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十五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知能优化训辆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5724831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十五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知能优化训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十五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知能优化训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十五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知能优化训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十五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知能优化训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十五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知能优化训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十五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知能优化训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十五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知能优化训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 第十五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知能 化 训练中考回 1.(2018 山 青 ) “中 人民共和国是工人 的、以工 盟 基 的人民民主国家中 人民共和国的一切 力属于人民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行民族区域自治。” 材料理解正确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 持人民民主 政A. B. C.D. 解析 干材料“中 人民共和国是工人 的、以工 盟 基 的人民民主国家中 人民共和国的一切 力属于人民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行民族区域自治” 明了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 , 我国 持人民民主 政,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符合

2、 意; 与 意不符。答案 A2. 2018山 泰安 ( 改 ) “船儿弯弯入海港 , 回 望望 海茫茫 , 方之珠 , 抱着我 , 我温暖你那 凉的胸膛 , 海 吹拂了五千年 , 每一滴泪珠仿佛都 出你的尊 , 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 忘 我永 不 黄色的 ”歌曲 方之珠中包含了()香港的 史悠久和百年 桑香港人的精神 属及家园情 西方人文主 思想 人共同的文化心理和情 A. B. C.D. 解析歌曲 方之珠表达了香港人渴望回 祖国的 抱和中 儿女共同的文化情 。正确,C 符合 意。与 干材料不符, 故 C 。答案 C3.(2018 云南 ) 香港、澳 的回 , 是中 民族百年盛事, 其回 与下

3、列哪一 基本国策的 施有关()A. 依法治国B. 和平共 五 原 C. “一国两制”D. 科教 国 略解析在 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 我国 利 了香港回 和澳 回 。答案 C4.(2018 广 ) 如下表 , 些措施 () 措施2008 行台湾居民来往大 ( 台胞 ) “一人一年号 , 身不 ”1名校名 推荐 2013台湾居民在20 省份可申请补发、换发台年胞证2015年A. 方便台胞来往大陆B. 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对台胞来往大陆免予签注C.打击“”分裂势力D.显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解析根据材料中关于“台胞证”的措施由开始实行“一人一号”到“20 省份可申请补发、换发”再到免签

4、, 可以看出这些措施更方便台胞来往大陆, 故 A 项正确。答案 A5.(2018 江苏连云港 ) “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 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其前提是必须坚持()A. 相互尊重原则B. 互补互利原则C.社会主义原则D. 一个中国原则解析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改革开放后 , 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后来在邓的“一国两制”构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 但前提条件是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 项符合题意。答案 D模拟预测1. 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A. 按劳分配制度B. 社会主义制度C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一国两制”解析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这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答案 C2.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生活着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人民, 这里风景优美 , 民族风情独特。它的成立 , 体现了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A. 和平解放B. 民主改革C. “一国两制”D. 民族区域自治解析我国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建立 , 体现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 D3.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称赞邓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指()A. 改革开放伟大决策B. 中国特色社

6、会主义理论C.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D. “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解析“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香港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2名校名 推荐 答案 C4. 某教师在讲授“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时, 设计了如下板书。其中, 方框中的内容应是()A. 和平共处B. 求同存异C.平等互利D. “一国两制”解析邓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 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提供了思路。答案 D5.1997 年 6 月 30 日午夜 12 点 , 香港回归中英防务交接仪式上, 中国指挥官高声说道: “你们可以下岗, 我们上岗 ! ”这一瞬间标志着()A.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诞生B. 中国结束半殖民地

7、半封建社会C. “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D.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解析题干反映的是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正式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香港回归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答案 C6.2018 年 7 月 1 日 , 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1 周年。下列对特别行政区中的“特别”理解正确的是()A. 政治上不直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B. 香港断绝与英国的一切政治经济联系C.中国政府不向香港派驻军队D.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 保持资本主义制度解析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 香港保持原来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答案 D7.1987 年 , 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

8、提出 : “生 , 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 死 , 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反映了()A. 台湾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B. 两岸民间团体开始进行交流C.香港、澳门回归产生重大影响D.两岸“三通”局面已经完全形成解析题干表达了台湾民众深深的思乡之情, 他们要求台湾当局允许他们赴大陆探亲, 打破两岸的隔绝状态。正确答案为A 项。答案 A3名校名 推荐 8. “ 1980 年以前 , 中国台湾最重要的市 是美国 , 但到了 20 世 90 年代 , 我 到 , 台湾 成功的最关 因素是大 。”从 段 中, 我 可以看出()A. 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 ”的理念B. 祖国大 与台湾 交往日益密

9、切C.港澳回 作 “一国两制”的成功范例推 了台湾向大 靠 D.祖国 一是 史的必然, 指日可待解析 干材料主要 了20 世 80 年代以前中国台湾最重要的市 是美国, 而 20 世 90 年代以后, 向了大 , 主要反映的是两岸 交往日益密切, 据此分析可知B 符合 意 , 而 A、 C、 D三 的表述都偏离 干中的“ ”主 , 故 B 。答案 B9. “两岸同胞是血脉相 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 展是 两岸和平、促 共同 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 展”的关 是()A. 直接“三通”B. 持一个中国原 C.加 密切合作D. 承中 秀 文化答案

10、B10.2018 年 5 月 , 某旅游公司 了多条“走 台湾”系列 品 路, 包括美食之旅“吃”遍宝岛; 花博之旅“花” 宝 ; 婚 蜜月之旅“ 一生”宝 演 等。 此理解不准确的是()A. 它 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B. 海峡两岸 期隔 的状 开始被打破C.海峡两岸的 系日益密切D.合作共 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答案 B11. 下列材料:材料一1984年 , 曾 英国外交大臣 : “解决台湾、香港 可以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非和平方式 , 一种是和平方式。”材料二1984年 , 会 香港人士 : “我国政府在 1997 年恢复行使 香港的主 后 ,香港的 行社会、 制度不 北京除了派 以外,

11、 不向香港特 行政区政府派出干部而不是去干 香港的内部事 。” 回答 :(1) 合材料一回答 , 和平解决香港、澳 和台湾 造性地提出了哪一 大构想?(2)依据材料二 , 提出的 一 大构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一 大构想有什么重大 史意 ?(3) 香港、澳 成功回 祖国 , 我国 今解决哪一地区 造了条件?(4) 合香港和澳 地区的 展 状 , 一 你 同志提出的 大构想的感想。参考答案 (1) “一国两制”。(2) “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 一的前提下 , 国家的主体 持社会主 制度 , 台湾、香港和澳 行 本主 制度。“一国两制” 祖国 一大 指明了方向。(3) 台湾地区。4名校名 推荐 (4) 回归后的香港、澳门能够繁荣发展, 说明“一国两制”符合中国国情, 适合港澳地区的发展。( 其他言之有理即可)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