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语言、文化与山歌传唱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72466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家族语言、文化与山歌传唱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土家族语言、文化与山歌传唱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土家族语言、文化与山歌传唱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土家族语言、文化与山歌传唱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土家族语言、文化与山歌传唱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家族语言、文化与山歌传唱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家族语言、文化与山歌传唱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家言族语言、文化与山歌传唱 一、内容 1土家族、土家语言、文化概况 2土家语日常用语 3土家族山歌传唱 二、要求 让学生了解土家族、土家语言与文化概况,掌握土家语日常用语,欣赏土家族山歌并尽可能掌握其中的23首。 三、参考教材 叶德书土家语常用口语半月通。 四、考试方式: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第一部分 土家族、土家语言与文化概况 一、土家族概况 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于湘、鄂 黔、渝毗连的武陵山区。1957年1月3日中央统战 部代表中共中央发出文件,正式确定土家族为单一 民族。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人口数 835.39万人,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34%,仅次 于壮、

2、回、满、维吾尔、苗、彝族,在全国各民族 中人口排第八位。 土家族人自称为“毕兹卡”。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 ( “毕兹杀”)土家语汇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 未定,分南北两大方言,北部方言分布湘西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县的部分乡镇,南部方言分布 在泸溪县的部分地区。两者差异较大,相互间不能 通话。从目前语言的使用人数和社会功能来看,土 家语的传承出现断层,已处于深度濒危状态。有关 专家近十年前就认为土家语的使用人口已经降至 6.5万或不足5万人(徐世璇2003;张2005)。 近年来土家语使用人口减少更快,而且在土家 语通行的中心地区已经出现了传承的断层,如龙山 县的靛房、坡脚等乡镇,20岁以

3、下年龄段的人基 本上都已经转用了汉语。,二、文化礼仪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 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 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对歌、哭嫁歌、摆手 歌、劳动歌等。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舍巴日,赶年。 礼仪主要有:见面要互相问候,家有来客,必 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节到土家人家里做客,主人 还会拿出雪白的sanmi待客。,三、土家族习俗 土家族在古代曾流行过姑家女儿必嫁舅家(称 为还“骨种”)的交错从表优先婚姻。 “kak” “mama”这两个词还就是最好的佐证村料。还 有兄亡弟收嫂,弟亡兄纳弟媳的收

4、继婚。男女原多 对歌相爱结婚。土家族女子出嫁前,有“哭嫁”的风 俗。为了准备哭嫁,女孩稍懂事,就要学习哭嫁。 观摩、学习如何哭,很小时就陪哭。在哭嫁时,口 中念念有词,叫做“送嫁饭”。哭嫁时,同村亲友的 女孩都来陪哭。陪哭的人,哭得越伤心,越动听, 越感人越好。在出嫁前,姑娘如果不会哭嫁,就会 受到歧视和讥笑。,男方必须送粑粑、糖、瓜子等到女方家,参加 哭嫁的人多、范围广,而且有专门的哭嫁歌。在婚 前哭嫁的时间短则五、六天,长则一二个月。要与 家人、亲戚、朋友之间哭。哭的内容有“哭爹娘”、 “哭哥嫂”、“哭姐妹”、“哭媒人”、“满堂哭”、“表姐妹 哭”、“堂姐妹哭”等等。解放后哭嫁已逐渐淡化,

5、仅 在深山僻野居住的部分土家人中还有遗风遗俗。 丧葬基本是土葬,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实行火 葬。从土司制度时期至今实行土葬,葬礼由土老司 主持操办,土老司祭祀亡人时,将天窗口的纺车倒 纺三下,念经送亡人过天桥上天庭。然后假扮亡人,围绕“哈哈台”转圈出门,死者子女跟随土老司哭丧, 土老司唱丧歌,吹牛角,顿时火炮连天,哭唱哀鸣 ,极为悲痛,历时几天几夜。然后将装好遗体的棺 木抬上山埋葬。改土归流至民国时期,土家族丧葬 由道士主持,停尸三、五、七日后,由道士根据主 人家境做不同等级的道场,有“小十王”、“大十王” “隔夜素堂”、“一竖桅”、“二竖桅”、“七竖桅”等称。 一般道场都履行下柳床、开路、荐亡

6、、交上熟 、散花辞解、解灯、打绕棺、辞灵、扫堂等具体操 作程序。死者亲属披麻戴孝,跟随道士行丧礼,还 请人唱孝歌,以哀吊亡人。,赶年节是土家族传统节日,以“赶年”最为隆重。 土家人过大年时间比汉族提前一天,小月为腊月二 十八,大月为二十九。为什么要提前,有几种传说 为了抗倭寇打仗而提前。在明嘉靖年间,其先民随 胡宗宪征倭。于十二月二十九大犒将士,除夕倭寇 不备,遂大捷,后人沿之,遂成家风。关于抗倭立 功符合历史事实,明史有载。还有关于为了打 仗而提前。过赶年节要作糯米粑,杀猪祭祖、煮酒 除夕之夜还要“守年”、“抢年”。有的地方是“初一拜 家神,初二拜丈人,初三初四拜友邻”。还有各种 文娱活动,

7、“玩龙灯”、“荡秋千”、“踩高跷”等等。,摆手舞是土家族祭祀祈祷的一种活动,一般在 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祀、祈祷、歌舞、社交、物 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摆手”有大小之分。 每隔三、五年举行一次的叫“大摆手”。“大摆手”规 模大、套数多、时间长,历时七、八天,与集市贸 易、文艺体育活动一起,在“摆手堂”前举行。“摆手 堂”,在土王祠。“小摆手”规模小,套数少,一般是一至三天,多在本氏族祠堂举行。土家人在摆手 活动中,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祖先的功绩, 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场景,整个活动都有着浓厚的 祖先崇拜痕迹。,禁忌 :主人待客忌用狗肉,土家人认为狗肉不宜 上正席,否则是对客人的不礼貌。

8、忌三、七、八上 菜数字,俗称“三碗是叫亡的”、“七强八盗九江湖”; 忌用大海碗给客人盛饭,吃饭时忌脚踏旁边人的坐 椅。若客人已坐定,主人要走动,则只准从客人身后 走,不宜走在客人前面;如果地方狭窄,必须走客人 前面时,要说一声“得罪了”,否则,是对客人的不敬。 主客坐下后,年轻的客人不准在长者面前架二郎腿, 否则是对主人的不敬。客人未得主人的允许,不得 进入主人家的内房(卧室),尤其不准进入吊脚楼上的 闺女房,否则主人会生气。客人吃完饭后,不能将筷 子摆成十字架于碗上,此行为在土家族人心目中是 大不敬。客人吃完后,最好将筷子并齐整,放于碗旁 边。,婚嫁禁忌:女子未出嫁之前,忌剪发;新娘回 门时

9、,忌为娘家扫地,恐将娘家财气扫光。回门 日,新郎吃岳丈家头一餐时,忌将岳家特意多盛的 一大碗饭吃光,忌将酒杯中事先投入的两粒黄豆( 金豆)吃掉,酒后应留在杯中,以免将岳家吃穷喝 光。回门时,忌新婚夫妇在岳(娘)家同房。 宗教信仰:土家族处于原始宗教崇拜阶段。有 祖先崇拜、自然崇拜、英雄崇拜、图腾崇拜等多种 形式。其祖先崇拜为土王、八部大神,这些都是土 家早期的祖先神,认为其灵魂可以庇护本民族的繁 荣昌盛。,受汉族影响在宗教方面,主要迷信鬼神,崇拜 祖先。这些神不是他们自己的神。过去有巫师驱鬼 有的地方信道教。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 十五也要进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猪头、团馓、粑 粑、鸡鸭和五

10、谷种等。有的在每餐饭前,先用筷子 夹少量的菜插在饭上敬默一会儿,表示请已故先人 先吃,然后自己才开始食用,农历六月六日为祭土 王,每个村寨都要设摆手堂,将猪头、果品等祭品 放摆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鸡鸭设筵宴客。此 外,土家族还敬灶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在 修房造屋时祭鲁班,祭品除酒肉外,还要一只大公 鸡。,民族风情 :土家族地区,山岗缠绕,物产丰饶。 有着雄奇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中 外游人。土家族自称“毕兹卡”,一般认为是“土生土 长的人”之意。2000多年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 西、鄂西一带,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 土家人火塘内的火,四季不熄。冬天围塘取暖, 平时

11、就火用鼎罐做饭,天府好望角的土家人,勤劳 质朴,从开春到深秋,有打早工的习惯。他们耿直 豪爽,守信如一,有良好的道德风尚。亲朋邻里, 遇结婚、丧葬、建房、天灾人祸,互相关照,互相 帮助。,遇上结婚,全寨人三天可以不开伙,一齐去贺 喜,帮着迎亲、过礼、布置新房、做饭安席、照料 客人。遇上白喜,听见报丧,全寨人奔来,白日帮 忙张罗,夜晚跳丧守灵,直到抬丧掘墓,送葬垒坟 全当自家的事去做。修建房屋时,上梁立柱,合寨 出动,无人收取分文。农忙时节,割麦栽秧,打谷 扬场,对劳弱户,大家主动相帮,主人家只供饮食 薅包谷时,薅完一家,再走二家,互助互济,不要 报酬,千百年来相沿成习。,上山围猎,所获猎物按“

12、见者有份”的原则进行分 配。分配时,先清点在场人数,然后按人数将兽肉 砍成若干块,穿上棕绳,装入背篓,加以遮盖,棕 绳头外露。一人端上背篓,转上数圈,在场的人各 捉一棕绳,提出兽肉,无论好坏,都无意见。田边 、地角、道旁的水果,成熟以后,路人亦可随意摘 食。这些,都保留着原始分配的痕迹。,一、社交用语 1.迎宾 ni a. 你好 (你好。) a XX i la, ni i i la? 我 XX 叫 在 你 什么 叫 在 (我叫XX,你叫什么名字?) hini ji, pa po . 后面 见 看 着 走 (再见,请慢走。),2.进餐 z xu! xa ka. 酒 喝 菜 吃 (喝酒,吃菜!)

13、z xu i! 酒 喝 完 (干杯) ji ka mo mi po. 饭 吃 (助) 饱 着 (饭要吃饱。) 返回,山歌一首 甲:ani xuni pika,sako 我们大家 土家族 山歌 a ti pisa o. 唱 (助) 土家语 哦 (我们都是土家族,唱山歌都都用土家语。) 乙:pi sako la a a, a 土家 山歌 一 句 唱 啊 唱 i ta ko ta a. 得 像 不 过错 别 取 (唱一句土家山歌,唱得不好你别见怪。) 返回,姑爷,姑父。 kak 岳父,妻子的父亲。 姑母,父亲的姐妹。 mama 岳母。 返回,男:patai patai kapei ta, 叭嗒叭嗒花

14、 织 (叭嗒叭嗒织土花,) a s o ni m lix ka o. 我 你们 屋 的 么 深土 挖 哦 (我在你后檐把土挖。) lopuuu la ni pa, 眼鼓鼓 一 天 看 (眼睛鼓鼓望一天,) ka ti la su s ti ta o. 中饭 一 碗 送 来 不 哦 (不见你中饭送一碗。),女: patai patai kapei ta, 叭嗒叭嗒花 织 (叭嗒叭嗒织土花,) ni a o ni m lix ka o. 你 我们 屋 的 么 深土 挖 哦 (你在我后檐把土挖。) ni a ta piwuei ta la xua, 你 我 跟 脾气 别 一下 发 (千万莫把脾气发,

15、) ni e imo sa ata ta li? 你 来 怎么 话 捎 不 呢 (你来怎不把信搭?)返回,哭 嫁 歌 女儿 哭: a ni ani, ni ta puxu, 我 的 母亲 你 别 不服气 (我的母亲,你可别不服气,) ni lo l li piu lau lliau. 你 人 养 不会 (助) 女儿 一个 养 了 (你不会生育,所以才生了一个女儿.) ani, a ni ani a. 母亲 我 的 母亲 啊 (我的母亲啊.),母亲哭: a ni piu, ni ta puxu, 我 的 女儿 你 别 不服气 (我的女儿,你别不服气,) ni la la pus la! 你 一 个 只 不 是 啦 (不是只你一个啊!) ni ani li, ni po la ji to 你 母亲 呢 你 给 一 种 都 zx la. 做 不能 啦 (你母亲呢,没办法给你送你一种嫁妆啊!)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