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5706920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十三五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十三五发展规划(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医院“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对中医院的规划方案,结合医院实际,特制订我院 “十三五” 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为出发点,立足于服务病患,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突出中医药特色,应用现代诊疗技术,推广中医技术和中医文化,为中医药事业的继承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二、坚持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办院宗旨,坚持以中医特色立院、以专科优

2、势兴院、以质量效益强院的办院方向,坚持以专科专病建设为重点、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完善基础功能为支撑、以扩大对外交流为延伸、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管理服务为保障的办院思路。三、发展目标核心目标是以医院整体搬迁为契机,全面提升医院服务能力。五年内力争将医院建设成为中医特色优势明显,医疗、教学、科研和健康管理为一体的医疗服务中心,成为全市祖国传统医学的窗口,医院达到“三级中医医院”标准。以“十二五”规划为基础,进一步提升XX医院总体水平,并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完善制度建设为保障,充分发挥XX医院中医药特色的潜力,弘扬祖国传统医学文化,加强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应用现代诊疗技术,致力于中医药事

3、业的振兴与发展。四、主要发展指标1、中医特色指标(1)逐年引进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及中医类别大学毕业生,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医师总数比例60%;(2)广泛应用中药饮片,中药饮片处方数占门诊处方总数30%,中药饮片处方数占门诊人次比例50%;(3)逐步提高中医治疗率,中医治疗率60%,优势病种住院中医治疗率70%,中医疾病诊断准确率95%,辨证论治优良率90%;(4)合理配置中医诊疗设备,中医诊疗设备不少于35种,开展中医医疗技术项目总数60种,采用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占医院门诊总人次10%;(5)规范开展临床疗效显著的中药制剂研究工作。中药制剂品种数30种。(6)开展中医文化建设,规范核心价值体系

4、、行为规范体系、环境形象体系建设。修改并完善员工手册、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读本并组织培训。(7)具有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专科6个,5年内努力将康复科、肛肠科、骨伤科打造为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将眼科、肿瘤科、妇产科、皮肤科打造为荆州市有影响的中医重点专科。(8)进一步开展中医特色护理,各科开展中医药特色护理至少3项以上。并根据临床业务发展,强化专科护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病区60%。2、人才建设指标(1)五年内中医类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大于60%。计划引进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中医、临床专业30人以上,药学6人以上,医学影像专业35人,检验35人,护理专业3040人,引进研究生510人。(2

5、)聘请常年来院坐诊的省级知名专家每年不少于3人。聘请常年来院坐诊的荆州市级知名专家每年不少于5人。(3)培养中医药中青年临床知名中医35名。(4)接受乡镇卫生院等单位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进修每年35名以上。3、科研教学指标(1)五年内全院完成市级以上课题12项,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50篇;选送医疗技术人员到三级医院进修50人次以上。(2)引进和向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每年23项。4、两个效益指标(1)年门诊人次、出院病人递增1520%,年业务收入平均以1525%速度增加,到2020年固定资产增长5000万元。(2)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使病人综合满意率在95%以上,无职工

6、因职务行为受刑事处分。5、硬件建设指标(1)重点工程:新院改扩建及其配套设施工程建设。(2)中心建设:完成颈肩腰腿痛治疗中心、肛肠治疗中心、眼科诊疗中心、肿瘤治疗中心和健康体检中心的建设。(3)综合支撑能力建设:急诊科建设;中药制剂室建设;中心供应室建设;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4)民生相关工程:职工和营养食堂建设;院内停车场建设;医院环境美化;医院图书室建设。(5)设备投入:加强完善设施设备,根据业务发展情况,每年至少引进5-10项相关设备。6、其他指标(1)床位设置:至2020年编制床位数达400张以上,床位使用率达80%以上。(2)五年内将现有10个临床科室发展到15个,病区扩展到13个。

7、(3)各项中医药特色指标及综合医疗指标符合三级中医医院标准。(4)突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保质保量完成政府部门交付的指令性任务。(5)在“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三级中医医院评审验收。五、20162020年期间主要任务及措施(一)基础设施建设在市委政府和卫生局的支持下,将医院整体搬迁到XX医院。利用好国家、省、市、有关对中医药的扶持政策,发挥中医优势。具体措施:1、建设规模2、拟改造情况(二)加强科室建设重点专科(专病)建设争取在五年内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科室14个,即心病科、脑病科、肿瘤科、康复科、肾病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骨伤科、眼耳鼻咽喉科、肛肠科、皮肤科、儿科、急诊科等,其中将康

8、复科、肛肠科、骨伤科打造为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将心病科、肿瘤科、脑病科、妇产科、外科打造为荆州市有影响的中医重点专科;设立重症医学科、乳腺科、碎石科、透析室、介入室等;将病区增加到14个,建立名医堂、养生堂、知名中医工作室和中医“治未病”服务平台。具体措施:1、加强临床科室建设与重点专科建设(1)康复科:未来五年期间,积极创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花大气力继续抓好该科的业务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中医“简、便、验、廉”优势。在现有设备基础上,把康复推拿作为支撑项目,添置相关设备,逐步开展以慢性疾病为主的临床研究及康复治疗;全面开展针灸、小针刀、推拿、药物导入等业务,努力通过省级中医重点专科验收,要使该科

9、成为全市的名牌科室;培养和引进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开展以慢性疾病为主的临床研究及康复治疗,努力使该科成为全市康复专业中医理论、临床、科研等方面的指导机构。(2)肛肠科:继续与武汉肛肠医院建立技术协作关系,通过专家的影响力并利用各种平台扩大科室知名度,引进大肠癌早期筛查项目,与普外科联合开展大肠癌的微创治疗;与市场部联合实施“中医中药村村行”,将特色医疗服务延伸到患者家门口;继续对每位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并选择有一定影响力的患者进行上门回访,努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引进部分诊疗设备如超声雾化熏洗仪、结肠水疗仪、肛管直肠压力测定设备、结肠治疗仪等,扩大肛肠疾病的诊疗范围。加强人才梯队建

10、设,引进23名中西结合专业人才,选送人员到省级医院进修学习,提高科室整体医疗水平。按照省级中医重点专科评审标准,争取用5年的时间创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并将该科打造成本地区技术领先、特色凸显并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科室。(3)骨伤科:建立疼痛单元,引进现代医院科室管理模式,添置部分微创设备,打造颈肩腰腿痛阶梯式全方位治疗体系;并积极申报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努力使该科成为全市颈肩腰腿痛疾病的诊疗中心。(4)眼科、肿瘤科、妇产科、皮肤科:积极引进人才,添置设备,并寻求上级医院的技术支持,借鉴其它中医院的成功运营模式,重点加强科室临床服务能力的建设,努力创建荆州市级中医重点专科。(5)急诊科:加强该科急诊

11、急救能力建设,建立生命绿色通道,开设急诊内科、急诊外科,并设置急救观察病房、抢救室、急诊手术室,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6)内科:加强心病、脑病、内分泌、消化、肿瘤、肾病等专科建设,扩展业务范围,提高各种疾病更系统化、专业化的诊治能力;设立血液透析室开展中西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开设重症监护病房,引进心血管介入技术,提高患者的救治水平;(7)外科:要充分利用输尿管镜、膀胱镜、前列腺电切镜、胆道镜及腹腔镜为广大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提高手术能力,扩大微创手术范围,开展围手术期的中医药干预。并设立胸外专业组,积极培训人才,开展气胸的微创治疗;开设乳腺专业组,购置设备,开展乳腺疾病的中西结合治疗。(8)儿

12、科:加强儿科建设,引进和培养儿科人才,配备儿科医疗设备,力争五年内建立成一个具有特色的儿科科目。(9)建立名医堂、养生堂、知名中医工作室和中医“治未病”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方面的传统优势,加大“冬病夏治”和“冬令进补”等中医药优势项目的宣传力度,积极拓展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方面的业务,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10)医学检验科、病理科、超声科、放射科等医技科室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重点放在仪器、试剂及完善标准操作规程方面,建立微生物实验室及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根据临床发展需求,不断增加检测新项目。2、强化中医特色疗法。广泛开展中医药特色疗法,规范诊疗方法,以开展冬病夏治,中医膏方节为抓手,

13、以上两项特色治疗的门诊人次年递增20,全院中药使用率不低于60,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占医院门诊总人次的比例大于10%。3、加强中医对口支援工作,积极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人员交流、免费接收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来院进修。定期对农村基层中医药工作进行指导,每年开展各类中医药新技术新项目推广、中医药临床技术培训等学习班、培训班。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运用及培训。制定奖励措施,对相关工作人员兑现奖励。4、加强医疗协作体建设。拟与湖北省中医药大学、湖北民族学院、湖北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等名校名院在医疗、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诸方面建立全面的对口协作关系,继续加强与

14、湖北省中医院、公安中医院的对口支援关系,借助上级医院先进的医疗技术,加快医院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高对危重病和疑难病的诊治率。5、医疗设备的引进与购置在规划期内,计划对CT、彩超等医技设备,急救设备、中医诊疗与康复设备、临床医疗设备、层流手术室设备、健康体检等大型医疗设备和其他诊疗设备进行添置和更新,以满足临床需要,提高诊疗水平。6、大力开展“治未病”工作,创建健康促进医院。未来五年,医院将加大建设健康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最终实现我院康复科、“治未病科”、体检科及健康管理科同步发展,建成规范的治未病的预防保健体系。医院将在设施设备投入和人力等各方面给予保障。(三)健全护理体系建设,加强中医护理

15、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护士条例精神,切实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规划期间,达到护理外部条件明显改善,护士配置数量符合要求,人才队伍素质显著提高,临床护理内涵全面深化,护理学科建设快速发展,建成运行顺畅、管理科学、设施先进、安全专业的护理服务体系目标,护理质量和服务有较大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有较大提高,逐步完成开展整体护理工作、重症监护病房、中医护理诊疗方案。 具体措施:(1)加强护理管理。实施护士准入管理,依法建立健全护士聘用、使用制度,杜绝无证上岗。护士依法执业,持证上岗率达到100%,注册有效率达到100%。督促护士依法履行职责,规范执业。实行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垂直

16、管理体系,护理部在全院护士管理的人事、分配、考核等方面具有建议或决策权,确保运作顺畅、政令通达、管理高效,从根本上调动临床护士队伍积极性。护士实现同工同酬。(2)加强中医护理管理。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加强护理人员中医基础理论和辩证施护知识的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人手一册,组织系统学习。至2016年底,护士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护士熟练掌握本科室中医专科特色护理技术,新护士上岗前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合格率达100%。各科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不少于2个。(3)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按照三级中医医院建设标准,稳步增加护士数量,确保病房、手术室、急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