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多选题50题(最新编写-修订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5725526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心理学多选题50题(最新编写-修订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心理学多选题50题(最新编写-修订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心理学多选题50题(最新编写-修订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教育心理学练习二(多选题) 1,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般原则是 1234 。A. 客观性原则 B. 发展性原则 C. 实践性原则 D. 系统性原则 2,构成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是 34 。A.学习归因 B.学习兴趣 C.学习期待 D.学习需要3,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的方法有 1234 。A.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B.运用各种方法唤醒学生的求知欲C.满足学生的缺乏需要 D.采取有趣的教学方式呈现知识4,对遗忘的原因的解释,主要为 1234 。A.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学 D.动机说 5,.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134 。A.技能是先天素质的后天因素的融合体 B.技能是一种长期形成的习惯方式

2、C.技能是符合法则的活动方式 D.技能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间环节6,影响迁移的因素有 123 。A.学习对象的相似性 B.原有认知结构 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D.学习者的智力水平7,以下各项中属于迁移现象的是 234 。A.一目十行 B.举一反三 C.触类旁通 D.闻一知十 8,问题解决的特征为 123 。A.认知性 B操作性 C目标指向性 D问题空间性9,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主要方法有 123 。A.比较法 B.投射法 C.反省法 D.访谈法10,促进心理健康的原则主要有 1234 。A.生理与心理的统一 B.个体与群体的统一 C.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D.防治与发展的并重1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

3、内容体系主要包括 12345 。A. 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B. 高校教学心理研究C. 高校德育心理研究D. 高校德育心理研究 E. 高校教师心理研究12.构成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是 34 。A.学习归因 B.学习诱因 C.学习期待 D.学习需要13.教师在对学生实施奖励时,应该 34 。A.依据分数的高低进行奖励 B.注意创造一种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C.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进行奖励 D.帮助学生作努力定向的归因14.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包括 234 。A.分析探题 B.相应知识的重现 C.探题类化 D.解题与验证15.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134 。A.技能是先天素质的后天因素的融合体 B.技能是一种长期形

4、成的习惯方式C.技能是符合法则的活动方式 D.技能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间环节16.影响迁移的因素有 123 。A.学习对象的相似性 B.原有认知结构 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D.学习者的智力水平17.专家具有哪些特征 12345 。A. 专家比新手更能有效地组织信息B专家记忆容量较大,因而提取信息的速度更快 C专家善于应用直接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D专家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问题的表征,且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问题 E专家有更强的认知与自我监控能力 18.提出假设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两个条件 14 。A. 创造力 B求知欲望 C个体思维的灵活性 D已有知识经验 E好奇心 19. 自我意识的理解主要有 1234

5、 。A.提高认识水平 B.丰富感情世界 C.发展意志能力D.促进道德形成 E.激发创造潜能20. 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调适,主要应做到 2345 。A.保证良好的体魄 B.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C.及时排解不良情绪 D.科学地进行择业心理调适 E.做好择业的心理准备21.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般原则是 12345 。A. 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 C.实践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E. 教育性原则22. 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一般喜欢 14 的工作。A.极其容易 B.有一定风险 C.成功概率为50 D.极其难23.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123 。A.符号学习

6、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同化学习24. 对遗忘的原因的解释,主要有 1234 。A.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学 D.动机说 E.顺应说25. 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包括 1234 。A.分析课题 B.相应知识的重现 C.课题类化 D.解题与验证26. 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134 。A.技能是先天素质的后天因素的融合体 B.技能是一种长期形成的习惯方式C.技能是符合法则的活动方式 D.技能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间环节27. 以下各项中属于迁移现象的是 234 。A.过目不忘 B.举一反三 C.会骑自行车再学三轮车往往较困难 D. 触类旁通 28. 华来士的问题解决模型包括 1245 。A.

7、 准备期 B. 孕育期 C.思维期 D. 明朗期 E.验证期 F. 解决期29. 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主要方法有 123 。A.比较法 B.投射法 C.反省法 D.访谈法30. 大学生自我体验发展的特点是 234 。A.片面性 B.丰富性 C.敏感性 D.强烈性 E.自觉性31.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般原则是 12345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 C.实践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E.教育性原则32.问题的三个基本成分是 134 。A.起始状态 B.中间状态 C.目标状态 D.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E.答案 33.学习策略的教学方法有 12345 。A.指导教学法B.程序化训练法C.定形训练法

8、 D.交互式教学法 E.合作学习法34.以下各项中属于迁移现象的是 234 。A.一目十行 B.举一反三 C.触类旁通 D.闻一知十 E.过目不忘35.提出假设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两个条件 14 。A.创造力 B.求知欲望 C.个体思维的灵活性 D.已有知识经验 E.好奇心 36.发现问题取决于以下因素 2345 。A. 智力 B.认知过程 C.主体活动积极性 D.主体的求知欲望 E.主体的知识经验37.自我意识的理解主要有 1234 。A.提高认识水平B.丰富感情世界C.发展意志能力D.促进道德形成 E.激发创造潜能38.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调适,主要应做到 2345 。A.保证良好的体魄 B

9、.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C.及时排解不良情绪 D.科学地进行择业心理调适 E.做好择业的心理准备39.大学生自我体验发展的特点是 234 。A.片面性 B.丰富性 C.敏感性 D.强烈性 E.自学性40.促进心理健康的原则主要有 1234 。A.生理与心理的统一 B.个体与群体的统一 C.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D.防治与发展的并重 E.校内与校外的并重41.构成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是 34 。A.学习归因B.学习诱因 C.学习期待 D.学习需要42.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的方法有 1234 。A.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B.运用各种方法唤醒学生的求知欲C.满足学生的缺乏需要 D.采取有趣的教学方式呈现知

10、识43.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123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同化学习44.对遗忘的原因的解释,主要为 1234 。A.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E.先天说45.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134 。A.技能是先天素质的后天因素的融合体 B.技能是一种长期形成的习惯方式C.技能是符合法则的活动方式 D.技能的形成发展离不开与之相应的知识与能力46.以下各项中属于迁移现象的是 234 。A.一目十行 B.举一反三 C.触类旁通 D.闻一知十 E.过目不忘47.关于学习策略,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1234 。A.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和学习

11、方法的 B.学习策略是学习结果 C.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而积极主动使用的 D.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必需的48.专家具有的特征是 12345 。A.专家比新手更能有效地组织信息 B.专家记忆容量较大,因而提取信息的速度更快 C.专家善于应用直接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D.专家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问题的表征,且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问题 E.专家有更强的认知与自我监控能力49.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调适,主要应做到 2345 。A.保证良好的体魄 B.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C.及时排解不良情绪 D.科学地进行择业心理调适 E.做好择业的心理准备50.大学生人际交际中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 123

12、。A.认知障碍 B.情绪障碍 C.人格障碍 D.学习障碍 答案:1. ABCD 2 .CD 3. ABCD 4 .ABCD 5 .ACD 6 .ABC 7.BCD 8. ABC 9.AC 10. ABCD11.ABCDE 12.CD 13.CD 14.BCD 15.ACD16. ABC 17. ABCDE 18. AD 19.ABCD 20.BCDE21. ABCDE 22. AD 23. ABC 24. ABCD 25. ABCD 26. ACD 27. BCD 28.ABDE 29. ABC 30.BCD31.ABCDE 32.ACD 33.ABCDE 34.BCD 35.AD36.BCDE 37.ABCD 38.BCDE 39.BCD 40.ABCD41.CD 42.ABCD 43.ABC 44.ABCD 45.ACD 46.BCD47.ABCD 48.ABCDE 49.BCDE 50.A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