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9《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附答案)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708428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9《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9《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9《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9《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9《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9《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9《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附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9.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1. 下列画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诗言志(名词,志向)B.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未果,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C.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明灭可见(动词,可以,能够)D.潭西南而望(连词,表顺承) 乃记之而去(连词,表修饰)2. 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3. 下列对桃花源记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

2、老幼欢乐,是古代人民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感叹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4. 解释下列画线词的意思。 (1)阡陌交通( ) (2)妻子邑人( )(3)无论魏晋( ) (4)来此绝境( )(5)黄发垂髫( ) (6)欣然规往( )(7)屋舍俨然( ) (8)阡陌交通( )(9)皆

3、叹惋( ) (10)妻子邑人( )5. 桃花源记作者是东晋的_ , 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虚构了美好境界“_”。寄托了自己的_ , 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6.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桃花源记中写武陵人刚进入桃花源,看到桃源美景的句子是:_,_。(2)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的句子是:_,_。(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是:_,_。(4)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指出桃花源人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_,_。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4、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5、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解释画线字词的意思。缘溪行( ) 寻病终( )甚异之( ) 便扶向路( )诣太守( ) 无问津者( )(2)选出与例句“渔人甚异之”中的“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忘路之远近 B.具答之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处处志之(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停两处)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你认为桃花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

6、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1)解释下列画线字在文中的意思。豁然开朗豁然:_阡陌交通交通:_悉如外人悉:_泉香而酒洌洌:_杂然而前陈者陈:_

7、(2) 翻译下列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3)桃花源记选段已用“”分为两个层次,请分别概括其内容。 (4)两段选文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请简要概括。桃花源记:_。醉翁亭记:_。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

8、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甫:刚。洵(xn):确实。浣:洗衣。(1)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

9、的意思。屋舍俨然 俨然: 不足为外人道也 足: (2)下列句中画线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具答之/有万物得所之意B.不足为外人道也/策之不以其道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D.见四野禾苗油油然/曹刿请见(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着共同之处,即_,_。(5)无论是陶渊明还是戴名世所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扰,但两文中所描绘的却是另一番景象,这寄寓了二人怎样的愿望?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日:“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

10、:“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kung,絮衣服的新丝绵)、麻粜(x,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日:“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选自康与之昨梦录)【注释】陶冶:开心的样子。殊:特别,很。计口授地:按人口分土地。或:如果。 (1) 写出下列各句中的“此”所指代的内容。此公欲来 指代_老人肯相引至此 指代_此殊不缺也 指代_(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落英缤纷 居民之大聚落也B.未果 ,寻病终 子果来

11、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臬之属D.处处志之 故可同处(3)补充下面句子中的主语。_又戒日:“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_与老人同出。(3)翻译下列句子。此公欲来,能相容否?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 (5)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穴中人与桃花源中人一样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B.桃花源记中是渔人自己偶然发现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杨氏是经一老人引导进入山之大穴。C.穴中人告诉杨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然后自己来耕种养蚕,不能向别人求取食物。D.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他临近傍晚又与老人一同出来了。11.

12、读桃花源记,写出本文中出现的四个成语。_ 、_ 、_ 、_ 12. 综合性学习。 (1)按照中国传统纪年之一的干支纪年法,2017年是丁酉鸡年。“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桃花源记一文中的“ , ”一句就表现了桃花源中宁静祥和的生活环境。汉语中也有许多带有“鸡”字的成语、谚语、歇后语,请你选择其中的两类分别写出一个: 、 。(要求:不得重复使用本试卷中出现过的内容) (2)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过年有“除旧”“守岁”等各种习俗。然而随着最近几年过洋节风气的盛行,过中国年的“年味”渐淡。为增加我国传统的“年味”,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下列建议中不是很合适的两项是( )A.写春联贴家门增加过年喜庆气氛。B.挂灯笼舞狮子放爆竹以庆贺新年。C.全家人驾车出游过有意义的新年。D.街坊邻居之间互相道个喜拜个年。E.电话或短信给亲朋好友拜年问候。F.全家逛庙会或参加社区文娱活动。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D【解答】D项,前一个“而”表修饰,后一个“而”表顺承。2.【答案】D【解答】应该在“后遂”后边停顿。3.【答案】B【解答】B项,他们感叹的主要是外界朝代的更替及带给人们的战争灾难。4.【答案】(1)交错相通(2)妻子和子女(3)不要说,更不必说(4)与世隔绝的地方(5)代指老人(6)计划(7)整齐的样子(8)田间小路(9)感叹(10)同乡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