减少失血 适用于骨盆环双处骨折,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时固定,或与其他固定方式 联合应用固定严重不稳定骨盆骨折 髂前上棘外固定 髂前下棘外固定,固定方式,2)C形钳(C-cla

11、mp)后方固定。直接对骶髂关节加压,用于后方不稳定骨折的临时固定,固定方式,3)耻骨重建钢板用于耻骨联合分离及耻骨支骨折。,固定方式,4)骶前钢板固定适应证为骶髂关节脱位及髂骨翼骨折,固定方式,5)骶骨后方固定适应证为骶骨压缩骨折、骶髂关节脱位、骶骨骨折脱位等,固定方式,6)经皮骶骨螺钉固定 骶骨骨折或骶髂关节脱位,手术入路,耻骨联合入路 -暴露耻骨联合分离,手术入路,髂腹股沟入路-暴露髂骨翼下方、骶髂关节前方、整个前柱、耻骨联合,手术入路,骶髂关节前入路-髂骨翼骨折 此手术入路常与髂腹股沟入路联合应用,以治疗并发骶髂关节脱位的骨盆前环骨折。 主要是 Smith-Perterson切口的上半部

12、分。,手术入路,骶髂关节后侧入路,骨盆骨折术后功能康复计划,一、早期 麻醉消退后,开始练习 1、踝泵练习:最大限度地勾脚尖和蹦脚尖5分钟/小,500次/日。 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 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大腿肌肉绷紧及放松保持10秒,10个/组,大于500次/日。 3、腘绳肌等长收缩练习:大腿及足跟用力向下压所垫枕头,使大腿后腿侧肌肉紧绷保持10秒,10个/组大于500次/日。 4、床边股四头肌肌力练习:小腿移除床面屈膝,身体平躺床面,屈伸膝关节保持10秒,10个/组1020组/日 5、同时强化上肢肌力,骨折术后功能康复计划,二、中期 伤后大约34周,患者损伤局部疼痛减轻可以开始以下练。 (1)开始轻柔的髋关节活动练习 1、仰卧位屈髋 2、仰卧位髋后伸 3、侧卧位髋内收 4、健侧卧位 5、仰卧位髋外展 6、坐位髋内旋 (2)直抬腿练习 (3)后抬腿练习 (4)骨折愈合程度至牢固可侧卧时,开始侧抬腿练习。,骨盆骨折术后功能康复计划,三、恢复期 大约68周,经专业医生复查许可后,开始负重练习 (1)开始前后、侧向跨步练习 (2)恢复髋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练习 注意: 骨盆骨折术后患者可以根据医师评定结果, 如果骨折内固定稳定可以提早进入行走期 训练。,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