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狼》知识梳理与阅读练习题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711293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狼》知识梳理与阅读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狼》知识梳理与阅读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狼》知识梳理与阅读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狼》知识梳理与阅读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狼》知识梳理与阅读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狼》知识梳理与阅读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狼》知识梳理与阅读练习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狼蒲松龄原文呈现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作家与作品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

2、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0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本文选自聊斋志异背景与内容本文可分三段:第一段(屠夫遇狼)写两狼追赶屠户,屠户时而迁就退让,继而被迫抵抗自卫。第二段分两层。第一层,从“少时”至“又数刀毙之”。作者在描写两狼对屠户“眈眈相向”之后,

3、又变换笔法,写一只狼竟然自己走开,另一只狼装作驯良的家狗形态蹲着,然后闭着眼睛打盹,样子十分悠闲。第二层,屠户杀了眼前的狼而准备赶路,又警惕地转视积薪后,发现了另一只正在钻洞的狼。作者借屠户的锐利的眼睛,点出狼“隧入以攻其后”的企图,揭露其“身已半入,止露尻尾”那种弄巧成拙的丑态,次“亦毙之”作了痛快的结束。第三段,是作者诙谐风趣的议论。作者指出狼的狡黠奸诈,而嘲笑其顷刻而毙的结局,也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余味无穷。主题与写法本文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故事同时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重点词语 一

4、词多义1.止 :(1)止有剩骨 止:_(2)一狼得骨止 止:_2.意:(1)意暇甚 意:_(2)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意:_3.敌: (1)恐前后受其敌 敌:_ (2)盖以诱敌 敌:_4.前:(1)恐前后受其敌 前:_ (2)狼不敢前 前:_5.之: (1)指狼又数刀毙之 之:_(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之:_ (3)久之 之:_ (4)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之:_6.以:(1)投以骨 以:_ (2)以刀劈狼首 以:_ (3)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 以:_(4)盖以诱敌 以:_7.其:(1)恐前后受其敌 其:_ (2)场主积薪其中 其:_(3)屠乃奔倚其下 其:_ (4)一狼洞其中 其:_ (5)意将隧人

5、以攻其后也 其:_(6)屠自后断其股 其:_通假字 8. 止:止有剩骨。 止:_ 词性活用 9. 一狼洞其中。 洞:_ 10.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隧:_ 11. 其一犬坐于前。 犬:_重点词语: 1.(1)同“只”(2)停止 2.(1)神情,(2)想,3.(1)攻击, (2)敌方, 4.(1)前面,(2)向前, 5.(1)代词,它, (2)助词,的(3)助词,调整音节,不译, (4)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6.(1)介词,把 (2)介词,用(3)连词,来(4)连词,用来 7.(1)指狼 (2)指打麦场(3)指柴草堆(4)拾柴草堆(5)指屠户(6)指狼 8.同“只”,只有。 9.名词用为动词

6、,打洞。 10.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 11.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重点句子翻译 1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句:_。 2其一犬坐于前 译句:_。 3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译句:_。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句:_。 重点句子翻译 :1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就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2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3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4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理解与拓展1.根据狼的故事,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 A.“屠惧,投以骨”中

7、的“投”字,表明屠户对狼的本性尚未彻底认识,只采取一种迁就退让的方法,对狼心存幻想。 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户在毫无退让的情况下做出了与敌斗争的果断抉择。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刻画屠户杀狼时的一种愤怒之情。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的“乃”字表明了屠户对狼奸诈本性幡然醒悟。 2.原文填空。文段中表现狼“黠”的本性的句子有_,_,表现屠户警觉的句子是_。 3. 选出下面翻译正确的一项( ) A.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一只狗蹲坐在前面。 B.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他)。 C.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屁股。 D.狼不敢前,眈

8、眈相向狼不敢往前走,和屠户互相瞪着眼看。4.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答:_。理解与拓展: 1.C 2.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3. B 4.(1)对像狼一样的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不能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2)坏人虽然狡猾,但总以害人始,以害己终。真题演练一、阅读狼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

9、,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其一犬坐于前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恐前后受其敌 ( )(2)屠自后断其股 ( )3翻译下面句子。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句:_4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_ 5概括狼的形象,

10、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答:_一、1.B2.(1)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2)大腿。3.骨头已经扔完了,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4.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5.狼的形象:贪婪、狡诈、凶狠。这则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或者认为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二、阅读狼一文,回答后

11、面的问题。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指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乃悟前狼假寐(睡觉) B. 屠暴起(暴躁)C. 屠大窘,恐

12、前后受其敌(攻击) D. 止增笑耳(只有)2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A.蒙辞以军中多务 B.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固以怪之矣3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A. 少时,一狼径取,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从小路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B.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仿佛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C.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屠户)D.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想要钻过去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4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