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知识点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710711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知识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下第一单元知识点补充【历史概念解析】1. 什么是殖民主义?殖民主义是资本主义强国奴役和剥削落后国家,使其变成自己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政策和行动,它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其形式和内容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变化。2.辨别下列概念:殖民掠夺、殖民扩张、殖民战争、殖民霸权以上四个概念都属于殖民主义的范畴,是殖民主义不同的表现形式。殖民掠夺:殖民者对殖民地进行经济侵略的一种手段,包括掠夺财富、土地、劳动力等。殖民扩张:最突出的特征是对外扩张,即发动一系列战争,抢占殖民地。殖民战争:一种是殖民国家对殖民地发动的侵略战争;另一种是殖民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利益而进行的战争。殖民霸权:即在殖民扩张过程中的优势地

2、位。它以经济、军事实力为基础,通过殖民争霸战争而取得。3、农奴制:俄国封建社会盛行的一种制度,农奴较奴隶来说,可有自己的一部分私有财产,较农民来说,没有人身自由,生活受农奴主的干涉与控制。4、命与改:命是用暴力推翻现有的政权,有流血有牺牲,暴力是“自下而上”的方式。如英国资产阶级命、法国大命、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中国辛亥命,都是命。改,是“自上而下”的方式,相对来说比较温和,是在现有政权的领导之下采取除旧布新的措施,如彼得一世改、俄国1861年改、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改开放、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等,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易错易混概念】1、拉丁美洲绝大部分地区都被西班牙统治,只有

3、巴西被葡萄牙殖民者所独占。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都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领导人,都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他们反抗的是西班牙殖民者,而不是葡萄牙。2. 与印度民族大起义同一时期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典型事例是1851-1864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3.印度民族大起义与拉美独立运动的结果不同,一个失败,一个胜利。4.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的原因除了英国完成工业命实力太过强大之外,当时的印度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也有关,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中心有三个。章西女王是领导之一。章西女王不等同于印度民族大起义,注意表述准确。5南北战争与俄国1861年改的区别:美国南北战争中废除的是奴隶制,俄国1861年改废除的是农奴

4、制,他们都是从1861年开始。6、19世纪中期历史主流是资产阶级命与改,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美国南北战争符合这一历史主流,中国洋务运动虽然也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但洋务运动是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本身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并不想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没有顺应这一时代潮流。4、彼得一世改与1861年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两次改都是由沙皇下令自上而下进行的。改的对内作用相似,都从不同方面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改的对外影响相似,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为对外扩张准备条件,加快了扩张的步伐。不同点:不同点彼得一世改俄国1861年改

5、背景不同17世纪晚期,俄国经济严重落后于西欧,彼得一世改在于改变俄国落后面貌;1861年改,是俄国农奴制出现严重危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了保证农奴主的政权,延缓命的到来,宣布废除农奴制。内容不同彼得一世改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动学校教育,改社会习俗,丝毫未触动农奴制度;1861年改内容单一,宣布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废除了农奴制度。影响不同彼得一世改加强了俄国农奴制度,增强了国力,使俄国走上扩张侵略道路;俄国1861年改虽然很不彻底,但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性质不同彼得一世改属于封建地主(农奴主)阶级性

6、质,1861年改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 改5、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废除农奴制改的比较相同点:相同点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背景相同都是在19世纪中期,在工业命的推动下发生,且国内都出现了封建统治危机,俄国是农奴制危机,日本是幕府统治危机。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结果相同都通过改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影响改都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不同点:不同点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背景不同日本受西方入侵,有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而俄国没有。内容不同日本有大量学习西方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内容,而俄国没有。结果不同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军国主

7、义道路,俄国没有。6、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的比较时间: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背景:都受工业命影响,生产力发展要求改变生产关系方式:美国是命方式,日、俄是改方式任务:美国是解放黑奴,俄国是为了解放农奴,都有解放生产力的任务。日本还有摆脱民族危机的任务内容:日本改有向西方学习的方面,另两个国家没有。影响: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是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障碍,日俄是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都保留有封建残余。【考点整合突破】1、美国历史上两次资产阶级命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性质资产阶级命和民族解放战争资产阶级命命对象英国殖民统治黑人奴隶制领袖华盛顿林肯影响都促进了美

8、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日本历史上两次改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时间七世纪中期1868年领导孝德天皇明治天皇学习对象中国隋唐制度欧美性质封建制度性质的改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影响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使日本由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启示国家要进步,必须要向先进的文化和制度学习。要改创新、与时俱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和中国洋务运动的不同结局及认识(1)日本的明治维新虽然也留有封建残余,但是经过武装倒幕,在肃清了封建幕府势力的基础上实行的比较全面、广泛地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改,结果使日本很快由受人欺辱的弱国走上强国之道。(2)俄国虽然废除

9、了封建农奴制,但改很不彻底,保存下来的农奴制残余势力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俄国在改后仍然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3)洋务运动是在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情况下,单纯的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和军事技术,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认识:三者结局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对新旧两种制度所持的态度不同。4、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比较图明治维新1868戊戌变法1898时代背景国内1. 列强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1853、1854美国打开日本国门)2.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幕府陷于极端孤立地位(倒幕运动)1.清政府对内依靠汉族官僚地主2.对外妥协退让,共同绞杀中国命3.封建顽固势力势力很强大

10、国际世界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英、美、法经过资产阶级命,先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并开始对中国侵略,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领导者具有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资产阶级维新派、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改措施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方面推行地税改,在殖产兴业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结果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触

11、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最终失败影响积极: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消极:但是日本的改保留了大量旧制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1.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2.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3.为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4.为辛亥命的发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启示1.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新,要想让国家矗立于世界强国之列,就应实行对外开放,吸取西方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紧跟时代的潮流。2. 改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

12、顺的,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3. 命和改在社会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4.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5. 落后的社会制度必将被先进的社会制度所取代6.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感受家国情怀】1. 俄国1861年改与日本明治维新给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1)抓住历史机遇,跟上历史发展的潮流,努力发展我国经济,促进社会发展。(2)坚持改开放,向先进国家学习,引进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3)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努力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和产品,增强国际竞争力。2、关于改的启示(认识)(1)改是社会发展与进步重要动力,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不断改,才能更加繁荣昌盛。(2)改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

13、是,大胆创新;(3)改要使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3、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政策调整(改或经济建设)应该遵循哪些原则?(1)符合国情、实事求是;(2)与时俱进、大胆创新;(3)生产关系符合生产力、遵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4)顺应潮流符合人民的切实利益等。4、命与改命是用暴力推翻现有政权,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按性质可以分为资产阶级命和无产阶级命。资产阶级命包括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资产级命,如英国资产阶级命,法国大命,美国独立战争,中国辛亥命。还有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资产阶级命,如美国内战。无产阶级命,包括巴黎公社,俄国十月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命等。改,是在现有政权的领导下,采取除旧布新的措施

14、,及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达到局部或根本的变化,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改按性质分奴隶社会的改,如雅典的伯里克利改,封建社会的改包括确立封建制度的改,如日本大化改新,欧洲确立封君封臣制关系的查理.马特改,还有巩固封建统治的改,如彼得一世改、清政府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包括有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改,如俄国1861年改,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还有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改,如罗斯福新政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如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赫鲁晓夫改,戈尔巴乔夫改,中国的改开放等。改按程度分有不改变根本制度,作政策上局部调整的改,如彼得一世改,罗斯福新政,洋务运动,苏俄新经济政策等。而有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的改,如明治维新,1861年改。工业命第二次工业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最早在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主要标志瓦特改进蒸汽机电力成为新能源内燃机的发明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理论基础牛顿的力学理论基础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走在前列的国家英国美国、德国能源煤炭石油、电力特点许多技术发明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第二次工业命几乎在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