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理学绪论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725547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地理学绪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土壤地理学绪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土壤地理学绪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土壤地理学绪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土壤地理学绪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壤地理学绪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地理学绪论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一、土壤的概念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1、土壤的概念: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土壤在植物生长中的特殊作用 1. 营养库的作用 2. 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 3. 雨水涵养作用 4. 生物的支撑作用 5. 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农业生产的基地,二、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重要性,1、土壤的本质属性肥力,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的能力,有机质(包含腐殖质)释放氮,是土壤 肥力的重要标志,水分和空气使土壤中能通气透水,又能蓄 水保温,运动和变化影响肥力,2

2、、土壤的物质组成,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3、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1) 土壤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2) 土壤是一种永续性的可更新资源,三 、土壤的形成,1、土壤形成的过程,裸露岩石,成土母质,原始土壤,成熟土壤,耕作土壤,土壤圈是覆盖于地球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它是地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土壤圈涵义 (1)永恒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2)最活跃与最富生命力的圈层 (3)记忆块的功能 (4)时空限制特征 (5)仅部分为可再生资源 2、土壤圈功能,(1)对生物圈 支撑和调节生物过程,提供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与适宜的物理条件,决定自然植被的分布与演替。 (2)对

3、水圈 降水在陆地的重新分配、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水分平衡、分异、转化及水圈的化学组成。 (3)对岩石圈 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以减少其受各种外营力破坏,与岩石圈进行物质交换与地质循环。,(二)土壤圈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 1、通过土壤圈与其它圈层的物质交换,影响土壤的全球变化 2、通过全球土被在时空上的演变,引起土壤全球变化 3、通过人为活动对土壤圈的强烈作用,对全球土壤变化以至生存环境发生影响 (1)人为砍伐森林,加剧水土流失 (2)对土壤资源利用不当导致土壤退化严重 (3)水稻田、沼泽地及湖泊产生痕量温室气体,(三)土壤圈的研究方向与内容,1、研究方向 (1)土壤圈与生物圈之间养分元素的交换

4、与平衡,土壤圈与水圈之间的水分循环与物质运动,土壤圈与大气圈之间的大量气体及痕量气体的交换与平衡,以及土壤圈与岩石圈之间元素迁移与转化; (2)土壤圈物质和能量循环与地球生命、人类生存条件、自然环境及全球变化之间的关系。,2、研究任务 (1)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低耗土壤资源的节约型开发利用; 综合治理和集约经营耕地; 土壤资源承载能力; 防止土地退化和提高土地质量; 土地动态监测; 土地数字化数据库(SOTER)。,(2)土壤肥力调节与农业持续发展,不同生态条件下土壤肥力演变; 施肥技术与提高肥效; 持续稳定的土壤肥力培育的研究; 农业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战略; 农业持续发展中高效适度技

5、术的管理、对策与合理布局; 不同地区农业持续发展模式。,(3)土壤生态环境的建设。 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壤生态环境演替规律; 土壤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 防止土壤污染。,(4)土壤圈物质循环及全球变化 土壤圈与大气圈大量与痕量气体交换与平衡。 土壤圈与水圈的水循环。 土壤圈与岩石圈元素迁移。 土壤圈与生物圈养分元素交换与平衡。 土壤圈物质组成、性质、类型及时空变化规律。 全球土被演变及土壤退化(土壤侵蚀、沙漠化、肥力退化、盐渍化、酸化、沼泽化)的时空变化,形成机理及预测预控。 人类活动对土壤全球变化及人类环境变化的影响。,(四)土壤圈的地位,土壤圈的地位(position of pedosphere

6、),气圈 Gas-sphere,岩石圈 Rocky-sphere,水圈 Water sphere,生物圈 Biosphere,土壤圈 pedosphere,金属与微量元素物质循环,生物养分 物质循环,水分循环 与平衡,土壤形态,土壤形态是指土壤外部的特征,如土壤剖面构造、土壤颜色、质地、结构、结持性、孔隙状况等,这些特征是可以通过观察者的感觉来认识的。 土壤的形态是土壤形成过程的结果,也是土壤形成过程的外部表现,并且是区别土壤和诸如风化壳等自然体以及鉴别不同土壤类型的一种根据。可见,土壤的形态学对于研究土壤形成过程及土壤分类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野外土壤的研究还是室内土壤理化分析工作的基础。土壤

7、形态学研究是土壤研究工作的起点。,一、土壤剖面与土壤发生层次,(一)土壤剖面 土壤的剖面构造是土壤最典型、最综合的特征之一。从地面向下一直到母质层的垂直断面叫土壤剖面。它是由形态上和性质上各不相同的土层组合而成,并在土体中按一定的上下层次排列,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土壤中这些层次的数量、组合特点和显现程度等综合特征,称为剖面构造或土壤构造。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剖面构造特征。它们是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物质发生移动和转化、淋溶与积聚等作用造成的结果。因此,土壤剖面又称为发生剖面,其中的层次称为发生层。,1.自然土壤发生层的划分和命名,19世纪末,俄国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最早把土壤剖面分为三个发生层,即

8、:腐殖质聚积表层(A)、过渡层(B)和母质层(C)。 后来有研究者又提出许多新的命名建议,土层的划分也越来越细。但基本土层命名仍不脱离道库恰耶夫的ABC传统命名法。 自从1967年国际土壤学会提出把土壤剖面划分为:有机层(O-organic)、腐殖质层(A)、淋溶层(E-eluvia)、淀积层(B)、母质层(C)和母岩(R)等六个主要发生层。经过一个时期应用,我国近年来在土壤调查和研究中也趋向于采用O、A、E、B、C、R土层命名法。主要发生层的含义阐述于下。,O层:指以分解的或未分解的有机质为主的土层。它可以位于矿质土壤的表面,也可被埋藏于一定深度。 A层:形成于表层或位于O层之下的矿质发生层

9、。土层中混有有机物质,或具有因耕作、放牧或类似的扰动作用而形成的土壤性质。它不具有B、E层的特征。 E层:硅酸盐粘粒、铁、铝等单独或一起淋失,石英或其他抗风化矿物的砂粒或粉粒相对富集的矿质发生层。E层一般接近表层,位于O层或A层之下,B层之上。有时字母E不考虑它在剖面中的位置,而表示剖面中符合上述条件的任一发生层。,B层:在上述各层的下面,并具有下列性质: 硅酸盐粘粒、铁、铝、腐殖质、碳酸盐、石膏或硅的淀积; 碳酸盐的淋失;残余二、三氧化物的富集;有大量二、三氧化物胶膜,使土壤亮度较上、下土层为低,彩度较高,色调发红;具粒状、块状或棱柱状结构。 C层:母质层。多数是矿质层,但有机的湖积层也划为

10、C层。 R层:即坚硬基岩,如花岗岩、玄武岩、石英岩或硬结的石灰岩,砂岩等都属坚硬基岩。 凡兼有两种主要发生层特性的土层,称过渡层。如AE、BE、EB、BC、CB、AB、BA、AC、CA等,第一个字母标志占优势的主要土层。若来自两种土层的物质互相混杂,且可明显区分出来,则以斜竖“/”表示,如E/B、B/C。,土壤地理学 : 是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之间的边缘 科学,即研究土壤与地理环境之间相 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对象: 土壤与环境。它研究土壤发生、发展、分 异和分布规律,在充分掌握土壤个体的性 质的基础上,为调控、改造和利用土壤资 源提供科学依据。,课程特点: 实践性、综合性和生产性很强 课程任务

11、: 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壤资源,保护土壤的 生态平衡,恢复和重建良好的土壤生态系统。 课程内容: 土壤发生和分类研究: 土壤分类:根据土壤发生所表现的特性和特征,对自 然界存在的复杂多样土壤类型所作的科学 区分。具体上: 发生条件 发生原因 个体性质 空间分布 科学区分 合理开发利用,土壤调查、制图和资源的数量与质量评价 的研究 土壤资源:在一定科学技术条件下和一定时 间内可以被人类利用的土壤。 土地资源:在一定科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和一 定时间内可以被人类利用的土地。 土壤资源的评价包括土壤对农、 林、牧业适应的综合评价,以 及荒地及宜农荒地的评价。,土被结构的研究 土被结构或土壤组合:指一定区

12、域内土壤的类 型(地带性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类型)及其 面积构成比例、分布特点和 优势土壤类型等。 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量的研究 土壤是土地的核心要素。土地的生产潜力是人口 承载量研究的基础。包括光温潜力、光温水潜力 和光温水土潜力。 土壤生态系统及土壤保护研究 土壤地理分区或区划的研究,研究方法 土壤野外调查:成土条件调查、土壤剖面观察描述、 农情访问 土壤发生分类、分布规律研究 绘制 土壤类型草图 土壤定位观察或定点试验研究。 室内研究:土壤标本的整理、土样的分析化验 土壤 分类系统的订正 土壤系列图件的编绘 文字资料的 整理和撰写调查报告 新技术新方法:遥感技术(航片、卫片)和计算机技

13、术应用。 例如3S技术在土壤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1.有关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土壤是由土和肥等物质组成的B.土壤的本质属性是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C.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人类活动起着主导作用D.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生物起着主导作用2.土壤是陆地表面的疏松表层,它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的,其中构成土壤骨骼或框架的是( )A.有机质B.矿物质C.水分D.空气3.成土过程开始的标志是( )A.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成土母质B.一些微生物和低等生物在母质上开始着生C.草本、木本植物的着生D.人类活动的参与,D,B,B,4.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降水B.气

14、候C.生物D.地形5.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主要标志是( )A.有机质含量的多少B.土层的疏松程度C.土壤颗粒的大小D.水分的多少6.下列各项中属于耕作土壤的是( )A.红壤B.黑钙土C.水稻土D.棕壤,C,C,A,7.有关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是分布于地球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B.所谓土壤肥力,就是指能够调节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C.矿物质经风化分解能够把原来固结在矿物中的养分元素释放出来,供植物吸收,因此矿物质与土壤肥力有密切关系D.肥沃的土壤,上层多为粉砂壤质地,比较疏松,孔隙度小,便于通气、透水8.有关土壤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疏松的成土母质,风化作用是主导作用B.土壤中每种成分都有独特的作用,它们之间又有密切的关系C.气候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D.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生物对母质起着改造作用,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