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成都高三毕业班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茅** 文档编号:145714538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成都高三毕业班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21届成都高三毕业班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21届成都高三毕业班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21届成都高三毕业班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21届成都高三毕业班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成都高三毕业班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成都高三毕业班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高三(应届班)9月月考语文试卷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2.单项选择题的作答:用2B铅笔涂黑机读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3.主观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 (阅读题 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话题,习近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

2、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音乐是人类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传统音乐经过数千年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民族艺术智慧,形成了鲜明的民族个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和人文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社会功能,具有特殊的美育价值。中国传统音乐有助于审美修养的提升。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注重心与乐的相通相融,追求音响的虚淡空灵,讲究韵味的深邃悠长。通过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如箫、筝、笛等民族独奏乐器因其清丽婉转的音色特点,适于表现悠闲淡泊的审美

3、情致。京剧、昆曲、越剧等戏曲剧种,其唱腔唱词、伴奏乐器、服饰舞美等都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活动也都渗透着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如蒙古族音乐的悠扬高亢、维吾尔族音乐的热情奔放、侗族大歌的委婉质朴。传统音乐文化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判断力形成的过程,也是审美修养提升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音乐有助于理想人格的养成。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好的音乐不仅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涵养性情,对社会精神风尚也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在孔子的教育哲学中,道德与音乐是相辅相成的,通过音乐建立和维护社会统一、宜人的法定秩序,最终实现社会的“大治”。在中国传统音乐文

4、化中,古琴以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居“琴、棋、书、画”四艺之首,这种品格与文人雅士的精神志向息息相通,因而修习古琴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留下了如高山流水、广陵散阳关三叠等大量优秀作品。传统音乐的学习,能让学生与优秀作品所展现出来的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人文之美产生共鸣,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激励精神,温润心灵,进而培养起对人类、自然以及一切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最终达到理想人格养成的目标。中国传统音乐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人们对某种文化在观念、心理和行为上的认可、接受和融入,它可以使人们在思维模式、行为模式等方面达成一致,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对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文化都是最重要、最有生命力的文化认同内容。我国的传统音乐如同浩瀚的海洋,单就民间音乐而言,56个民族保存了丰富的歌种、乐种、曲种、剧种等,而每个种类又有多种多样的乐器以及乐队组合、唱法和奏法等表现形式,现已收集到的民间歌曲有约30万首,器乐曲约200种,这些丰富多样的民间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还有大量文人音乐、宫廷音乐与宗庙祭祀乐等音乐资源。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进而增强文化自信。(摘编自许冰传统音乐教育如何传承“乐感”文化)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音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社会功

6、能,是人类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B学习传统音乐,在心与乐的相通相融中增强对音乐的感悟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C文化认同就是人们对本国传统文化在观念、心理和行为上的认可、接受和融入。D中国传统音乐指各民族的民间歌种、乐种、曲种、剧种等及其多样的表现形式。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从国家、民族的高度指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是全文立论的背景。B文章在总体上采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了中国传统音乐特殊的美育价值。C文章列举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和地方剧种的唱腔唱词,论证了传统音乐博大精深。D文章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具体论证传统音乐的美育价值,逻辑上是逐层深入

7、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承并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既有助于学校美育教育,也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B我国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活动都渗透着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和文化内涵。C高山流水阳关三叠等古曲在今天仍然可以发挥其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涵养性情的作用。D道德与音乐是相辅相成的,懂音乐的人往往比不懂音乐的人道德水平高,人生态度更积极乐观。(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材料一:端牢“中国饭碗”,在今年有着特殊意义。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对粮食生产、加工物流等造成一定影响,国际粮食市场变动等

8、外部因素也引发对粮食安全的关注。经多方努力,夏粮迎来了十七连丰,给国家粮食安全、老百姓端牢饭碗增添了信心和底气。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就要抓实眼前。要严格落实最低收购价政策,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及时启动托市收购,同时大力抓好市场化收购,严查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防止农民“卖粮难”。7月中下旬是夏玉米苗期,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高度重视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防治,压实防汛责任,落实防御措施,工作再加紧,措施再加力。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必须谋划长远。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加快推动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加快发展现代种业,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碗中装好粮,就要促

9、绿色显“特色”,让绿色生“金色”。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使消费者得实惠。碗里装好粮,就要充分发挥科技力量,推进农村科技创新。疫情之下的农业生产中,植保无人机、线上农技“问诊”和农资购销发展迅速。要以此为契机,让地理位置服务、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等给粮食生产插上翅膀,加强农科人才培养,切实强化粮食安全科技支撑。民为国基,谷为民命。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端稳中国碗,盛满中国粮。(摘编自新华社记者于文静端牢“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2020年7月13日)材料二:有些土地需要祛除“病灶”。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

10、对耕地利用造成影响。近年来,华北地区通过节水、农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压减地下水超采。河北省曲周县地处华北平原,属于地下水超采区。曲周县第四疃镇王庄村种粮大户王拥军今年种了200亩小麦,其中100亩是抗旱节水小麦品种。“这100亩少浇了一遍水,就节水8000立方米,但产量却相当于普通高产小麦。”王拥军说。近年来,曲周县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全县10个乡镇设立11个节水小麦示范方,引进17个抗旱节水小麦品种。今年该县推广节水小麦9.2万亩,压减地下水开采400万立方米。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境内滏阳河和支漳河的引水工程,可辐射灌溉面积5.1万亩。邯山区水利局工程科科长于志信说,原来地下水灌溉的农田,土地有板结

11、,现在使用“活水”灌溉,微量元素多了,土壤结构改良了。河北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地下水超采治理不断深入,河北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有所减缓。土壤污染也是耕地的一大“病灶”。针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对耕地的污染问题,近年来,黑龙江省启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黑龙江省嫩江市伊拉哈镇的农民王全,闲暇之余就去田间捡农药瓶,然后送到固定回收点,每个农药瓶能换回0.1元。嫩江市设了190 个固定回收点,遍布14 个乡镇。2010 年以来,嫩江市财政累计投入回收、无害化处理资金700多万元,回收农药瓶超过3000万个,有效减少了土壤污染。一些地方还通过种植绿肥作物,让土壤更健康。洞庭湖之滨的湖南省华容县种植

12、绿肥作物紫云英,专门用于还田,改善土壤状况。华容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吴建军介绍,华容县紫云英种植面积达20万亩,一亩紫云英可产鲜草2000公斤以上,含有机质10%以上,全县紫云英还田后,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摘编自新华社李凤双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我国加强耕地保护,推进“藏粮于地”,2020年6月24日)材料三:盛夏,黑龙江省海伦市自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大豆田已经封垄。合作社理事长付正武说,这大豆品种是“东生17”,正常年景亩产量可达400斤,蛋白含量在40%以上。“东生系列”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自主研发培育,具有高产、高油、高蛋白、抗倒伏等特点,已成为黑龙江

13、省内许多地区的主打品种。近年来,我国粮食作物育种技术不断突破创新,玉米、大豆、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产量持续提高。第三代杂交水稻2019年10月首次测产取得亩产1046.3公斤的成绩,耐盐碱水稻(海水稻)稻作改良试验面积增至万亩以上,2020年在全国推广超级杂交稻品种“超优千号”千万亩以上在袁隆平等科研人员助推下,我国水稻良种培育不断创新,产量屡攀高峰。在世界三大主粮中,杂交育种难度最大的小麦育种也在取得新突破。在山西,历经40年钻研,山西省运城市蓝红杂交小麦研究中心主任冯树英团队成功育成世界独特的“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品种。专家组评价,该品种杂种优势十分明显,为我国大幅度提高小麦单产提供重要技术

14、支撑。目前,“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已完成关键环节科研攻关。与此同时,团队又完成了第二代“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创制工作。“第二代产品杂种优势更强,结实率更高。”冯树英说。不仅育好种,还要教农民种好粮。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边昭镇的农田里,农民汤金鹤家玉米长势旺盛。老汤家的农田是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教授崔金虎“帮种”的。去年,崔金虎选用国内优质品种在90亩农田里开展试验,并教会农民科学的密植播种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经专家组测产,试验田每亩比相邻最好的玉米田块增产80.9%。今年在崔金虎指导下,汤金鹤家采用新作业方式生产,高产增收在望。一批批科研人员不懈奋力攀登,让中国粮用上中

15、国“种”,让中国农民种好中国粮,不断夯实粮食安全之基。(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网韦嘉维中国碗装更多中国粮,2020年7月28日)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保障粮食安全,抓好长远工作任务”的一项是(3分)( )A.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加快推动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加快发展现代种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B.努力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对粮食生产、加工物流等造成的影响,关注国际粮食市场变动等外部因素,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C.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充分发挥科技力量,推进农村科技创新。D.深人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加强农科人才培养,切实强化粮食安全科技支撑。5.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自主研发培育的“东生系列”大豆品种,具有高产、高油、高蛋白、抗倒伏等特点,已成为全国的主打品种。B.我国水稻良种培育不断创新,第三代杂交水稻已取得亩产1046.3公斤的成绩,耐盐碱水稻(海水稻)稻作改良试验面积已增大。C.山西冯树英团队已成功育成世界独特的“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品种,结实率高,推广后,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小麦单产。D.2020年汤金鹤家玉米采用新作业方式生产,实现了高产增收。试验田同样品种每亩比相邻最好的玉米田块增产80.9%。6.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三,谈谈怎样推动“藏粮于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