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4 灯笼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710135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4 灯笼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4 灯笼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4 灯笼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4 灯笼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4 灯笼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4 灯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4 灯笼(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灯笼自主学习任务单1、 学习目标1.概括文章围绕灯笼叙写的事件,体会散文以“情思”为核心构架、选材、传情、达意的创作特点。2.感受作者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独特的思与悟,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3.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二、学习过程(一)新课导入任务一:简要介绍有关作者的情况,并说说“灯笼”在传统文化中有哪些内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任务二:默读课文,找出文本围绕“灯笼”记叙事情的段落,并概括作者围绕“灯笼”具体写了哪些事? 任务三: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 任务四:作者抒写了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请你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三)精读课文,品

2、味探究来源:Zxxk.Com任务五:情思解读的第一关键词【静穆】深入研读文章2、3段有关祖父的语段,谈谈你对祖父的认识,请用“从 词句中我领悟到祖父是一个_的人,他给予我 ”这样的句式来回答。 任务六:情思解读的第二关键词【意味深长】文章从第7段开始,吴老的思绪开始飞扬,逐步融入了一些其并未经历的历史场景及事件,有很多内容是想象的,这些部分能删掉吗? 任务七:情思解读的第三关键词【马前卒】阅读第11段,说说“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中“马前卒”是什么意思?灯笼上为什么要写“霍骠姚”“李广”“裴公”这几个人的名字? (四)反思总结我的收获: 来源:学。科。网Z。X。X。K 我的疑问: 三、效果

3、检测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行文过程中引用了许多典故,这些典故的运用使得文章优美雅致。B本文笔调闲适,情感真挚,意趣优雅,语言活泼。来源:学科网ZXXKC作者在文章最后,通过列举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了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D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容优雅地记录着岁月的沧桑,表达了自己对灯笼的喜爱。2第一段作者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亮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3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4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 5.阅读课文选段,回答下列问题。想起来,族姊远嫁,大送大迎,曾听过彻夜的鼓吹,看满街的灯火;轿前轿后虽不像宋史仪

4、卫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但辉煌景象已够华贵了。那时姊家仿佛还是什么京官,于今是破落户了。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宋体字,从前很引起过自己的喜悦;现在想,当时该并不是传统思想,或羨慕什么富贵荣华,而是根本就爱那种玩意,如同黑溱大门上过年贴丹红春联一样。自然,若是纱灯上的字是“尚书府”或“某某县正堂”之类,懂得了意思,也会觉得不凡的;但普普通通一家纯德堂的家用灯笼,可也未始勾不起爱好来。宫灯,还没见过;总该有翠羽流苏的装饰吧。假定是暖融融的春宵,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意味应是深长的。虽然,“好一似扬子

5、江,驾小舟,风狂浪大,浪大风狂”的汉献帝也许有灯笼做伴,但那时人的处境可悯,蜡泪就怕数不着长了。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听,正箫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1)“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这句话的寓意是什么? (2)结合语境,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3)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

6、什么作用? (4)文章结尾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联系全文,说说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与态度。 附件1.教材内容附件2.学习任务答案来源:Z|xx|k.Com附件1.教材内容来源:Z&xx&k.Com附件2.学习任务答案1D“从容优雅地记录着岁月的沧桑,表达了自己对灯笼的喜爱”理解有误。2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作铺垫。3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记录、

7、传承着家族历史;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4.本文标题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5.(1)表面写族姊家华贵朱门颜色变暗淡了,不再鲜艳了,实际上写族姊家庭早已衰败。(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李想、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人,保家卫国,其英雄亊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3)化用诗词。既能让读者联想起诗句,进人似曾相识的诗歌意境,又能感受到作者的心声,同时增加文章的文采,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4)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