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复习第42讲细胞质遗传名师精选教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725807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复习第42讲细胞质遗传名师精选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生物复习第42讲细胞质遗传名师精选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生物复习第42讲细胞质遗传名师精选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生物复习第42讲细胞质遗传名师精选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复习第42讲细胞质遗传名师精选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复习第42讲细胞质遗传名师精选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六部分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新进展第 42 讲细胞质遗传一、考点内容全解(一)本讲考点是什么1. 细胞质遗传( 1)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叶绿体、线粒体、质粒等细胞质结构中的DNA。( 2)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是:母系遗传;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3)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共同控制生物的性状。2. 核质互作杂交育种三系配套一区:培育不育系 S( rr )和保持系 N( rr )S( rr )N( rr )S( rr )N ( rr )二区:培育杂交种S( Rr)和恢复系N( RR)S( rr )N(RR)S( Rr)N ( RR)(二)考点例析

2、例 1 右图是黄花柳叶菜和刚毛柳叶菜杂交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A与 a 是一对基因,它属于细胞核基因;L 与 H 属于基因。(2) 若用正交 F1 与乙(父本) 连续回交 20 代,第 20 代的各种性状仍与甲表现一致。此现象说明: 解析 这是一道识图题,解决这类题目,首先要仔细读图,把握图中各部分的结构、功能及特点,找出图中解决问题的隐含条件,寻找突破口。该题中,甲乙分别表示细胞,其中圆圈表示细胞核,所以 AA和 aa 是细胞核中的基因,遵循细胞核遗传,圆圈以外表示细胞质,L 和 H 表示细胞质中的基因,遵循细胞质遗传。其次,要了解图中各符号的意义,图中的表示母本,表示父本,从图中可以看

3、出,对于细胞质中的基因,正交F1和反交 P,的性状分别与母本相同,说明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而对于细胞核中的基因,正交F,和反交Fl 的性状相同,都表现为显性性状。 答案 (1)等位基因; 细胞质 (2) 细胞质基因也有自我复制的能力,复制后通过卵细胞独立地传给后代 同类变式 用紫茉莉花斑叶的花粉传予紫茉莉花斑叶的雌蕊,所结种子长成的植株的性状是A叶呈绿色B叶呈白色C花斑叶D以上三种性状同时存在 解析 解答此类问题需从如下两方面人手分析:紫茉莉的叶色遗传是由叶绿体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属于细胞质遗传。花斑紫茉莉雌蕊在产生雌配子时,细胞质的分开是不均等、随机的, 因此可产生三种类型的雌配子, 即含正

4、常叶绿体的雌配子, 含不正常叶绿体的雌配子, 含两种叶绿体的雌配子。 当与精子发生受精作用时, 依细胞质母系遗传的特点, 可形成- 1 -名校名 推荐三种类型的受精卵,三种类型的受精卵可形成具有三种类型枝条的植株。 答案 D 解题警示 由紫茉莉的叶色遗传特点可以推知,某些特殊情况下,细胞质遗传也可能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例 2 某种子站由于不慎把玉米的保持系和恢复系种到了一块地里,则在恢复系上可获得种子基因型是A. N(rr)和 N(Rr)B. N(Rr)和 S(Rr)C. S(rr)和 S(Rr)D. N(RR)和 N(Rr)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需从如下几步进行分析:明确保持系和恢复系的基因型

5、分别是N(rr)和 N(RR) 。保持系和恢复系种植在一起,既可以白花传粉,又可以异花传粉。恢复系 N(RR) 进行白花传粉子代基因型仍是N(RR),恢复系进行异花传粉,即接受保持系的花粉,子代基因型为N(Rr) 。 答案 D 解题警示 解答此类题目很容易出现的思维障碍是只注意一个方面的授粉,忽略另一个方面的授粉 同类变式 用雄性不育系培育玉米杂交种子时,有这样一种途径:在4 个品系 A、B、 C、D 中,每年用A S ( rr )与 B N(rr)杂交,同时也用C S(rr)与 D N(RR) 杂交,分别得到杂交种 AB 与 CD。第二年把第一年所得的两个杂交种再相互杂交,ABCD得到 AB

6、CD杂交种自交,子代中可育的占总数的A.1/2B.1/4C.3/8D.1/8 解析 本题是例2的拓展,渗透了细胞核遗传分离定律的应用,思路如下:A S( rr ) B N(rr)C S(rr) D N(RR)AB S(rr )CD S(Rr)ABCD 1/2 S ( rr ) 1/2 S(Rr)1/2 S ( rr ) 1/2 1/4 S(RR) 1/2S(Rr) 1/4 S(rr)可育占 1/2 1/4 S(RR) 1/2 1/2S(Rr) 即 3/8 答案 C二、能力提升技巧通过研究性学习,用推理的方法深刻理解核质互作杂交育种三系配套的原理:杂种优势杂交种子杂交育种去雄难雄性不育系解决不育

7、系的繁殖保持系解决杂交种子的育性恢复系 例 3 “二系法”杂交育种省去了A. 不育系 S( rr )B.保持系 N( rr )C.恢复系 N( RR)D.保持系或恢复系 解析 主要考查对核质互作杂交育种三系配套的原理的深层理解。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的关键是培育温敏型雄性不育系,即水稻在长日照、 高于临界温度 (23 ) 时表现为雄性不育;而在短日照、 低温时,表现为雄性可育。这种特性使它本身可以自交繁种,从而省略了三系法中的保持系。 答案 B 延伸技巧 注意核质互作杂交育种- - 三系配套的原理的拓展。如“二系法”、“一系法”- 2 -名校名 推荐及“不育杂交作物品种甜菜”的培育等。三、基础能力

8、测试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细胞质基因存在于细胞器中的染色体上B. 紫茉莉花斑枝条上花的雌蕊接受同枝条上花的花粉,F1 不可能出现纯白色的枝条C. 在细胞质遗传中,F1 可能会出现性状分离D.细胞质遗传也是由基因控制的,同样遵循遗传的三大定律2紫罗兰的胚表皮呈深蓝色或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若胚表皮深蓝色胚表皮深黄色 Fl 胚表皮深蓝色,由此可知紫罗兰胚表皮颜色的遗传属于()A显性遗传B隐性遗传C细胞质遗传D无法确定何种遗传方式3控制细胞质遗传物质的载体是()A染色体B线粒体C细胞质DNAD 线粒体和叶绿体4已知细胞核和细胞质,都有决定雄性是否可育的基因,其中核中不育基因为r ,可育基因为

9、 R,R对 r 显性。细胞质的不育基因为S,可育基因为N,上述四种基因的关系,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杂交种基因型中的正确组成顺序依次是()ABCD5叶绿体是半自主的细胞器,若用胡萝卜根细胞,培养成植株的叶片的颜色是()A白色B绿色C无色D花斑色6小鼠的海拉细胞有氯霉素抗性,通过显微操作,把无氯霉素抗性的小鼠体细胞的核取出,注入去核的小鼠海拉细胞中,然后将这一杂交细胞培养在含有氯霉素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杂交细胞持续分裂。这一核移植实验说明海拉细胞的氯霉素抗性遗传属于()A细胞质遗传B细胞核遗传C显性遗传D无法确定何种遗传方式四、潜能挑战测试7. 右图所示为啤酒酵母菌的繁殖情况。啤酒酵母

10、菌既可进行无性生殖 ( 出芽生殖 ) 也可进行有性生殖。在有氧条件下,取菌样涂布在离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可形成大菌落和小菌落两种菌落类型,小菌落直径为大菌落的 1/3-1/2 。(1) 图中啤酒酵母进行有性生殖的有(用字母表示 )(2) 与菌落大小有关的基因分布于,判断依据是(3)B 过程中产生小菌落的原因是8( 2004 年黄冈中学高考模拟题)材料1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依赖于核DNA( nDNA)和线粒体DNA( mtDNA)的共同表达,其中后者指导合成约10的线粒体蛋白质,均为呼吸链正常功能所必需。材料2线粒体是细胞内的氧自由基主要来源,过量的自由基可广泛攻击体内生物大分子, mtDNA较易

11、受自由基攻击,氧化损伤而引起突变,其突变率是核DNA的 10 倍。材料 3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是mtDNA1177位点的 G-A 突变造成的, 患者常伴有继发性- 3 -名校名 推荐色觉障碍,多为全色盲,次为红绿色盲和色弱。回答:( 1)“线粒体是一种半自主性细胞器” ,为什么?( 2)若线粒体起源于原始的耗氧细菌,推测下列细胞选项中,有氧呼吸在细胞膜表面进行的是A大肠杆菌B 噬菌体C 人红细胞D 硝化细菌( 3)图甲、乙、丙分别为三个色盲家系谱,其中属 Leber 遗传性视神经病系谱的是;若甲图中“* ”号个体(甲图中右下角)与一正常男性婚配,孩子患病的概率是( 5)给衰老提出一种可能

12、的解释。五、标答与点拨1 C(点拔:细胞核遗传遵循遗传的三大定律)2 B(点拨:无正反交对照实验)3 C(点拔:叶绿体、线粒体、质粒等细胞质结构中的DNA)4 A( 点拔:杂交种S(Rr)含可育基因R)5D(点拨:细胞的全能性 )6 A(点拨:形成的杂交细胞性状并不随核的转移而变。说明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质中)7(1)CD(2)细胞质;二倍体合子减数分裂产生的单倍体后代只有大菌落一种类型(3)细胞质基因突变8( 1)虽然线粒体能自主复制,但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依赖于nDNA和 mtDNA的共同表达(2) D(需氧型细菌)( 3)乙(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表现为母系遗传); 2/3(甲系谱病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4)mtDNA位于氧自由基的包围之中,其突变率比核 DNA高 10 余倍,故随年龄增加体细胞内mtDNA新生突变会逐渐积累,从而使原有的缺陷进一步加重直至出现临床症状。线粒体是机体的“动力工厂”, mtDNA 损伤可导致线粒体功能缺馅,引起细胞能量不足(尤其是在脑、肌肉等高氧的组织内)而造成细胞的衰老与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