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六讲-作业A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5724416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六讲-作业A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六讲-作业A》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六讲-作业A(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六讲 作业一、概念解释1情绪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2情绪表达的掩饰性:即情绪的表现与内心真实体验会是分离,就像戴着一副假面具一样,有时候让家长与老师捉摸不透其内心的真实情绪情感。3亲密感:亲密感是指两个人之间情感上的依恋,它的特征是彼此关心对方的身体康健和幸福;愿意同对方谈论私人的、有时甚至是敏感的话题;拥有共同的兴趣,并会参与共同的活动 4友谊:友谊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情感,它与交往活动中所产生的一般好感是有本质区别的。友谊是一种来自双向(或交互)关系的情感,即双方共同凝结的情感,任何单方面的良

2、好,不能称为友谊。 5孤独感:孤独感是指当个人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通过自我知觉而产生的孤单、寂寞、失落、疏离和不满的主观情绪体验。6情绪能力:情绪能力(emotionalcompetence)也叫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是指青少年识别、理解与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利用情绪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7情绪调节:情绪调节是个体对于情绪反应、体验、唤醒及表达进行监控、调整和修正,以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过程,从而保证了个体良好的适应性。 8情感素质:情感素质是指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下,在生活实践中形

3、成的相对稳定的、积极的情感特征与品质。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的消极情绪体验(B )。A减少 B增多 C不变 D与积极情绪体验达到均衡 2青少年的情绪表现方式由外在冲动性向(C)转变。A内在稳定性 B外在文饰性 C内在掩饰性 D外在调节性3(A )是青少年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是他们过分担心考试失败并渴望获得更好的分数而产生的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A考试焦虑 B自卑感 C抑郁 D厌学情绪4(D)是指青少年识别、理解与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利用情绪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A社会能力 BEQ C情绪调节

4、能力 D情绪能力5热爱生活、珍爱生命、自强、幸福、感恩、快乐、平静、希望、乐观等属于(B)。A审美情感 B生活情感 C道德情感 D人际情感三、填空题1青少年的情绪表达由_外在冲动性 逐渐向内在掩饰性转变。2进入青少年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青少年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增强,开始能够理解亲密和忠诚等词语的含义,友谊的质量发生变化。3青少年的主要情绪困扰表现为自卑感、抑郁、 焦虑 和_孤独感 等方面。4情绪能力主要包括情绪感知与表达的能力、对情绪理解与感悟的能力、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 和 对情绪的调节以促进心智发展的能力 等方面。5青少年的情感素质主要体现在道德情感、审美情感、理智情感、生活情感

5、 和人际情感 等方面。四、判断正误1青少年时期,青少年与父母的亲密关系下降,与同伴的亲密关系提高。()2青少年的情绪体验以消极情绪体验为主,消极情绪体验增加。 ()3埃里克森提出了亲密关系形成的依恋理论。 ()4考试焦虑是青少年学生主要情绪困扰之一。 ()5情绪能力是重要的社会能力构成因素。 ()五、简答题1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答:一、消极情绪体验增多,情绪体验持续时间延长 二、情绪表现方式由外在冲动性向内在掩饰性转变 三、情绪体验的内容更加丰富深刻,社会性情绪占主导地位 四、情绪的结构更加复杂,情绪能力得到发展 五、亲密感迅速增强,同时出现两性恋爱的萌芽2青少年友谊发展的特

6、点是什么? 答:(1)“友谊”含义的变化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友谊有着不同的理解,儿童还不太理解友谊的真正内涵,进入青少年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青少年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增强,开始能够理解“亲密”、“忠诚”等词语的含义。并且,青少年的社会判断能力也更准确,更多的以人的内在心理而非外在特征为判断标准。因此,青少年之间的朋友关系越来越亲密,越来越重视朋友之间的忠诚和相互接受,这一现象在女孩的身上表现的更加明显。 (2)亲密表现的变化 青少年和儿童相比,除了在理解友谊的时候将亲密和忠诚看得更重以外,他们对于朋友的了解,对于朋友的反应,感同身受的程度,以及化解矛盾的方式都表明,他们在这份关系中的

7、确表现出更多的亲密性。首先,在个体步入青春期之时,以及在他们度过青春期的过程中,他们对于朋友生活中更为隐秘、更为私人化的一面也开始有所了解。比如“不需要我的朋友告诉我,我就知道他对事情是怎么看的”。其次,在青春期中,个体对于好朋友也会做出更为积极的回应,更少地对对方加以限制,而且也更能容忍对方的个性。再次,在青春期的过程中,当个体在帮助别人或者安慰别人的时候,他们变得对于他人的内心世界更为敏感更强的感同身受的能力,以及对于他人更为深刻的理解。最后,在青春期的过程中,好朋友解决彼此间矛盾的方式也会发生转变,越来越能以协商的方式化解矛盾。 (3)亲密对象的变化 在整个青少年期,青少年与同伴之间的亲

8、密行为急剧增多,而与父母的关系却相对有所下降。在青少年早期,个体与同性朋友的亲密程度飞速发展,与恋人的亲密交往到青少年晚期才产生。但是,在青少年期,随着同伴地位的与日俱增,家庭成员的重要性并没有因此而下降,父母继续影响着青少年的行为和决定。 (4)从同性交往向异性交往的转变 小学阶段的友谊关系有明显的性别分离现象,即男生很少提及与女生的友谊关系,女生亦然。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逐渐由与同性交往向与异性交往过渡。而在这期间,男女混合的群体交往或活动成为过渡的中间状态。以后交友的范围越来越广,社会交往越来越频繁。3青少年的情绪困扰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有:(一)自卑感 自卑感(feelingo

9、f inferiority)是指个体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灰心的复杂情感。有自卑感的人往往表现为对自己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对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到怀疑,对自己想做的事不敢肯定,轻视自己。过度的自卑还会使人脱离现实,造成生活适应困难,阻碍人格的健康发展。 (二)焦虑 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消极情绪,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某种事物或情境进行反应时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个体预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需要付出努力的事物和情境将要来临,但又感到对此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时,便会产生焦虑。 (三)抑郁 抑郁是青少年中常见的情绪困扰,抑郁是一种感到无力应付外

10、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伴有厌恶、痛苦、羞愧、自卑等情绪体验。每个人都曾体验过抑郁,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抑郁只是偶尔出现,很快就会消失,只有少数人会持续,导致抑郁症。 (四)孤独感 孤独感是指当个人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通过自我知觉而产生的孤单、寂寞、失落、疏离和不满的主观情绪体验。4青少年的情感素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情感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道德情感。是指青少年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如爱国感、同情感、正义感、责任感等。(2)理智情感。是指青少年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

11、内心体验。如追求真理感、乐学感、探究感、自信感、好奇感、成就感等。(3)审美情感。是指青少年对物质或精神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如自然美感、艺术美感、科学美感、自我美感。(4)生活情感。生活情感是指青少年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活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如热爱生活、珍爱生命、自强、幸福、感恩、快乐、平静、希望、乐观等。(5)人际情感。人际情感是指青少年对自己与他人相处、交往活动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如乐群感、亲密感、归属感、宽容感、合作感、信任感等。六、论述与案例解析题1如何克服青少年的各种情绪困扰 答:一、青少年自卑感的克服 青少年可以通过自我调控方法克服自卑感。首先,要正确认识

12、自己,扬长避短,树立自尊。其次,放弃过高的奢望,缩小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逐步恢复自信,克服自卑感。最后一种克服自卑的方法就是“代偿法”,也就是要及时发现自己的优点,以优点来有效地补偿和取代缺点与不足,重树信心。青少年焦虑的克服 针对青少年不同的焦虑表现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克服。如对于适应焦虑,可以采用青春期教育,新生学校适应辅导等途径予以克服。教师应努力营建一种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指导青少年正确处理同伴关系,真正实现师生间的理解与沟通。在和谐、真诚、关心、理解的气氛中促进青少年的成长。对于考试焦虑可以通过提高自己专业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评价,或者把对好成绩的期望降到适当的

13、水平,都可以减轻考试焦虑。对于健康焦虑要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增强体育锻炼,身体不适需要做身体健康检查,检查没有问题就不用担心。各种焦虑适应症状都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予以缓解与克服。 二、青少年抑郁的克服 (1)降低青少年的心理压力 青少年的家庭压力、学业压力、人际压力过大造成的心理压力是导致抑郁的重要原因。要克服青少年的抑郁情绪及其造成的影响,就要降低青少年的心理压力,使青少年的心理压力在适度的范围内。家庭给予青少年学生施加的压力、学校对青少年学生施加的压力都要适度,压力不能够太大。 (2)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 帮助青少年将注意力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问题本

14、身,从根本上解除引起烦恼和苦闷的根源;教育青少年学生遇到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要改变认识角度,换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这一问题,进行积极的注意力转移;还可以通过换环境来暂时排除苦恼或干脆以适应的方式加以“宣泄”,已达到释放心理能量、调节内心平衡的目的。 三、青少年孤独感的克服 青少年的孤独感克服也要从家庭亲密关系、家庭支持、同伴关系、同伴支持、师生关系、学校支持等方面入手。孤独感的克服与青少年的态度密切相关。有些孤独的青少年可能告诫自己并不需要朋友,学业比社会交往更重要,他们可能更多的选择独处。孤独的青少年很少对人倾吐心声,不在乎自己的人际关系,并且经常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已经获得了很多的亲密感。因此,

15、在帮助这些同学克服孤独感时,不仅要鼓励他们更多地参加一些社交活动,还要帮助他们改变原来的观念和态度。2设计一个提高青少年情绪能力的教育活动。答:设计活动如下: 跟“冲动”说拜拜【活动理念】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情绪表现,有时相当激烈、粗暴甚至失控,有人用“疾风暴雨”来形容。平常的是是非非,却在他们那里引发出高强度的反应。他们生长发育迅速,而情绪的自控能力差,遇到不满或不平之事,遇到挫折或对抗,很容易爆发突发式的情绪。尽管事后也会后悔,但就是常常复发,严重影响了生活、学习,甚至是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非常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本课宗旨在于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理性认识冲动情绪,学会控制冲动情绪的一些方法,既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又涉及到了法制教育,需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引发学生的共鸣。【活动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