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1章至第3章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724969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1章至第3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1章至第3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1章至第3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1章至第3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1章至第3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1章至第3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1章至第3章课件(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QQ:315110980 姓名:方 勇 Tel:15392846492,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 1、识记:(1)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 (2)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 (3)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 (4)直接贸易、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 (5)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 (6)贸易差额 (7)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第一章 导 论,(8)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9)对外贸易依存度 2、简单应用:(1)计算分析一国对外贸易结构和地理方向;(2)计算一国对外贸易差额; (3)计算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 【第二节】 1、识记: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简单应用:二战后国际

2、贸易发展的起因与特点。,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一、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 (1)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这种交换活动被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就被称为国际贸易.,(2)对外贸易额外与对外贸易量: 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它是指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额与出口额的总和,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外贸易量是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额 /(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3)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

3、易体系: 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是指贸易国家进行对外货物贸易统计所采用的统计制度,前者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后者以货物通过海关作为标准.贸易体系是贸易国家记录和编制进出口货物统计的一种方法。 总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日、英、美、澳、中国等) 专门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德、意、法等),国境和关境的区别,一个国家划出一块区域作自由贸易区,国境大于关境,几个国家组成关税同盟(如欧盟),国境小于关境,(4)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 直接贸易指货物消费国.生产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 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指货物消费国与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

4、易活动,对第三国而言便是转口贸易. 备注:过境贸易指别国出口货物通过本国国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条件下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5)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 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不同,分为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 世界贸易组织列出服务行业包括以下12个部门:商业.通讯.建筑.销售.教育.环境.金融.卫生.旅游.娱乐.运输.其他.(6)贸易差额 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额与进口额之间的差额称贸易差额.当出口额超过进口额时,为贸易顺差或出超;当进口额超过出口额时,称为贸易逆差或入超.,(7)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 广义的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服务在一国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狭义的对

5、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又称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货物结构. 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是指某大类或某种货物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8)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2007年中国,(9)对外贸易依存度. 又称对外贸易系数.以一国对外贸易总额同该国GNP或GDP的比率来表示,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额/GDP)1

6、00% 3.案例分析: (1)2002年,某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0.8,而该国当年的服务贸易总额为1000亿美元,货物贸易总额为800亿美元,出口总额为1200亿美元,计算该国当年GDP以及贸易差额. GDP的进出口总额0.8=(1000+800)0.8=225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1800-1200=600(亿美元) 贸易顺差=1200-600=600(亿美元)(2)某国2003年服务贸易总额为1000亿美元,货物贸易总额为2000亿美元,其中服务出口总额为600亿美元,进口总额为400亿美元,货物出口总额为800亿美元,进口总额为1200亿美元,该国GDP为

7、3600亿美元.试计算该国贸易差额和对外贸易依存度. 贸易差额=(600-400)+(800-1200)=-200(亿美元),逆差. 对外贸易依存度=(1000+2000)/3600=83.3,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一、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各国资源条件的差异使得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贸易的扩大促进了生产的专业化分工,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2、地理大发现及随后的殖民扩张与贸易推动了洲际之间的贸易,国家之间的贸易已经从单纯的互通有无转向牟利性质的商业交换行为,但是决定商品流向的仍然是各国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生产技能。 3、这一时期的贸易以殖民贸易为特征。,二、第

8、一次产业革命后的国际贸易 第一次产业革命使生产力发展出现质的飞跃,生产效率快速提高,社会产品大量增加,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第二次产业革命后的国际贸易 第二次产业革命促进欧美国家的生产力和经济水平迅速提高。到1914年,欧洲、北美、日本、澳大利亚都先后完成了工业化进程,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或世界贸易产生了。 四、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贸易 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增长缓慢。 五、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1、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呈现出重大差异,2、制成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 3、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发达国家仍然是

9、国际贸易的主体,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流向。 5、区域性贸易迅速发展。,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 1、识记:国际分工的含义 2、领会:(1)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二战后国际分工出现的新特点 【第二节】 1、识记:商品交易所,拍卖 2、领会: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第三节】 1、识记:世界自由市场价格,世界封闭市场价格,调拨价格,垄断价格 2、领会: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世界市场价格,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分工的含义: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

10、也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一、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世纪到18世纪中叶); 2.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3.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到二次大战); 4.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二次大战后).,(2)二战后国际分工出现的新特点. 二次战后,兴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跨国公司迅速的发展,殖民体系的瓦解,发展中国家的出现,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成立,使国际分工进入深入发展阶段. 1.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与工业国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2.发达国家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有逐步增强的趋势. 3.发

11、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工业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的分工在削弱. 4. 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成员之间的内部分工迅速发展. 5. 服务业的国际分工逐渐形成. 6.跨国公司内部分工与外部分工构成国际分工的重要部分,第二节 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与运行 一、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 (一).多边贸易与支付体系的形成 (二).国际金本位制度和世界货币的形成 (三).形成比较完备的世界市场运作机制 1、世界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2、固定的商品市场、专业化的商业机构、完备的运输设施 (四)、商品种类的多样化和大宗贸易的增长 二、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与运行 (一)交易对象,(二)参与国家 (三)订约人 1、企业与

12、企业主联合组织 2、政府机构 3、国际机构 4、其他机构 (四)国际商品市场形式 1、固定的国际商品市场 (1)商品交易所:一种典型的具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它是在指定的地点、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式,由特定的交易人员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专业市场。最早商品交易所的是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粮食交易所。 (2)拍卖:它是一种在规定时间和场所,按照一定的规章和程序,通过公开叫价竞购,把事先经买主验看过的货物逐批或逐件卖给出价最高者的过程。 (3)博览会、展览会,2非固定的国际商品市场 (五)国际商品销售渠道 (六)国际运输与信息网络 1、运输网络 2、信息网络 三、世界市场的交易方式: 商品买卖交易,固定市场交

13、易,包销,代理,寄售,招标与投标,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等。,第三节 世界市场价格,(一)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是指在国际间不受垄断或国家垄断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由独立经营的买者和卖者之间进行交易的价格. 国际供求关系是客观基础。 (二)世界“封闭市场”价格 世界“封闭”市场价格是买卖双方在一定的特殊关系下形成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商品在国际间的供求关系一般对价格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它主要包括调拨价.垄断价.区域性经贸易集团内部价格.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其中: 1.调拨价格,又称转移价格.是指跨国为了在国际经营业务中最大限度地减轻税赋,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以及为了扶植幼小的子公司等目的,

14、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易时采用的价格,该价格一般不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由公司上层管理者制定. 2.垄断价格是指:国际垄断组织利用其经济实务力和对市场的控制力决定的价格,它有买方垄断价格和卖方垄断价格两种形式.,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 1、识记:(1)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因素 (2)自由贸易政策 (3)保护贸易政策 【第二节】 1、识记:重商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第三章 对外贸易政策及理论依据,【第三节】 1、识记:(1)绝对优势论的主要观点 (2)比较优势论的主要观点 2、简单应用:简述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特点 3、综合应用:评述世界各国贸易政策趋于自由化的趋势。 【第四节】 1、识记:

15、(1)保护幼稚工业论 (2)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 (3)对外贸易乘数 2、应用:利用提供的数据计算对外贸易乘数,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一、贸易政策的构成因素 对外贸易政策是对各国在一定时期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的原则.方针和措施手段的总和. 包含的基本因素有: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或对象.政策目标.政策内容及政策手段.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 1.自由贸易政策,即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以或少加以干预,任凭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地竞争. 2.保护贸易政策,即国家对于贸易活动进行干预,限制外国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参与本国市场的竞争.,第二节 重商主义 一、重商主义理论 重商主义理

16、论的基本内容 1.产生背景.重商主义理论产生于15世纪17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准备时期,是资产阶级国际贸易理论的早期阶段. 2.主要论点.重商主义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1)早期的重金主义或称货币差额论. (2)晚期重商主义又称贸易差额论.3.早期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的主要措施有:(1)禁止货币出口,由国家垄断所有的货币交易;(2)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贸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的货物.,4重商主义政策的评价 重商主义理论与政策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它们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但它们把货币当作财富象征,把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视为财富的源泉.它们只是简单地描述社会的表面现象,对社会现象的探索只局限于流通领域,未深入到生产领域,因而是幼稚的.不科学的.正如马克思曾经说过:现代经济的真正科学是在理论考察由流通过程过渡到生产过程时开始的.,第三节 自由贸易,一、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贸易 (一)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兴起与胜利 1、废除谷物法 2、关税税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