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新格局与全球贸易治理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72479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新格局与全球贸易治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国际贸易新格局与全球贸易治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国际贸易新格局与全球贸易治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国际贸易新格局与全球贸易治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国际贸易新格局与全球贸易治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新格局与全球贸易治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新格局与全球贸易治理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于津平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当前国际形势对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影响与企业对策,一、国际经济形势新变化,第一、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美国经济一枝独秀。 美国:增长动力强劲; 欧元区:德国、法国经济停滞,意大利陷入衰退; 日本:安倍经济学开始失效; 发展中国家:印度经济恢复增长较快(超过5%),非洲(特别是撒哈拉以南地区)整体保持较快的增长(超过5%),但南非的经济增长低迷(不足1%)。,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对2015年的经济预测: 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5% 美国3.6%,英国2.7%,欧元区1.2%,日本0.6% 中国6.8%,印度6.3%,东盟5国5.2% 俄罗斯-3.0%,巴西1.3% 中

2、东和北非3.3%,金砖五国中,仅剩中国和印度增长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金砖”含金量下降!,第二、产能过剩,大宗商品价格暴跌 尽管各国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但物价却在下跌。 欧元负利率-0.1%;日元几乎为0利率。 2014年下半年,世界石油价格下降55%,2015年石油价格预计下跌41%。近日,国际石油价格已跌破50美元,铁矿石、黄金、大豆等价格也出现大幅的下滑。 为什么增加货币发行没有引起通货膨胀? 需求不足。,第三、美元升值,欧元、日元贬值 人民币相对美元的汇率变为双向波动,相对于欧元和日元等大多数货币,升值严重。 变化原因:欧元区-南欧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担忧:美

3、国已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并有可能提高利率,将会加剧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的贬值,大量的资本将流向美国。,第四、国际贸易增长缓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贸易保护盛行:反倾销、反补贴、反垄断、暂时性特殊保障措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安全、劳工标准。 中国是遭遇反倾销等贸易诉讼最多的国家。 中国进出口规模由原先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低增长甚至是负增长。 2015年4月出口下降11.1%,进口下降16.2%。,第五、发达国家回归实体经济,培育新兴产业成为各国竞争焦点。 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智能制造、3D打印等技术被寄予厚望。 为扶持相关产业发展,对工程的节能环保要求有所提高。,二、全球经济合作

4、新动态,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 什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 两个或几个国家间签订全面自由化协定的合作。有别于WTO形式的多边合作。合作层次高于多边合作,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协定、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 如: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东盟(ASEAN)等 众多的区域合作网络如同“意大利面碗”,交叉重叠。,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TPP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GDP占全球40%,贸易占全球三分之一。 已加入成员包括: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日本、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秘鲁、新加坡、美国和越南。,TPP合作内容:商品和货物贸易全面自由化

5、、投资便利化、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环境和劳工标准、国有企业竞争。,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谈判 (TTIP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 包括美国和欧洲,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一半。,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自由贸易区:中国在建自贸区19个,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 已签署自贸协定12个,分别是中国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新西兰、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冰岛、瑞士、韩国和澳大利亚的自贸协定,内地与香港、澳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目前除韩国、澳大利亚自贸协定均已实施。,正在谈判的自贸协定7个,分别是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GCC

6、)、斯里兰卡和挪威的自贸协定,以及中日韩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RCEP)协定和中国-东盟自贸协定(“10+1”)升级谈判、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 已完成与印度的区域贸易安排(RTA)联合研究;正与哥伦比亚等开展自贸区联合可行性研究;还加入了亚太贸易协定。,“一带一路”战略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覆盖65个国家,总人口约46 亿(超过世界人口60%),全球1/3的GDP总量。 目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

7、B):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提供资金-贷款、股权投资、担保。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57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创始意向成员国。,积极意义: (1)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防止被歧视和被边缘化。 (2)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带动出口,输出资金和产能,降低贸易成本,构建分工合作基础。 (3)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开放条件,促进中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4)推动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5)主动承担大国责任,推进中国和沿线其他国家市场的相互开放,最终建成自由贸易区。,建设难点: (1)国家数量多,区域跨度大,市场规模小。 (2)政治、经济不稳定,民族冲突,法律制度不完善。 (3)

8、与其他大国(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和印度)之间的战略博弈。 (4)市场开放度低,贸易保护意识强,贸易、投资自由化难度大。 (5)投资成本高,收益回报期长,项目风险大。 (6)相关国家政府债务负担严重。 (7)对中国存在戒备和防范心理。,各国发展战略转型,中国积极推进“走出去” 背景: 劳动力成本上升; 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国际分工地位低下; 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外汇储备充裕。,鼓励企业“走出去”是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应对贸易壁垒、化解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缓解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实现中国企业生产向高端价值链攀升的重要策略。,三、国际形势变化对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影响 第一、经济增速下降的影响

9、1. 需求面: 一方面投资者信心不足、私营项目投资减少、金融机构信贷困难,对需求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部分国家为刺激经济,加大公共投资并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战略性产业投资项目的上马促进了需求。此外,收入下降也使中国廉价产品更受青睐。但此方面的刺激政策仍然受到政府财政和收入的制约。 2015年欧盟出台了260亿欧元的“欧洲交通网络”规划。,亚洲开发银行估计: 2010年至2020年10年间,亚洲各国要想维持现有经济增长水平,内部基础设施投资至少需要8万亿美元,平均每年需投资8000亿美元; 8万亿美元中,68%用于新增基础设施的投资,32%是维护或维修现有基础设施所需资金。

10、 印度未来几年的基建就需要1万亿美元。,2.供给面变化的影响 国外市场上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 (国内过剩=走出去,近年来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形势不容乐观,钢铁、电解铝、制造业产能过剩严重,走出去是消化企业产能过剩的途径) 在针对工程承包企业最主要竞争对手的调查中,58%的企业认为是本国企业,25%的企业认为是第三国企业,17%的企业认为是项目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的竞争格局有所变化。 中国工程承包的优势在于相对廉价的价格,主要市场在发展中国家。 伴随美国经济复苏,美国企业可能会将业务回流到本国市场,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上中国与美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会有所缓和,但与欧洲、韩国、日本企业之间的竞争会

11、加剧。,第二、中国的资金优势和装备优势得到显现。 发展中国家缺少资金,但具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建设的潜在需求。使用中国资金融资开展工程承包可以获得青睐,实现市场开拓、提升业务需求。 中国工程承包企业使用中国资金融资的项目数和合同额高达四成以上。 在250家全球最大国际承包商中,中国有62家。 电站、通信、高铁、机车等装备技术发展。山东电建中标沙特电站项目,金额20亿美元。,第三、工程承包的风险因素 主权债务的制约。不少国家政府债务负担严重,虽然存在扩大投资的动机,但缺少资金支持。主权债务问题通过汇率、违约等形式增加工程承包风险。 东欧、中东地区局势震荡,亲美与反美国家间的对立,内部政局不

12、稳定。 边境和海洋主权争端会波及经济关系,部分国家的反华情绪影响工程承包企业的经营。,第四、“走出去”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的政策支持将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中建收购美国著名承包商PLAZA,营业额翻番,进入美国市场。 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和清算系统 减少审批项目和放宽限额 拓展对外投资的融资渠道 稳步放开出口信用保险市场,第五、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有助于工程承包企业承接业务。 避免投标中被歧视(尤其是政府投资项目) 降低进出口成本(工程承包所需的设备和材料) 降低投资门槛 金融、咨询、保险等服务业部门的国际化为工程承包企业提供便捷 但其他国家的区域一体化进展则可能

13、会使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处于不利地位。,第六、“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为工程承包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电力、通信、建筑、石油化工。 带动关联企业生产和“走出去”。,四、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未来与对策 中国工程承包企业迎来发展机遇期,现状 2014年,中国工程承包完成营业额1421.1亿美元,同比增长3.8%。 2014年新签合同额191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万亿元,同比增长11.7%。 2015.1-6月,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675.4亿美元,同比增长9.7%。 2015.1-6月,新签合同额866.7亿美元,同比增长6.9%。,201

14、5年4月22日,中国与印尼签订60亿美元的高铁大单 2015年5月8日,中俄两国签署32项合作项目,项目金额250亿美元,机遇 一、中国的国际化战略、金融改革(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PPP模式)及其对“走出去”的支持 二、基础设施项目、民生项目和公共服务的投资项目增多,尤其是国内中西部地区以及非洲、拉美和亚太地区。 三、城市化进程持续(预计发展中国家截至2050年,需要建设1.2万座2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 四、原材料成本下降 五、环保、新能源、信息等新兴产业上的技术优势将成 为工程承包企业开拓市场的竞争优势 六、中国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品的提升,对策 一、政府政策 1.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推进

15、区域经济一体化 2.加强对公私合营(PPP)模式的金融政策支持,设立促进或担保基金,降低企业和金融机构风险。 2. 继续推动设计咨询业务走出去。加强与相关国家在标准规范方面的合作,提高中国标准在国际的影响力。,3. 改进企业境外所得税的征收办法,减轻“走出去”企业的实际负担。 4. 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和驻外经济部门的服务工作,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市场信息、安全信息、救助等方面的支持。 5.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鼓励企业重组和兼并,促进企业间的分工协作,通过承包商会,减少企业间的低价竞争。 6. 按照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调整政策支持手段,减少对特定企业的直接补贴,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二、企业 1.密切

16、关注国家战略和相关国家的政策动态,提高信息掌握和处理分析能力,进一步提高市场开发能力。 重点市场建设驻外机构、把握市场规律和市场环境、争取前期项目参与。 2、提升企业执行项目能力 提高企业整合资源和项目管理能力、遵守所在国法律、控制价格波动和汇率波动风险。,3. 创新业务模式,延伸产业链,开拓EPC、PPP模式等投融资高端业务,促进承包工程与投资开发相结合。 4. 大力开拓中高端市场,尤其是中东欧、拉美市场,欧美市场。充分借助中国形成的新型优势(制造业生产优势、资金优势) 5. 在环保、新能源开发和利用上形成新优势。 6. 大力吸引国际化人才,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全球资源整合能力,推进属地化经营。 7.加强战略联盟,形成整体规模优势。,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