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孩子心理特点(最新编写-修订)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5715783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1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孩子心理特点(最新编写-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孩子心理特点(最新编写-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孩子心理特点(最新编写-修订)(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孩子进入二年级有较大变化,作为老师和家长都要掌握这些情 况,进行因材施教,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小学六年一般可分为三个 阶段:一、二年级为低段;三四年级为中段;五六年级为高段。二年 级在小学阶段是过渡年级,是孩子跨入中高年级的起始年级,语文、 数学等各门学科有了许多新的要求。同时,二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 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 处在这一时的孩 子更需要老师和家长关切的眼神、真诚的鼓励和热情地帮助,只要我 们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就会顺利度过这一时期。所以,老师和家长都 要更多地关注孩子各方面的情况。 (一)孩子的心理 二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个性差别

2、大 二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 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 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 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 “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 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 己失去信心。 2、情绪不稳定 二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 他们在陌生、 严肃、 冲突、 恐怖、 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 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他们喜欢 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 点小

3、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 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 3、自控力不强 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得到发展, 情绪表现的方式和强度与低 年级孩子相比,其适宜性更高,一般较少出现忽哭忽笑的现象。但此 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 因此他们的性格 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 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 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 (二)学习方面 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孩子的学习任务与活动范围无论是 广度还是深度都比低年级有了显著的变化, 学习活动的游戏性特征减 少,学习过程的组织性

4、、认知过程的规范性、严谨性更强。二年级课 程似乎一下子变得难了,许多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一年级 的时候,有的孩子比较聪明,不太认真学习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然而到了二年级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稍有马虎,学习成绩就有可能滑 下来。这一年又是两极分化的开始,由于学习内容多了,难度大了, 孩子要保持高分,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马虎 的话,成绩很容易大幅下滑。在这一时期,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开始分 化,他们对于不同学科的学习动机出现了差别,学科偏爱开始出现。 但是只要家长和老师密切配合抓住这关键的一年,培养孩子养成踏 实、勤奋的学习态度,一般成绩不会下滑,而且这一年保持了良好成 绩

5、的话,小学阶段以后几年的学习会变得更加顺利。在教育孩子中要 掌握技巧,常夸孩子。别怕夸孩子他会骄傲,如果他没达到第一怎么 会骄傲呢,他只会不断进步。我们一定要记住: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用 拇指别用食指。 表扬和鼓励也要注意方式, 应该多精神的、 少物质的, 尽量不要用钱去贿赂孩子。 (三)交往方面 二年级的学生与同伴的友谊进入了一个双向帮助阶段,随着交 往能力的提高,同学之中开始出现关系较好的、比较稳定的好朋友, 但是还不能共患难。他们的择友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往往把学习的 好坏当作衡量人的能力的标志。一年级的时候,孩子在外面见到什么 事或者自己做了什么事回家都要讲给大人听,大人不听还不高兴,但

6、是到了二年级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一部分学生不愿意把在外面发生的 事讲述给家长, 有时自己经历的事也不告诉家长, 显示出独立的个性。 并且此时父母对他们的要求也从“听话”标准上升到“学习好,能力强” 的标准,而对他们的照料和关注则比以前要减少许多,因此父子、母 女之间的沟通通常被忽视,矛盾与代沟开始出现。有的家长说,我的 事多得不得了,哪有时间去问孩子的学习,哪里顾得上孩子的教育。 心理学家对几千例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与父母在一起时间多的 孩子,学业成绩、能力素质和品德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明显优于与 父母在一起时间少的孩子。 (四)孩子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从儿童期到少年期的转变,一方面是孩子

7、心理发展的重要大发 展,但也使这个时期的孩子带来很多转变期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 现在: (1) 逆反 逆反是坚持一种与他人愿望、意见相违背的心理状态。逆反心 理实际上是个体独立性发展的一种表现。 小学二年级的孩子虽然其认 知能力有所发展,但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他们常会支持一些表面的事 实或依据坚持自己的想法或行为是正确的,还会由于晕轮效应,认为 某一个老师或家长不管做什么都是不对的,是与自己过不去,因而采 取反其道而行的态度,与家长、老师和学校唱反调。也有的二年级孩 子希望家长老师把他们当大孩子看, 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也能产 生逆反心理。当孩子逆反心理得不到及时矫正时,可能发展成为逆反 习

8、惯,即不假思索地与别人唱反调。 (2) 意志薄弱 小学二年级是意志发展的关键期。由于这个阶段学习活动的巨 大变化,不少学生的学习方式不能适应新的学习任务的要求,使他们 在学习中碰到许多困难,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如果这些困难产生累 积效应,孩子便会受到严重的心理创伤,他们会偏向于悲观地评价自 己的能力,降低对自己的期望,产生畏难情绪。当这种情绪泛化时, 孩子的意志力就受到影响, 孩子在从事各种活动时,遇到困难时倾 向于放弃完成任务。研究表明,个体的意志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呈正 相关,即解决问题能力高的个体,意志力也高,而解决问题能力低的 个体,其意志力水平也比较低。 (3) 厌学 厌学可以说是可能

9、贯穿于整个学龄期的心理问题。在二年级阶 段,除了那些以前积存下来的厌学心理以外,学生出现厌学心理可能 还基于一个重要的原因,即由于失落感而产生的厌学心理。许多学生 在低年级阶段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比较优秀的状态, 但到了二年级以 后,由于学习内容的增多和学习难度的增大,他们的学业分数低了下 来,很难再看到那可爱的红勾勾和令人自豪的 100 分了,这种状况使 自尊心很强的学生比一般的学生更沮丧,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对学习 失去信心,从而引发厌学情绪,一旦遇到某些事件,便产生厌学、甚 至是逃学行为。 (4) 多动症 有调查发现,儿童多动症、不良习惯和品性障碍在小学三年级表现最 突出。 (五)心理发展辅

10、导措施 二年级心理发展辅导的重点在于帮助队员克服转变阶段所带来 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既包认知能力发展方面,也包括个性社会化方 面。要指导孩子正确地评价和适应中年级的学习生活,体验克服困难 的快乐,学习倾听和理解,学习合作与交流,提高注意力。具体来说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认识和评价学习环境 许多孩子都感觉到学习内容的增多, 但对于中年级的学习内容并 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系统的认知,在学习过程中显得被动应对,由此 带来较大心理负担,影响着学业成就。通过比较差异来使队员认识新 学习环境的特点,了解中年级阶段学习的任务、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过 程的特点,使孩子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可能出现的学习绩效波动

11、,避免 出现焦虑情绪;通过寻找相同点来寻找学习活动的承继性,使队员能 稳定情绪,扬长避短,避免因无所适从而出现焦虑情绪。其次,要鼓 励和指导孩子探索适合中年级学习特点的新的更有效的方法, 改进以 前一些不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加强心理技能训练,培养意志 如前所述,小学二年级是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关键期。因此, 意志品质培养成为这个阶段心理发展辅导的重要内容之一, 孩子一旦 具有较好的意志品质, 就有利于帮助他们克服中年级阶段面临的各种 困难,而且可以能使队员提高自己的注意控制水平,减少多动症的发 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并不是盲目简单地训练。事实上,衡量一个人的 意志是否坚强,不是看他行动的早

12、晚,而是看他在该行动的时候能否 果断地按事先制定的计划行动。因此,意志的培养不是简单地“挑战 极限”、“与自己过不去”,而是包含着一系列的心理技能训练。这些 技能包括制定合适目标的技能、行动调整技能和克服困难的技能。 (3)训练孩子倾听与理解的习惯与能力 倾听与理解是成功人际交往的重要条件。这种训练对于二年级 的孩子而言意义十分重大,这个阶段孩子的面临着更多的信息刺激, 通过倾听与理解,提高队员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这个阶段孩子希 望人们认为他们是小大人, 并急于证明自己的成长, 因此, 敢于尝试, 喜欢通过各种表现来显示自己,男生经常打架、女生爱争执都是这种 心理的外在表现。通过倾听与理解的

13、训练,有利于帮助孩子克制盲目 冲动,使心智走向成熟。倾听是一种重要的获取信息的技术,对孩子 进行倾听训练,首先要孩子学会尊重说话者,别人的话没说完不能打 断。其次要学会多听少讲,要关注说话者的内容,不要将谈话的话题 转向自己喜欢的内容然后抢着发言。再次,要学会引导别人的话题, 把话题引向说话者感兴趣,有话可说的方面,例如,在交谈过程中, 学会使用复述、征询、疑问等技术,使谈话内容深入下去。一次成功 的谈话,往往不是自己说了多少,提供了什么信息,而是自己通过交 谈获得了什么信息。善于交谈的人,不是那些夸夸其谈的人,而是那 些能引导话题,使谈话得以热烈进行的人。 倾听效果与理解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14、仅学习倾听技术而不学 习理解技术也无法使孩子通过交流扩大见识,了解事物。如果说倾听 可以使孩子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刺激的话, 那么理解就是使得孩子能理 解这些刺激信息的意义, 仅有信息刺激而不理解信息意义就如同我们 平时所说的“水过鸭背”一样没有意义。理解训练首先要使孩子学会归 纳,总结说话者的主要意思。其次,要使孩子学会向说话者征询。例 如,养成询问对方“您的意思是对吗”,“您是说我理解对吗?”等 的习惯。 再次, 要使孩子学会通过关联方法获得有关内容的更多信息。 与谈话内容关联的信息很多, 如事件发生的原因、 事件后续发展可能、 谈话者的体验等。如果谈论的是一般的信息,则可进一步与谈话者交 流其观点、态度,对不同意见的看法等等。通过理解技术的训练,使 孩子通过交谈获得有关交谈对象的完整的信息。 (4)训练孩子合作行动的能力 合作行动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但合作的方式、效果却是中 国学生的弱项。首先,要培养孩子组队的能力。其次,要培养孩子任 务分析与行动分工的能力。 再次, 要培养孩子的合作行动技能。 最后, 培养孩子的交流、评价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