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711138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4.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课件(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教学目的和要求,逻辑结构,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基本特点,认清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条件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掌握中国共产党在外交方面的基本原则、方针和政策;通过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和作用提高的分析,明确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信心。,教学目的和要求,国际战略和 外交政策,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逻辑结构,计划讲授时间:2学时,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第一

2、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一、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二、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三、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科学认识和准确 把握时代主题, 是制定正确发展 战略和内外政策 的一个重要前提。,(一)毛泽东对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二)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三)江泽民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四)胡锦涛对国际局势的判断,一、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战争危险存在,但世界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量且正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2、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3、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平等的、建立广泛的反帝反霸斗争

3、的国际统一战线等一系列著名论断。,(一)毛泽东对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两个中间地带,(一)毛泽东对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三个世界划分,邓小平根据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重大变化,提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二)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1、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可以避免的,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当代世界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 3、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科学判断的基本思想,4、和平与发展成

4、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三)江泽民对国际形势的判断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四)胡锦涛对国际局势的判断 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主旋律。 坚持多边主义,才能实现共同安全。 坚持互利合作,才能实现共同繁荣。 坚持包容精神,才能共建和谐世界。,(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二、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 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由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

5、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力量中心格局:一超(美)、四强(俄欧中日)、五候补(印埃南巴印尼) 力量中心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政治三强(美俄中)、经济三强(美欧日)、军事两强(美俄)、文化三强(中美俄)、地缘四强(中美俄印) 国际关系体系:联合国体系、发展中国家的南南合作、阿拉伯世界、伊斯兰世界,单极化美国,硬国力:适当规模人口、广阔土地(可耕地)、丰富自然资源、优越地理条件(水、航运、地缘对手少); 经济实力:基础雄厚、比例大 军事实力:军费40%以上,数字化部队、数字化地球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装备好、武器尖端 外交实力:国际

6、影响力巨大,控制联合国,文化实力:6000所大学;巨额教育经费;主要近代科技创新;主要诺贝尔奖得主; 科技实力:科技费用大,主要领域均处于领先 制度实力: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是制度的主要发布者; 语言实力:美式英语能极大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单极与多极之争,美国的超极地位十分稳固:世界单极化? 中国的发展势不可挡:新的超级大国? 团结的欧洲:经济实力、人口、政治影响,能否重现夕日辉煌? 跛脚巨人日本:经济巨人、政治矮子、军事侏儒,能否实现第三次远航? 基础稳固的俄罗斯:基础好、人力资源丰富、科技实力强、自然资源丰裕,能否东山再起?,潜在多极化力量,印度:人口10亿、经济潜力

7、、军事潜力、战略地位 埃及:非洲大国、阿拉伯盟主、伊斯兰现代化样板、地缘战略要点 南非:最发达的黑非洲国家 印度尼西亚:东盟核心、东亚国家合作支点、2亿人口、丰富自然资源、伊斯兰现代化核心、地缘战略要点 巴西:1亿人口、900多万领土、新兴工业化国家、拉美国家的代表 尼日利亚:人口过亿、面积大、石油、黑非洲代表,中国要在世界格局多 极化的趋势中发挥大 国作用,必须不断增 强综合国力。,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日益统一的全球化世界,国际贸易发展迅猛:快于经济发展 国际金融空前繁荣:流量大,波动大 国际投资不断深化

8、:生产一体化 跨国公司日益强大:新主体、独立性增强 经济利益联系紧密:货币汇率、资本流动、股市 信息全球瞬间流通:互联网、卫星电视 观念习俗思想趋同:文化全球化 国际惯例渐成潮流:各个领域都形成共同标准 生活方式日趋统一:麦当劳、快餐、卡拉OK、 国际政治相关增强:外来影响逐渐增大,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重性,总体上能促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促进世界生产增长,带来巨大经济利益; 但各国收益严重不均,主要由少数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垄断集团所占有,广大发展中国家所得甚微。 而发展中国家两极分化严重,有的能利用全球化机遇迅速发展;有的成效不明显,有的则停滞不前,愈益边缘化。,我们需要各国平等、 互惠、共

9、赢、共存的 经济全球化。,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一)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三、中国坚持走和 平发展的道路,(二)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容,(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迅速崛起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与猜测,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作为应对,我国开始提出和平发展道路并加强对外宣传,认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5年12月22日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 2006年8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我国进一步向全世界宣示中国坚决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一)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

10、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二)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容,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 巨大成就,但仍然是 发展中国家。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 和平国际环境。,渴望和平始终是中 国人民的精神特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点决定中国只能走和平崛起的发展之路。,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二、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1、,三、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政策的形成和发展,(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三)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的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第1465页,(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采取了敌视政策,对新中国全面封锁,迫使我们一边倒向苏联老大哥。,50年代“一边倒

12、”,(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平共处原则的提出,(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 不 侵 犯,互 不 干 涉 内 政,平 等 互 利,和 平 共 处,60年代“两个拳头打人”,当时既反美帝又反苏修,还反各国反动派。同时积极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坚持睦邻友好。,(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70年代“一条线”,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恢复中日邦交正常化,使我国的国际环境开始好转。,(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中国的对外政策是

13、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57页,(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真正的不结盟战略,80年代“国门打开”,(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冷静观察,稳住阵脚, 沉着应付,韬光养晦, 善于守拙,决不当头, 有所作为”,80年代我国外交工作的方针,(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90年代“全方位开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努

14、力发展大国间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十六大以来,(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三)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三)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坚持独立自主的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二、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三、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逐 一 修 理,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三、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模式多样化,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三、

15、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核心: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国际能源合作,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三、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谐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 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协调合作 坚持和睦互信,实现共同安全 坚持公正互利,实现共同发展 坚持包容开放,实现文明对话 摘自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内涵:民主、和睦、公正、包容,政治: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经济: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建设和谐世界的途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安全: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环保: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大国是关键、 周边是首要、 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多边是舞台。,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和平于发展示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宗旨和目标。 教学难点: 如何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