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上传人:索马****尊 文档编号:145724983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编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编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走进生命世界第一章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1. 生物的基本特征a.生物都需要摄入营养物质,进行呼吸与排泄;b.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繁殖与遗传变异现象;c.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d.除病毒外,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物学: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3.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实验、调查、测量等,其中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最基本方法。4.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注意:科学探究实验有三个原则:对照、平行重复、单一变量。a.得有一个对照组,对照

2、组的作用是对照。通常实验组进行实验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b.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只能有一个变量,除了要研究的变量以外其余条件都应相同,并控制在适宜状态。c.实验中经常要测量几次(至少3次),结果要取平均值,目的是提高数据的可靠性。5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 可以使物像更清晰。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

3、光线的强弱。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6. 显微镜使用时的步骤:取镜、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镜臂 左手托镜座 对光 :目镜、物镜、通光孔、光圈、反光镜在一条直线上。白亮圆形的视野。(用低倍镜对光,选择合适的光圈并调节反光镜来调节光线) 观察: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 口诀: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调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十归箱。7、注意事项 a镜头的选用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如:目镜5X物镜50X显微镜放大倍数为550=250倍 b对光 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

4、镜;光线暗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聚光作用).c.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调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找到细胞,再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在低倍镜换高倍镜时,转动转换器后,只调细准焦螺旋即可看到物像。 低倍镜换到高倍镜后:视野范围变小,变暗,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增大. d找标本 移动原则:标本的移动方向和我们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物镜方向是上、下颠倒、左、右翻转的,如视野中偏左上方的细胞,要移到中央来,需要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易考易错考点:当活动目镜和装片时,视野中的污点始终不动,则污点可能在物镜上。8.用显微镜观察永久装片(血涂片、有丝分裂装片

5、、叶片结构的切片) 玻片标本三种:装片、切片、涂片。装片:用生物体整体,或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材料制成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涂片:将液态的生物实验材料涂在玻片上制成的玻片标本第二单元 我们生活的生物圈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1.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 和 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主要有阳光、空气、土壤、水、温度等。如极地狐与大耳狐的形态不同,主要受温度影响;短日照可以促进菊花提早开花。生物因素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2a.生物之间复杂的关系(生物因素的影响)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

6、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关系。大豆与根瘤菌是共生关系。菟丝子与大豆是寄生关系。)b.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牛产粪便污染环境,影响牧草生长;蜣螂清除粪便,改良土壤;不同植被对空气的湿度影响不同;树木可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蚯蚓疏松土壤通气和增加土壤肥力,总之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适者生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如形态上适应的有拟态、保护色等;结构上适应的有鸟有鸟翅、鱼有鳍等;生理、行为上适应的有:鸟类迁徙、夏眠等。第三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1生态系统的组成 1)概念:在一定地

7、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2)组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等。生态系统的成分缺一不可。2生态系统的类型:湿地、森林与海洋被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之肾”。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之肺”。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的。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能够生存的环境的总称。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的上层。生物圈

8、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第三单元 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1.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步骤:暗处理(目的是: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遮光处理(目的:对照,使该处不进行光合作用,注意叶片遮光处要上下两面遮光,一般认为遮光处为对照组)放光照处3-4小时去黑纸片酒精脱色【酒精要隔水加热,目的是溶解叶绿素(使现象更明显)】漂洗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遮光处不变蓝色,未遮光处变蓝色)绿色植物含叶绿体的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叶是其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表达式:条件(光)、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场所(叶绿体)、产物【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和氧气】实质

9、:光能化学能(能量转变);无机物有机物(物质转变)即: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意义:植物自身需要;人与动物最终的食物来源和氧气来源应用:“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温室里增施“气肥”(二氧化碳)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使蔬菜早熟丰产。3.叶的结构和功能表面:(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细胞: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外壁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保卫细胞:半月形,中间的成对存在,含叶绿体,中间的孔隙叫气孔,叶肉: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含叶绿体较多. 海棉组织:接近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里面含叶绿体较少.叶脉:支撑作用:含网状脉和平行脉 具有输导作用:导管运

10、输水和无相盐 筛管输送有机物注:气孔不仅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而且是散失体内水分的“门户”4. 根:生长在土壤中,起固定植株,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以及贮存养料的作用。根冠细胞排列不整齐,在根尖最前端,起保护作用。分生区细胞体积小呈正方形,细胞絯大,具分裂能力。伸长区细胞壁薄,内有较小的液泡,细胞能伸长,是生长最快的区。成熟区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细胞内有大的液泡,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1)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在根尖(根的最尖端到生长根毛的区域)的成熟区。根尖的结构由顶端向上依次是根冠(保护)、分生区(分裂)、伸长区(长长)和成熟区(大量的根毛增加了吸收面积)(

11、2)根的长度不断增加的原因: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伸长区的细胞不断成长,体积增大. 5绿色植物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无机盐作用缺少表现氮长叶叶色发黄,生长迟缓磷长果植株呈现紫红色斑点钾长茎叶子边缘像火烧一样,干枯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1)周围水溶液浓度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6.应用:一次性施肥过多造成的烧苗现象(植物失水)、土壤干旱导致的植物萎蔫现象(植物失水)、带土移栽植物(保护根尖及根毛)第五章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1)六类营养物质:糖类(最主要供能物质)、脂肪(备用能量)、蛋白质(细胞重

12、要组成成分)、水(细胞的主要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无机盐和维生素。(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营养素)2)人体内三大主要供能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也是大分子有机物,需要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物质,不需要消化,直接吸收。)3)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缺乏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鸡蛋、猪肝)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注意与脚癣的区别,脚癣是一种真菌引起的传染病,也称脚湿气)、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谷类、猪肝)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蔬菜、水果)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VD

13、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和骨质发育。(鱼肝油、猪肝)4)缺铁引起贫血(猪肝)。 缺钙得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缺碘得大脖子病(地方性甲状腺肿)(海产品、豆制品等)2.鉴定食物成分的方法淀粉遇碘酒变蓝色。蛋白质高温会凝固,蛋白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有臭味。脂肪能在纸片上留下“油斑”。3营养合理的食谱的构成1)应摄入最多的食物是淀粉类物质,青少年应该多补充蛋白质。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主副食合理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荤素合理搭配;三餐合理搭配;饮食要定量3)早上和中午都要吃饱吃好,晚上要吃少。 早中晚能量比3:4:34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1)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消化道是一条长长的管道。

14、包括口腔(牙齿是最硬的器官)、咽(食物、空气的共同通道)、食道(食物的通道)、胃(暂时贮存食物,通过蠕动搅磨食物)、小肠(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大肠、肛门。2)消化腺可分为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唾液腺、肝脏、胰腺;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肠腺、胃腺。(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可以乳化脂肪;肝脏具有解毒作用;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5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1)消化的过程:(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需要消化才能被吸收)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消化开始和最终都在小肠内)由此可见,小肠是最主要的消化器官。(2)吸收的部位:胃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以及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3)小肠的结构中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最长,56米 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内表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薄、都是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的吸收。第六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1食物链和食物网:(1)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中箭头方向由被吃的一方指向吃的那一方,如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