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0《小石潭记》同步测试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716178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0《小石潭记》同步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0《小石潭记》同步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0《小石潭记》同步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0《小石潭记》同步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0《小石潭记》同步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0《小石潭记》同步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0《小石潭记》同步测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同步检测题及答案解析一、字词书写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篁竹(_) 清冽(_) 坻(_) 嵁(_) 怡然(_) 俶尔(_) 翕忽(_) 差互(_)悄怆(_) 幽邃(_)二、选择题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岸势/犬牙差互B下见/小潭,水/尤清冽C似与/游者/相乐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3下列句中加点词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 B不可久居C凄神寒骨 D潭西南而望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A斗折蛇行B凄神寒骨C日光下澈D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5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青/树翠蔓 B潭中鱼/可百许头C其岸/势犬

2、牙差互 D以其/境过清6下面句子中的“以”字与“全石以为底”一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境过清。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亚夫军细柳,以备胡。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山之一毛。7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A闻水声,如鸣珮环B似与游者相乐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D其岸势犬牙差互8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不仅高度概括了潭周围的氛围,也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B文章写出了小石潭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作者欣赏景物的愉悦心情。C“全石以为底”一句既写出了小石潭极为罕见,又从侧面反映出水的清澈。D文中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用鱼在水中游动的姿态反衬出潭水的清澈

3、透明。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为山水游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写的一组游记中的第四篇。这组游记名为“永州八记”。B小石潭记按游览顺序写景,层次井然,脉络清晰,值得借鉴。其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C作者在文中着力描写了小石潭的幽静,而这幽静 给作者的具体感受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D文章开头写到“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其中 的“心乐之”三个字奠定了全文愉悦的感情基调。三、情景默写10(1)文学常识填空。小石潭记选自_,作者_,字_ , (朝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_”。柳宗元与_ 并称“韩柳”。永州八记是唐代文学家_被贬为永州司马时,

4、借写山水游记抒发胸中愤郁的散文。(2)按要求用原文填空。第一段中写小石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 , 。文中从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句子是: , , 。文中描写小石潭凄清气氛的句子是: , , , 。11按照提示默写恰当的语句。(1)小石潭记中写小石潭周围美丽景色的句子是: , , 。(2)小石潭记中明写潭中鱼,实写潭水的句子是: , 。(3)描写潭中鱼动静相宜、灵动有趣的句子是: , ,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句子是_ , 。四、词语释义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隔篁竹 (2)水尤清冽 (3)为坻 (4)为嵁 (5)潭中鱼可百许头 (6)日光下澈 (7)佁然不动 (8)俶尔远逝 (9)

5、往来翕忽 (10)悄怆幽邃13先找出再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2)下见小潭(_)(3)皆若空游无所依(_)(4)日光下澈(_)(5)斗折蛇行(_)(6)其岸势犬牙差互(_)(7)四面竹树环合(_)(8)近岸(_)(9)凄神寒骨(_)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甲)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嵫,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

6、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乙)小石城山记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橱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

7、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日:“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日:“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注)黄茅岭:在湖南零陵县城西面。垠:边界,尽头。睥睨(pn):即“埤堍”,城上有孔的矮墙。梁桶(l):屋的正梁。堡坞(bo w):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箭:小竹子。中州: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夷狄:古代称东方少数民族为夷,称北方少数民族为狄。这里指偏远地区。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楚之南:湖南一带是古代楚国的南部。1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8、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其岸势犬牙差互 _(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_(3)益奇而坚 _(4)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_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_(2)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_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投以小石 先帝不以臣卑鄙B是固劳而无用 潭西南而望C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环而攻之而不胜D是二者,余未信之 是日更定矣18这两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而写的作品。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借小石潭 ,周围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了_的情感;在小石城山记中,作者借小石城山景色奇秀却在荒远之地,抒发

9、了自己_的不平之气。参考答案及解析1 hung li ch kn y ch x c chung su【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坻”“嵁”“俶”等都是生僻字。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2C【解析】试题分析:C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正确的停顿是:似/与游者/相乐。注意标志性的虚词“者”。3B【解析】A项中“西”是方位名词做状语,向西;B项中“居”是停留的意思;C项中“凄”是使动用法使凄凉;D项中“西南”是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南。故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B。4B【解析】试题分析:A项,“斗”“蛇”,

10、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B项,“凄”“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C项,“下”,名词作状语,向下。D项,“西”,名词作状语,向西。5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B项正确,其他各项的错误之处应分别更正为:A:青树/翠蔓。C:其岸势/犬牙差互。D:以/其境过清。6C【解析】试题分析:C项与“全石以为底”一句中的“以”用法相同。都是“用”之意。A因为。B认为。D凭借。7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

11、用。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不仅如此,还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运用的合理性做出判断,要注意平时对修辞方法的判断练习。B项表示的是一种想象,而不是比喻。8B【解析】试题分析:B项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文中作者愉悦的心情是暂时的,一经凄凉环境的触发就变得很悲伤。9D【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感情基调的把握能力。D“奠定了全文愉悦的感情基调”错。作者在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10 柳河东集 柳宗元 子厚 唐代 柳河东 韩愈 柳宗元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 四面

12、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11 (1)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3)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4)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解析】试题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默写,注意不要写错别字。(1)句注意“蔓”“络”“披拂”的正确写法。(3)句注意“佁”“俶”“翕”的正确写法。12(1) 篁竹:竹林 (2) 尤:格外 (3) 坻:水中高地 (4) 嵁:不平的岩石 (5) 许:表示约数 (6) 澈:穿透 (7) 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8) 俶尔:忽然 (9) 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10) 悄怆:忧伤 邃: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13(1)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下面 (3)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4)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5)斗、蛇:名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