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堂实录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716157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6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堂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堂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堂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堂实录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堂实录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堂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堂实录(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深沉的感叹,用情的反问部编版七下孙权劝学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借助朗读与比较,理解文意,体会文本详略处理的好处。2聚焦感叹号和问号,品味历史人物的复杂情感和精神风貌。3领悟学习与成长的关系,理解学习对于自我提升的重要意义。重难点:1借助朗读与比较,理解文意,体会文本详略处理的好处。2聚焦感叹号和问号,品味历史人物的复杂情感和精神风貌。3领悟学习与成长的关系,理解学习对于自我提升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聊读书导入:师:各位同学,你们都聊聊:最近都在家干什么呢?生:写作业,上网课。生:同上。生:摘录金句呢。师:看来学习是主旋律啊!这是在为中考积蓄力量呢,为你们点赞哦!师:周老师在家除了听国家的话,不

2、串门,待在家里为国家作贡献外,也在坚持读书充电。师:你们读书了吗?生:读了。生:读了。师:我读了终身学习终身成长幽微的人性等。也晒晒你们的书单吧。生:我读了简爱,顺便把摆渡人上下两册又翻了一遍。生:我读了学校推荐的必读书简爱,还有自己喜欢的书追风筝的人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生:我的书单是白夜行平凡的世界简爱。师:戴辛燕读摆渡人是主动阅读,是自主学习哦。陈湘湘的书单一和二也是,张艺凡的二和三也是。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文言文孙权劝学,也跟学习有关。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练读两遍课文,力求读准确、读流畅。师:张艺凡,请你语音朗读一遍。师:沈诗怡,你也发一段语音吧,pk一下。师:戴辛燕,能听到吗?你来点评一下

3、。用文字点评哦。生:我觉得张艺凡读的节奏把握挺好,就是朗读人物的对话部分,缺少点情感。师:与沈诗怡的比较呢?生:张艺凡稍稍好一点。相比之下张艺凡的优点就是读得较为流畅,而沈诗怡却不太流畅,就影响了整体美感。师:陈湘湘,请你也将课文朗读语音发送上来。师:重要的事情做三遍。陈湘湘同学朗读明显综合了前两位同学的优点。你们都读过、听过了吧?生:是。师:听完了三位同学的朗读,周老师要向大家提个建议:学好文言文,朗读永远是第一步,非常重要。师:今天我们学习要完成三个目标:【屏显】1借助朗读与比较,理解文意,体会文本详略处理的好处。2聚焦感叹号和问号,品味历史人物的复杂情感和精神风貌。3领悟学习与成长的关系

4、,理解学习对于自我提升的重要意义。第一部分简单的故事情节师:根据自己的练读,以及聆听三位同学的语音朗读,请梳理故事的简单情节。梳理情节之前,我们先找出人物。生:孙权、吕蒙、鲁肃、蒙母。生:孙权、吕蒙、鲁肃。师:故事中主要人物是前三个,吕蒙母亲不是。生:主要写了吕蒙听从孙权劝告,努力学习,由一介武夫变为一名儒将的故事。师:你是从人物孙权与吕蒙的关系来概括的。其他同学根据故事内容,尝试用其他的人物关系来概括。生: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师:看谁能迅速用思维导图清晰地画出情节来。(学生张艺凡上传手绘思维导图。)师:张艺凡真是快手。大家评一评沈诗怡的文字表述和张艺凡的手绘思维图。看看哪一种梳理故

5、事情节方式更准确、更直观、更形象?生:沈诗怡的比较简洁,张艺凡的详略得当,较好地重现原文。师:周老师也画了一张,但有一种关系似乎没有处理好。能看出来吗?(教者手绘思维导图。)生:周老师的思维导图较好地表现了故事发展顺序,但从拒学到就学差一个箭头。生:我觉得应该是先拒后就。师:“就”学是什么意思?生:从事学习。师:你很细心哦。对,情节发展是有先后的,也就是说孙权劝吕蒙学习,有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而我没有表现出来。我用绿色画笔添加了。进一步思考:鲁肃与吕蒙之间是不是也有不合理之处?(根据学生建议,添加了箭头。)生:先学后赞。师:如何表现呢?生:再用箭头吧。生:先惊于吕蒙的变化,再赞吕蒙现在的才略。

6、师:赞吕蒙的才略是为了突出?生:突出学习的重要性。生:吕蒙的巨大变化。师:也突出孙权劝学的效果。这种写法是侧面描写哦。生:与吕蒙最后还有结友。师:你发现了图中故事的结果有遗漏。师:好了,谁来总结一下故事的简单情节呢?用文字表述哦。生: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最后取得成就,被鲁肃赞叹并结为朋友。生:孙权先去劝吕蒙学习,但是吕蒙开始并不愿意,后在孙权的再次劝告下吕蒙去学习,最后取得成功。生:孙权劝学吕蒙学习吕蒙一开始不愿听从,后来孙权再次劝告吕蒙读书。取得成就与鲁肃交友。生:孙权劝学,吕蒙婉拒,吕蒙学习,鲁肃大赞,结友而别。师:在梳理情节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能辨清各部分的详略安排了呢?生:详,

7、孙权劝学。生:略,吕蒙就学。生:略写吕蒙的学习成就。详写孙权劝学的过程。生:孙权劝学,鲁肃赞学均为详写,吕蒙就学略写。师:你们非常棒哦!孙权劝学文章篇幅小,情节简单,记事简练,层次清晰,详略安排合理。全文以孙权劝学,吕蒙“拒”学、就学,鲁肃赞学结构故事情节。事情的起因和结果详写,而不写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有所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重点突出。师:这是我们第一部分的学习,用画思维导图、辨析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了简单的故事情节。同学们理解力逐步提高,思维也清晰灵动。(学生陈湘湘的思维导

8、图。)第二部分多情的标点符号同学们,资治通鉴等史书原来并没有标点符号,节选的部分孙权劝学原来也没有题目。也就是说,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后来的编者加了题目,加了标点。原119字内容,添加标点以后,现在给你视觉冲击最强的是什么?生:加了引号,人物的对话鲜明了。生:多为感叹号。师:非常敏锐哦!有几处感叹号?生:四次。师:我们了解一下感叹号吧:【屏显】感叹号又称感情号,主要用在感叹句的句末,表示强烈的感情。感叹句是以抒发感情为主的句子,它所表示的感情有赞颂、喜悦、愤怒、叹息、惊讶、伤悼等。摘自百度百科感叹号师:文中共出现四次感叹号,请同学们读三遍带有感叹号的语句,并思考编者添加是否合宜?请表述理由。【屏显

9、】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生:适宜。添加了感叹号,加强了文章该表现出来的情感。生:有利于突出人物形象。师:这是孙权、鲁肃、吕蒙三个人物的语言。文中的孙权还可以这样说话,可不可以呢?【屏显】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改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学生练读体会。)师:这句中,有个通假字:【屏显】“涂”通“途”,道路,仕途。当涂,当道,当权。再读两个体现人物身份的称呼:【屏显】卿,古代君王对

10、臣子的爱称。孤,古代王侯的自称。师:周老师将感叹号改为句号,与编者比,哪一个更妥?生:编者更好。“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定,包含了必须的意思,也摆明了有命令,不可置疑的意味,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表达了孙权对吕蒙的厚望。师:“当”是当今,如今的意思。爱卿你如今当权管事,不能不学。这是表明孙权劝学的原因。请你用坚定的、带有命令的语气读一读。张艺凡你发语音哦。师:要想读好这一处的感叹号,还得理清孙权和吕蒙的上下级关系,弄清人物的身份。生:孙权是东汉末年吴国的国君,吕蒙是他得力的武将。师:是不是因为这群臣关系,孙权劝吕蒙就必须得学习?张艺凡你理解的孙权寄于吕蒙的厚望又是什么呢?生:孙权的厚望

11、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意思是只是应该粗略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也就是说希望他适当了解一些知识,不要做一个粗鲁的武将。生:想让吕蒙从一介武夫变成一名儒将。生:孙权希望吕蒙能够博览群书,在军事上多有帮助。生:孙权觉得吕蒙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认为他不仅要精通武艺,也要略知文学,文武双下。师:会不会与上级赋予下级的权力“当涂掌事”有关?师:当涂掌事就是?生:当权掌管国家大事。生:当权掌管事务。生:当权掌管政事。师:你们觉得掌管军事大权的人应该不应该迫切需要学习?生:应该,要与时俱进。生:他要更好地了解历史。生:应该,他现在身上肩负着整个国家的担子。师:吕蒙,他出身贫苦,少年时未曾受教育,其姊夫邓当是

12、孙策部下。后来受到孙策的赏识,从而踏上军人路途。师:你们看,孙权是了解吕蒙出身的。所以孙权劝吕蒙,句式上用的是?【屏显】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生:感叹句。生:所以不可以改为句号,换了就不能体现孙权对吕蒙的教导与他的循循善诱之心。师:感叹号体现吕蒙对孙权的教导我能感受,但循循善诱我感受不到哦。“不可不学”是双重否定句,参与的同学都发一段语音,体会一下。师:“不可不学”是双重否定句,意味着?生:必须学。生:双重否定表肯定,加强语气。生:一定要学。生:必须学。生:学习很重要。生:肯定要学。生:不学官不好当啊!师:“不可不学”这双重否定句,突出强调臣子当权管事,就要管好政务,这是

13、治国重任赋予吕蒙的使命必须学。加上感叹号,感情更强烈,有不容拒绝的意味。因此,我非常同意张艺凡的朗读语气处理。周老师改为句号显然没有编者的感叹号准确又强烈地体现孙权寄于爱将吕蒙的厚望。师:孙权对吕蒙说话,突出一个“劝”字。使用感叹号,首先突出“劝”的力量。这句感叹句兼双重否定句,感情更强烈。意味着臣子当权管事,就要管好政务,这是治国重任赋予吕蒙的使命必须学。有不容拒绝的意味。生:了解了。师:我们用坚定的,不容拒绝的语气读,是能深深体会孙权对自己爱将的了解和殷殷厚望的。师:可是,吕蒙的态度呢?生:用军中事务繁忙来推脱学习生:先是婉拒。生:吕蒙起初是比较抗拒的。生:不重视。师:这个吕蒙很?生:不领

14、情。生:目光短浅。师: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大概就是?生:没有时间学。生:我军营里事情比较多,没时间学习。生:工作忙没有时间学。生:我太忙了,哪有那时间学。生:你不看我很忙吗?生:拿着军营事多当幌子。师:你们是不是也这样对父母推辞过?生:有过。师:哈哈,我想,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领导,我日常工作太忙了,累得像狗,忙得喘不过气来,就不学了吧。或者会说,领导,以我目前能力,能对付得过来,等不够用再学。师:总之,吕蒙或以工作繁忙为挡箭牌,或者拖延时间,态度坚决拒学。师:这下,作为东吴君主,孙权答应不答应呢?生:不答应。生:不答应。生:不答应。师:我们再来看两个

15、反问句。【屏显】两个反问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言多务,孰若孤?师:你们再读一读,孙权二劝吕蒙的话,应该如何读?特别是第一句带有感叹号的语句,如何读?师:自愿发语音到群里,我看看谁的理解更到位。生:坚定不容拒绝,第一句有些愠怒,生气。生:质问。生:第一句既有着君王的威严,也有长者教训和戒备。师: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师:第一句还有一个通假字,能找到吗?生:邪,同耶,语气词,吗。师: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生:质问他那种强硬的语气。生:教训,威严,严厉。生:严肃。师:你们都用自己理解的语气读一读。再用反问中带有点质问的语气读。师:孙箐欢你来读一读。师:听听,很有意思哦。师:正常情况下,上级安排下级做事,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