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708179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语文第二单元同步测试(时间80分 满分100分)一、基础精练(37分)1.给黑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1分 每空1分)九曲连环() 滋长( )高山之巅() fng ( )火气p( ) png pi() 狂ln()wn()转 png zhng() b()育 田垄() 蚱蜢( ) 镐头()亘古()默契()污hu()泛ln() zh()痛ho()鸣 ln()语丰ro()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摇篮 奔腾 攀谈 刻捐杂税B.亚州 榜样 辘辘 惊涛澎湃C.臂膀 扮演 骨碌 九曲连环D.气慨 劈开 督促 一泄万丈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2分)A.掀起万丈狂澜。(巨大的波浪)B.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比喻文化的发源地)C.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标准直线)D.狐仙姑深夜的谰语。(没有根据的话)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B.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C.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D.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5.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

3、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流出了_,流出了_。A.黄皮肤人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人的群落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黄皮肤人的群落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人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6.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这份试卷中的第1小题他花了10分钟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B. 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C.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

4、好的景色。D. 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能否更加有效地推动校园扫黑除恶工作,是实现平安校园的重要前提和保障。B我们应提倡全民阅读,因为阅读是每一个公民应该享受并受到保护的最基本的。C运载火箭在海上成功发射,探询了我国海上发射管理模式,验证了海上发射能力。D地铁3号线6月6日试运营,标志着南宁市正式迈入站城一体化的3.0时代。8.下列关于土地的誓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A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B“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分明是作者思念家乡,

5、可作者却说故乡在召唤自己,这是移情于物。C题目“土地的誓言”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D作者端木蕻良是日本作家,代表作有科尔沁旗草原。9.下列关于骆驼祥子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A.祥子18岁时到北平城拉人力车,经过三年苦干终于凑足了钱买了辆新车,结果却连人带车被宪兵抓走当壮丁,梦想第一次破灭。B.祥子卖了顺手牵来的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却因虎妞的事和刘四爷闹翻,买车的钱被刘四爷扣下,致使他买车的希望又一次成了泡影。C.祥子用虎妞给的100元买了同院二强子的一辆车,却因为虎妞难产死去,为了给她办丧事,祥子逼迫卖掉了车,他的努

6、力全白做了。D.他最后一次燃起了生活的希望,曹先生答应祥子来拉包月,小福子也可以来曹家帮忙,结果却因为小福子的死彻底绝望。此后,祥子彻底堕落。二、填空(25分)1.文学常识填空(11分 每空1分)(1)黄河颂选自组诗 的第二乐章,作者是 ,原名 ,著名的 、 。(2)老山界的作者是 ,江苏无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文章采用_ 叙的方法,按_ 的变化和_ 的转换安排文章的层次,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表现了红军战士_ 的坚强意志和_ 精神。2按原文默写(5分 每空1分,错字该空不得分)(1)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2)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3)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

7、愈晚春)(4)爱国,是诗歌常见的主题。请你默写出以爱国为主题的古诗名句(连续的两句): , 。3.选词填空(4分 每空1分)(1)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 (矗立 伫立)在面前。(2)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 (平静 寂静 安静)(3)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 (召唤 呼唤 呼喊)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 (召唤 呼唤 呼喊)我回去。4.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5分 每题1分)(1)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2)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3)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

8、的手印。 ( )(4)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 )(5)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 )(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8分)(一)黄河颂节选(13分)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来源:Zxxk.Com奔向东南。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惊涛澎湃,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啊!黄河!结成九曲连环;你一

9、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从你这儿发源;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1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2分)2“啊!黄河!”在诗歌中共出现几次,其作用是什么?(2分)3将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的“望”字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3分)4诗人为什么称黄河为“摇篮”“屏障”?(4分)5诗中,诗人把黄河描绘得一往无前、无坚不摧,以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请结合时代背景,谈谈诗人这样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2分)(二)老山界(节选)(14分)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

10、,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伫立在面前。四周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 )的又是极( )的,像春蚕在( ),像野马在( ),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内容。(2分)2.按原文填空。(2分 每空0.5分)3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2分)4选段从多个角度对“半夜”进行描写,写_觉突出夜之_,写_觉暗示山之

11、_,写_觉反衬夜之_。(3分)5“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中“缀”换成“挂”可否?为什么?(2分)6“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这两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山势?这样写能表现红军的什么精神?(3分)(三)灯如红豆(11分) 侯志明有句诗说“灯如红豆最相思”。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看城市迷人的灯光。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不止一次。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油灯。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觉,

12、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 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灯仍然在嗤嗤地发着光,没被吹灭。知道她还会起来,我就没吱声,静静地等候着。果然,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

13、“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为了孩子过年,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从没有熄灭。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母亲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了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清点账目,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就去睡了。睡醒一觉,我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冬天天冷,他一会儿哈手,一会儿跺脚,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大事。看着父亲着急不安的样子,我便从被窝里伸出头问:“爹,咋了?”“没咋,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真、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