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重庆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心得体会范文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713970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重庆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心得体会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编】重庆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心得体会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编】重庆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心得体会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重庆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心得体会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重庆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心得体会范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心得体会范文通过近两个月的艰苦鏖战,重庆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辉煌战果。具重庆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8月15日,已成功抓捕黑恶团伙成员1544人;14个横行重庆市多年的主要黑社会团伙已受到致命打击,100余名黑社会团伙骨干成员全部缉拿归案。其中,陈明亮、岳村、黎强等67名黑恶团伙首犯和骨干分子被警方先后执行逮捕。两个月时间内抓获1544名黑恶团伙成员,逮捕67名黑恶团伙首犯和骨干分子,这样的扫黑除恶行动战果不可谓不辉煌。在为重庆警方扫黑除恶行动捷报频传感到欣慰的同时,又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这么多的黑社会团伙及其成员,为何非要等到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才能受到打击?

2、在警方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之前,这些黑社会团伙头目与成员为何能长期逍遥法外?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次专项斗争拔除的黑社会团伙与黑恶分子越多,就表明有越多的黑社会团伙与黑恶分子平时未能受到应有的打击,而正是这种平时的打击不力给了黑社会团伙滋生与壮大的机会,专项行动打击与抓获的黑恶分子数量庞大,恰是平素对黑社会团伙打击不力的反证。通过开展专项行动方式一次性打击黑恶势力,与立足于平时对黑恶势力进行不间断打击,法律与社会效果显然是不一样的。开展专项行动固然也可以给黑恶势力以沉重打击,但是当这些黑恶势力受到专项行动打击之时,由于平时打击不力,这些黑恶团伙已经犯下了滔天罪行,已经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造

3、成巨大损害。而如果平时即能对黑恶势力进行不间断的打击,黑恶势力刚一露头即被迎头痛击,黑社会团伙就不会有坐大的机会,其对人民群众利益造成的损害也就能降至最低。人们常说“迟到的正义即非正义”,对黑恶势力平时打击不力,等到其已经坐大并犯下更多罪行时下再予以打击,同样可说是一种“迟到的正义”。相比于这种扫黑除恶上的“迟到的正义”,平时即对黑恶势力予以痛击从而使正义及时得到实现,无疑能给人民群众利益以更为切实的维护与保障。平时对黑恶势力缺乏应有的打击,等到其坐大并犯下更多罪行之后再予以“一次性解决”,这样的扫黑除恶方式一定程度上与部分地方官员喜好“运动型”执法方式有关。显而易见的,相比于对犯罪行为进行日

4、常性打击,开展各项执法专项行动更能显出声势的浩大,也就更能凸显官员的作为与政绩。另一方面,一些地方黑恶势力非要通过开展规模巨大的专项行动才能受到有力打击,很大程度上也与政府与司法机关内部存在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有关。正是由于有部分政府官员与司法人员为黑恶势力提供庇护,才导致黑恶势力平时难以受到应有打击,而非要通过有关领导人排除阻力通过开展专项斗争形式,才能让黑恶势力受到致命的打击。黑恶势力平时难以受到打击,而只有等到警方开展专项行动时才能遭受重创,无疑也是扫黑除恶缺乏长效机制的体现与反映。正是因为扫黑除恶长效机制的缺失,导致黑恶势力唯有在阶段性专项整治行动中才能受到打击,而每一次专打击行动之间

5、的时间空隙,无疑正是黑恶势力得以坐大的时机。正因为如此,要避免黑恶势力在警方平时疏于打击中坐大,从而给人民群众利益造成原本并非不可避免的损害,需要各地政府官员与司法机关负责人摒弃“运动型”执法喜好,真正以人民的利益而非个人声望与前途为最高利益;与此同时,各地更要严密防范少数政府官员与司法人员的涉黑动向,对那些为黑恶势力提供庇护的“保护伞”及时予以清除,以排除立足于对黑恶势力进行日常性打击的阻碍因素,让对于黑恶势力的每一次打击都能走向深入。而更为根本的是要建立扫黑除恶长效机制,真正让黑恶势力露头即能受到有力打击,使其得以失去坐大的机会。重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组长刘光磊16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明确提出要建立扫黑除恶长效机制,表示将认真总结这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经验做法,并将其固化为长效工作机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扎实抓下去,坚决防止出现反弹的局面,这无疑是相比单纯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更为值得期待的。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