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1、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及营养和免疫1-2人体的稳态之血糖的调节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选修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72379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1、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及营养和免疫1-2人体的稳态之血糖的调节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1、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及营养和免疫1-2人体的稳态之血糖的调节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1、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及营养和免疫1-2人体的稳态之血糖的调节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1、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及营养和免疫1-2人体的稳态之血糖的调节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1、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及营养和免疫1-2人体的稳态之血糖的调节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1、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及营养和免疫1-2人体的稳态之血糖的调节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1、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及营养和免疫1-2人体的稳态之血糖的调节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选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二血糖的调节教学目的1 血糖的平衡及其意义(B:识记)。2 血糖平衡的调节(B:识记)。3 糖尿病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A:知道)。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血糖的平衡的调节。2 教学难点( 1) 血糖的平衡的调节。( 2) 糖尿病的成因。教学过程【板书】血糖的平衡及其意义血糖的调节血糖平衡的调节糖尿病及其防治【注解】一、血糖的平衡及其意义(一)血糖的正常浓度:80-120mg/dL(二)血糖的平衡食物中糖消化吸收分解血糖来源肝 糖 元转变80-120 mg/dL非糖物质(三)意义:保证能量供应,进而保持人体健康。1 含量过低:头昏、心慌、四肢无力甚至死亡。2 含量过高

2、:形成糖尿。二、血糖的平衡的调节氧化分解CO2 H2O能量合成肝糖元、肌糖元去路转变脂肪、非必需氨基酸注:“+”表示促进“ - ”表示抑制三、糖尿病及其防治(一)高血糖与糖尿1 空腹时血糖血糖含量超过130 mg/dL 叫做高血糖2 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 (肾糖阈)的范围时,一部分葡萄糖会随尿排出,叫做糖尿(糖尿可用班氏糖定性试剂测定,蓝色混合液、沸水浴变为砖红色)(二)糖尿病1 病因:胰岛B 细胞受损,致使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含量升高,出现高血糖甚至糖尿2 症状:“三多一少” (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3 防治:没有根治办法。常用调节和控制饮食结合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 1

3、)轻度患者:控制饮食、配合口服降血糖药物( 2)重度患者:除控制饮食外,还需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3)肥胖的重度患者:除上述治疗外,还需限制能量物质的摄入和加强锻炼【同类题库】- 1 -名校名 推荐血糖的平衡及其意义( B:识记)动物在饥饿状态下,组织内首先可能降低含量的物质是(C)A糖元B氨基酸C血糖D脂肪血糖平衡的调节(B:识记)(多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BC)A胰岛素分泌增多时,能促进胰岛A 细胞的分泌B胰岛素分泌增多时,能抑制胰岛A 细胞的分泌C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时,能促进胰岛B 细胞的分泌D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时,能抑制胰岛B 细胞的分泌当人体不能正常调节血糖平衡时,出现的病症(D

4、)A可能是糖尿病B 可能是低血糖C可能是高血糖DA B C 都有可能人体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时,有效的急救措施是(C)A吃含糖多的食物B 喝糖水C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D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经化验,某人的血糖浓度位3.5 10-3 mol/L,此人的哪一种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该激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怎样?()A生长激素,增加B 胰高血糖素,增加 C 甲状腺激素,下降D 胰岛素,下降医生给低血糖病人在静脉内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其目的是(B)A供给全面营养B 供给能源C维持细胞的渗透压D 供给水分不属于胰岛素功能的叙述是(B)A抑制肝糖元的分解B促进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C促进血糖进入肝脏合成糖原D促进血

5、糖转变为脂肪如果流经肾小管的原尿中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且不能被肾小管完全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液量会( A)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能确定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C)A胰腺B胰岛细胞C胰岛 B 细胞D胰岛 A 细胞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不是因为(C)A抑制肝糖元分解B促进血糖进入细胞C促进血糖排泄D抑制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下列哪项位于垂体的上方,它可分泌多种调节性激素,分别对垂体各种激素的分泌起促进或抑制作用( B)A漏斗体B下丘脑C中脑D大脑脚下列哪项不是维持血糖恒定的主要原因(D)A每天通过饮食及时补充糖类B依靠糖类与脂肪、蛋白质相互转化C血糖浓度高时转变成肝糖元贮存D肾小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及其

6、周围毛细血管之间的水分的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如果流经肾小管在原尿中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且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体外的尿液量将会( A)A增多B减少C不变D不确定下图是人体内血糖的激素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 A 表示血糖浓度的时候时, B 表示血糖浓度的时候;( 2)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之间的关系是;- 2 -名校名 推荐( 3 ) 糖 尿 病 患 者 的 血 糖 通 常 高 于mg/dl, 其 患 病 的 根 本 原 因是;治疗该病的的有效措施是注射胰岛素,为什么不能口服?。糖尿病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A:知道)下列不是糖尿病患者的特征是(D)A多尿、口渴、多饮B

7、血糖含量高于 160mg/dLC饮食增加,体重减轻D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发生障碍,分解减慢糖尿病患者有“三多” ,其中之一是“尿多” 。下列对其成因的解释正确的是(B)A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发生病变,导致产生的尿量增多B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有葡萄糖,增加了尿液的渗透压, 从而使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量增多C患者由于血糖浓度高,导致口渴,水喝多了,尿就多了D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发生了病变,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胰岛素具有促进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摘除某实验动物的胰腺,将胰腺的一部分再移植入实验动物的皮下,该动物没有出现糖尿病,但随后除去移植片后,该动物立即出现了糖尿且血糖浓度升高,该实验证明(A)胰岛素能

8、治疗糖尿病 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 胰岛素是胰腺分泌的 胰岛素能提高血糖浓度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ABCD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功能类似胰岛素的真菌化合物。它有可能使糖尿病患者将来只通过服药而不必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对“真菌化合物”的推测,肯定错误的一项是(D)A该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功能B该化合物应该不是蛋白质C该化合物应该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有机物D 该化合物应该是蛋白质下图为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 AB段血糖含量迅速增加是由于。( 2) BC段血糖含量下降的调节途径有哪两条。( 3) CD段趋于相对稳定是由于。 ( 1)进食后食物中糖类消化吸收进入血液(2

9、)转变成糖元贮存和加速血糖分解(3)在神经和相关激素的调节下血糖的来源和去向达到相对平衡【学科内综合】(多选)在下列调控机制中,能使胰岛B 细胞兴奋的是(ABD)A血液中的血糖浓度过高B有关神经兴奋C垂体分泌的某种激素减少D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吃糖 1小时后,与开始时相比,在右图血管的血液中,明显增多的物质是(C)A a血管的胰蛋白酶B a血管的胰淀粉酶- 3 -名校名 推荐C b血管中的胰岛素D b血管的胰高血糖素下列物质口服后不会失去原有作用的是(A)A维生素B胰岛素C抗利尿激素D胰高血糖素大剂量注射一种激素后,小白鼠渐进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至昏睡,该激素是(C)A甲状腺激素B雄性激

10、素C胰岛素D胰高血糖素下列激素与人体利用糖类无关的是(D)A肾上腺素B胰岛素C胰高血糖素D性激素对调节和维持血糖浓度的动态平衡起重要作用的器官是(B)肝脏 肾脏胰脏小肠ABCD不会引起人体尿糖的情况是(D)A血糖浓度超过 160-180mg/dlB胰岛 A 细胞兴奋,分泌激素量过多C肾小管上皮细胞病变D醛固酮分泌量增加如果血糖含量维持在50-60 mg/dl而得不到补充,人就会惊厥休克,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D)A脑组织的供能主要来自葡萄糖的分解B脑组织中糖元极少,需及时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氧化供能C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给就会发生功能障碍D脑组织贮有大量的糖元、脂肪,但氧气供给不足,不能及时

11、氧化供能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下列可能发生的是(A)A胰岛 A 细胞分泌加强B胰岛 B 细胞分泌加强C胰岛素分泌加强D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抗洪战士为了抗洪长时间不吃饭、不休息时,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情况正确的一组是(C)A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减少B肾上腺素和醛固酮均减少C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D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右图是成年男性体内物质代谢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 1) A、 B、 C、 D 四种物质中,最可能是人体内主要能源物质的是,当摄入的该物质较多时,人体首先将其转变为暂时贮存。( 2)若 X 是一种内分泌腺细胞,则此内分泌腺可能是。( 3 )对一个人来说,发胖容易减肥难,主要原因是。 ( 1) B,肝糖元( 2)睾丸(或肾上腺) ( 3)糖类可以大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