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强化训练题:文言文强化训练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70809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强化训练题:文言文强化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强化训练题:文言文强化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强化训练题:文言文强化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强化训练题:文言文强化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强化训练题:文言文强化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强化训练题:文言文强化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强化训练题:文言文强化训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文言文强化训练文言文强化训练一(一)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

2、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故患有所不辟也辟:躲避B.乡为身死而不受乡:从前C.乞人不屑也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D.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自己的修养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参考答案: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孟子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

3、主张及个人修养。鱼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人性是善的。B.本文开篇运用道理论证方法,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D.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些“舍生取义”者的表现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州里重其德行。州三

4、礼辟西曹主簿,不就。妻梁州刺史郭铨女也,遣送丰丽,凝之悉散之亲属。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选自宋书,有删改)【注】仕:做官。辟:征召。主簿:官名。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推家财与弟及兄子/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立屋于野外/皆以美于徐公C.州里重其德行/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D.凝之悉散之亲属/悉以咨之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父 期 公 衡 阳 太 守 兄 盛 公 高 尚 不 仕参考答案:3.结合选文,说说州里多次礼聘刘凝之做官的原因是什么,刘凝之为什么不接受。(3分)参考答案:文言文强化训练二(一)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

5、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是日更定矣(结束)B.独往湖心亭看雪(独自)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尽力)D.是金陵人,客此(客人)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雾凇沆砀,天与云与

6、山与水,上下一白。参考答案:3.下列句子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3分)A.“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仁宗在东宫,鲁肃简公宗道为谕德。其居侧有酒肆,公微行饮其中。一日,真宗急召,使者及门,而公不在。移时饮归,中使与约

7、曰:“上若怪公来迟,当托何事以对?”公曰:“但以实告。”中使曰:“然则当得罪。”公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中使嗟叹而去。真宗果问,中使具如公对。真宗问公何故私入酒家,公谢曰:“臣家贫,无器皿,酒肆百物具备,宾至如归。适有乡里亲客自远来遂与之饮然臣既易服市人亦无识臣者。”真宗自此奇公,以为忠实可大用。(节选自欧阳修归田录)【注】仁宗:即宋仁宗,当时还是太子。鲁肃简公:即鲁宗道,卒谥肃简。谕德:官职名,为太子从官,负责侍从赞谕。中使:即前文中的“使者”,指宦官。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公微行饮其中/微斯人,吾谁与归B.中使与约曰/选贤与能C.上若

8、怪公来迟/关山度若飞D.但以实告/名副其实2.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适 有 乡 里 亲 客 自 远 来 遂 与 之 饮 然 臣 既 易 服 市 人 亦 无 识 臣 者。参考答案:3.结合选文,说说真宗“奇”鲁肃简公的原因。(3分)参考答案:文言文强化训练三(一)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

9、,宜乎众矣。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可爱者甚蕃蕃:多B.不蔓不枝蔓:枝蔓C.香远益清益:更加D.亭亭净植植:树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参考答案:3.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A.在文中几次以菊花的隐逸正衬莲之美,以牡丹的富贵反衬莲花的高洁,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突出莲花的高洁形象,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主题的作用。B.与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相比较,点明莲花“君子”的比喻意义,表明作者对君子的仰慕之情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C.“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既照应了上文,又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

10、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D.本文在语言风格上是以骈句为主,散句为辅,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公冶长背诺世传公冶长能解百禽语云。一日,有鸱来报长,曰:“冶长冶长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鸱是以怨之。居无何,鸱又来报如前。长复往,望见数人围一物而哗。长以为死獐,恐人夺之,遥呼曰:“我击死也!我击死也!”至,乃一死人。众遂逮长见邑宰。宰审问,长再三辩,宰曰:“尔自言我击死也,何为诈!”冶长无言以对。(选自青州府志)【注】公冶长:孔子的学生。鸱:鹞鹰。长:公冶长。邑宰:县官。1.下列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11、.世传公冶长能解百禽语云/解衣欲睡B.果得獐/未果,寻病终C.围一物而哗/无敢哗者D.众遂逮长见邑宰/遂迷,不复得路2.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3分)冶 长 冶 长 南 有 死 獐 子 食 其 肉 我 食 其 肠!参考答案:3.你认为公冶长自食恶果的原因是什么?读了本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示?(3分)参考答案:文言文强化训练四(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

1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肉食者鄙()(2)小惠未徧( )(3)小大之狱()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参考答案:

13、(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参考答案:3.对原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为下文写鲁庄公作铺垫,衬托了曹刿的远见卓识。B.本文以人物活动为线索:请见提问参战释疑。C.鲁国在这场战争中取胜的原因在于:鲁庄公能够取信于民,曹刿指挥作战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D.本文剪裁得当,作者详写战前曹、庄二人的对话,略写战斗的场面及战后的分析。(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邴原泣学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

14、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注】书舍:书塾。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童子苟有志/苟全性命于乱世B.凡得学者/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C.于是遂就书/自是指物作诗立就D.过书舍而泣/及鲁肃过寻阳2.文中画线的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3分)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参考答案:3.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什么?我们从邴原身上学习到什么精神?(3分)参考答案:文言文强化训练五(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15、,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