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狼教案(最新编写)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5710110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狼教案(最新编写)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狼教案(最新编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狼教案(最新编写)(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eud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及重点 1 能比较流利地熟练地朗读课文 2 能对照注释掌握一些实词,读懂文章的意思 3 能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4 能从文中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教学课型及课时 1.教读课 2.一课时 媒体设计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由于他过分仁慈,险些丧命,幸亏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今日屠夫又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学生大笑),那么屠夫是否从东郭先生身上汲取了教训,或又重蹈旧辙?狼也许变善良了?那么究竟

2、如何,现在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狼这篇课文。 二、简介作者及作品(出示投影)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三、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略) (二)、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一遍课文,读出紧张感,力求生动。 2.提出听读要求 :听准

3、字音,注意停顿,词义句义不懂处做记号。 3.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横线画出不认识的或读不准的字词,查字典注音,能把课文顺畅的读下来之后,放声朗读。除注解以外,文中还有不懂的字词,要求学生当场发问,教师当堂解决。 重点解决的字词:惧:恐惧。 从:跟随。 故:原来(一样)。 驱;追赶。 窘:困窘。 恐:恐怕。 顾:看到。 瞑:闭眼。 暴:突然。 毙:杀死。股:大腿。 寐:睡觉。 黠:狡猾。 缀:原意是连结,文中意是紧跟。 弛:原意是放松,文中意是卸下。 其它不论实词还是虚词,可不单独讲解,以能理解文意为准。 4.学生齐读课文,做到不掉字、不倒字、不多字,有节奏。 5.请几位同学分别

4、朗读课文,学生对朗读情况作评价。 (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即可 ) 1这篇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请两位学生毛遂自荐讲述故事大意,其他同学共同品评其得失。) 2.故事中的两只狼是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3. 故事中的主体是人还是狼?为什么? 4故事中的屠夫是怎样一个形象?请试加以说明。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哪些启发? (揣摩广思,自由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有道理的均需肯定。教师最后只能提自己的想法,不强加于学生。) 明确:狼的本性是贪婪、凶残和狡诈,绝对不能对狼有半点怜悯之心。同样,我们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

5、斗争、善于斗争,要善于做一个机智勇敢的人。 布置作业 请大家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本文改写成一篇白话故事。课下在日记本上写一下,下节课集中展示。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词的不同含义和多种用法。 2、正确、流畅地朗读,并能基本背诵课文。 3、揣摩语言,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4、拓展延伸:多角度分析问题;关注社会,探究人与动物的关系。 教学重点: 把握古文朗读的方法,积累文言词语,体会语言的精妙。 逐步培养学生客观认识社会,对美好自然的关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老师搜集有关狼的文章及图片:如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及一组狼的图片;学生借助工具书

6、解决生字词,了解文言词语的多义现象,反复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圈点勾画,有疑难之处画上“?”。搜集与狼有关、带狼字的成语或歇后语,根据自己的了解画出狼的形象或与情节有关的画面。 教学内容: 狼出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之二,情节曲折紧张,语言描绘生动形象,既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狡诈的本性,也突出了屠户的勇敢机智。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探讨故事情节,并训练求异思维,如:狼真的该杀吗? 教学步骤: (一)导入:出示狼的图片,让学生对狼有一个先前的了解。 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上的是什么动物?在生活中,你是否见过真正的狼?或许我们更多的只是在公园里、电视、图画、文学作品中了解过狼的形象。然后师

7、生共同交流有关狼的知识:如狼外婆、狼和小羊、以及有关狼字的成语“如狼似虎、引狼入室、豺狼当道、狼奔豕突、狼藉满地”等。(可让学生自由回答,激发学生的热情),并得出结论: 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总不够光彩反面的形象。 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狼有关的作品狼。仔细看一看,这一作品是作者是谁? 学生回顾有关蒲松龄的知识。教师出示材料。 如: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然而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加深了他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

8、础。他毕一生精力完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卷、篇,约余万字。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欣赏歌曲:说聊斋。 (二)整体感知 1、朗读并熟悉课文。 (1)教师范读,创设情景:(同时结合flash朗读) 声情并茂,有急有缓,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阅读节奏。使学生初步解决阅读障碍。 2、引导学生再自读课文,并解决下列问题 (1)读一读课文,解决暂时不懂的字,不理解的词。 (2)小组合作,质疑释难。根据注释梳理文句,完

9、成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好了,相信大家已经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现在,如果有同学还有对文章的内容及字词不理解的话,请自由提问。 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老师可略作归纳,然后讨论解决。(教师完成指导) 缀行()屠大窘()苫蔽成丘()弛担持刀() 眈眈相向()目似瞑()隧入()狼亦黠矣() 3、检查阅读。 如果大家都对文章的内容没什么疑问了,老师出示材料考察一下。 4、看来大家都还解决的不错,请看下边的图片,你能用文中的语句复述课文吗? (1)复述:进一步理解,熟悉课文 (2)进一步明确故事的情节。(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三)研读与赏析 1、赏析: (1)文中有两个形象,让学生自己选择

10、并扮演其中的一个形象,以该形象的语气来说说当时的想法。这样可以深入的了解课文,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2)让学生根据同学的自述,分别概括出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提示:可提示学生分析这些词语时从动作,神态或者心理方面表现狼的贪婪,凶狠、狡诈和屠户的恐惧、机智等 (3)议狼:请学生多角度评价课文,并得出自己的启示。 (4)你能说说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吗?或学习本文后懂得了什么道理? 提示:对待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胜利。(答案不求一致,尽量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5)课文最后一段在写法上与前面有何区别,它起什么作用?(议论,点明主旨。同时明确这类文体的写法:在记叙的基

11、础上发表议论,表明态度、观点)课文写的狼是否有别的含义?从而了解聊斋志异的特点:揭示当时社会现实,有嘲讽的意味。然后抽读,看怎样才能读出讽刺的意味? (6)在这个故事中,发生矛盾、进行斗争的两方,一方是屠户,另一方是狼,这两方在矛盾斗争的过程中,谁处在主动地位,谁处在被动地位呢?故事的结局给你怎么样的启示? (四)拓展 1、从课文中,我们感受到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它还是反面形象,是坏人的象征,杀狼理所当然,顺理成章。那么狼真的是那么可憎可恶吗?抛开课文,联系社会,我们对狼还有别的认识吗?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老师也可以提示探究方向,推荐书目,蒲的另一篇文章。 2、我们现在已经很少见到狼了,从生态

12、平衡的角度讲,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狼? 3、展开想象,将本文改写成一篇白话故事,提倡求异思维,可以改变故事的结果。 附:板书 狼 狼缀行假寐诱敌打洞被杀:狡诈、凶残 屠户遇狼惧狼避狼杀狼:机智、勇敢 (五)课堂练习: 一、说出下列红色字的意思 1、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2、缀行甚远3、一狼仍从择其善者而从之 4、恐前后受其敌5、顾野有麦场6、弛担持刀7、一狼径去。 二、用现代汉语解说下列语句 1、并驱如故2、其一犬坐于前3、目似瞑,意暇甚4、一狼洞其中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三、背诵练习。 六、歌曲欣赏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词曲:齐秦学习目标:1、掌握重要实词虚词(“之”“其”“以”)的用法和意义。2、

13、积累文言词汇。3、能从文中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4、认识狼的另一面,让学生意识到看待事物应该全面学习重点:目标1、3学习难点:目标2、4学习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及明确目标(齐读目标,明确方向)1、由东郭先生和狼导入2、明确目标二、了解作者:作者 ,字 ,号 , 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 。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 。 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

14、,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郭沫若也曾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三、朗读课文,正确停顿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缀行( ) 屠大窘( ) 苫蔽成丘( ) 弛担持刀( ) 眈眈相向( ) 目似瞑( ) 隧入( ) 狼亦黠矣( )四、读一读1、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课文。对于读不准的字词或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字词做上标记,然后在课堂提出。2、个别学生朗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并做评价)3、听读范读。(注意紧张感和生动)4、学生自由读并齐读。五、练一练第二课时一、背诵导入二、疏通文意并解释加点字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和课文下面注释理解)止有剩骨 顾野有麦场 一狼得骨止 狼不敢前 其一犬坐于前 意暇甚 意将隧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