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15 《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708427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15 《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15 《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15 《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15 《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15 《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15 《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15 《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五最苦与最乐第一课时课堂检测一辨字组词。惠( )慧( )契( )擎( )缆( )揽( )陪( )赔( )毫( )豪( )二文中引用了不少好句子,请对它们作出恰当的解释。1.“如释重负。”_2.“任重而道远。”_3.“死而后已,不亦远乎?_4.“无人而不自得。”_三选出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 )A课文最苦与最乐选自饮冰室全集,作者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梁启超。B王力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C少年中国说不是梁启超的文章。D谈语言是作者接受新闻与成才杂者采访时的谈话记录。四判断对错1.课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2.课文第五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

2、孟子的话引作论据,曾子的话引作论点。( )3.课文第四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 )4.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五下列各项依次为企业、茶楼、商场、书屋的楹联,对偶不太工整的一项是()A.创建名牌企业,铸造精品工程。B.善待东西南北客,畅谈兄弟姐妹情。C.百货百样百拿不烦,千客千意千言送暖。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六阅读

3、最苦与最乐中的几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受了人家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在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

4、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的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

5、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1.按要求摘取原文词句填空。(1)贫而不苦的原因: ;(2)失意不苦

6、的原因: ;(3)老、死不苦的原因:;(4)人生真正的痛苦源自: ;(5)人生最大的快乐是:。2.上面三段文字可分为两个部分。请说出这两个部分分别论述的观点。(1)第一部分(段): (2)第二部分(段): 3.第段文字运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4.第段中所说的“海阔天空,心安理得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_5.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许多哲人志士写下了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名言。请你写出这类名言中的任意两句。_第二课时课堂检测一请说出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的词语、俗语、谚语。_二阅读下面材料,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对人生的看法,说说作为学生应尽到什么责任。

7、您虽不能左右天气,但您可以改变心情。您虽不能改变容貌,但您可以展现笑容。 您虽不能逃避现实,但您可以勇敢面对。您虽不能样样如意,但您可以事事尽力。_三运用例证法或引证法证明课文中有关名言所蕴含观点的正确性。1.孔子:无入而不自得(蕴含观点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_2.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蕴含观点君子一生都有尚未尽完责任的忧虑)_3.【课外】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蕴含观点在天下人都尚未忧虑之前,就先忧虑;在天下人都觉得快乐之后,才觉快乐。)_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问题。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

8、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贫、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无处逃躲呀。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我就连这个人的面也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了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

9、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了的,我对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的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了。翻过来看,什么事最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

10、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种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

11、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1.按已给空格用原文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失意不苦的原因是_。贫、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_。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_。2.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_3.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1)“卸却”责任指。(10字以内)(2)“解除”责任指 。(10字以内)4.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_5.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为什

12、么?_6.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_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问题。常存善念善念就是善良的念头。念头,有是非之分、正邪之分、善恶之分。善念,是万善之门,从这里可以走向人生的制高点;恶念,是万恶之源,从这里可以滑入恶的深渊。善念,在修身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 。思想支配行动,这是一条定律。善念支配行动,则能使良好的道德行为通过善念的心理活动得以实现。二是 。善念是一种思维活动,一种心理状态,一种思想感情,也是一种道德意识。因此说,善念是道德行为建设的内在动因,是指导人们去行动的无形内驱力。三是 。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依靠道德修养和道德积累。从中国伦理道德发展史可以看出,善念之积累对于个人良好道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善念不是先天的,亦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在道德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