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试行)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5705881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6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试行)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试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试行)(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 2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试行)正高级教师水平评价标准第一章适用范围第一条 本评价标准适用于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 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机构、电化教育机构和 其他校外教育机构中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及教研工作的在职在岗并 获得相应中小学教师资格的人员。第二章基本条件 第二条 思想品德条件 一、拥护党的领导,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教育事业。遵守中华人民 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思想 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牢固树立爱与责任的意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团结合作、改革创新精神。二、

2、任现职以来,符合下列条件:(一)年度考核称职(合格)次数不少于学历、资历条件规 定的任教年数,其中近 2 年年度考核为称职(合格)以上。(二)2 年内没有出现因工作失职而引发事故造成损失,体 3 罚学生、变相体罚学生,伪造学历、资历、业绩材料和剽窃、抄袭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或违反学术规范等情况。 第三条 学历、资历条件 一、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在高级教师岗位上从事本专业教育教学工作 5 年以上。二、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教师,未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在高级教师岗位任教 10 年以上,并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类奖励或 荣誉称号者,可以申报。第四条计算机应用能力条件一、申报人(符合免试条件者除外)必须参

3、加全国专业技术 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并取得 5 个模块合格证书。二、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免试:(一)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以上,或取得计算机专业(不含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二)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考试获得程序员以 上证书,或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以上合格证书,或在计 算机室(中心)专职从事计算机工作 3 年以上者。(三)在县(不含市辖区)属及以下学校工作的。(四)申报当年 8 月 31 日年满 50 岁的。 三、转换系列评审的人员(符合免试条件除外),凡未取得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的,应参加全国专 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并按规定提交合格证书。第

4、五条继续教育条件任现职以来,参加继续教育,达到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并 提交完成继续教育的有效证明。第六条身心健康条件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身心健 康条件。第七条高中 一、育人工作第三章专业条件(一)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挥了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出色地完成班主任工作任务,教书育 人成果突出,教师同行评价高。(二)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 10 年以上(或担任德育专 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 12 年以上),其中任现职以来担 任班主任工作 3 年以上;能准确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及时了解学 生思想状态,在

5、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方面有成功案例。(三)任现职以来,所带班级获得校级以上表彰奖励 3 次, 或个人获得与德育(班主任)工作相关的市级以上称号。二、课程教学(一)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精深的专业知识,深入系 统地掌握所教学科课程体系,对学科课程体系建设有贡献。具有 课程与教学领导力,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能够创造性地对本学科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并取得显著效果。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形成独到的教学风格和精湛的教 学艺术;教学经验在本学科领域得到推广并有较大影响;教学业 绩显著,教学效果在同级同类教学中处于领先等次。(二)任现职以来,周课时量符合广东省有关文件规定。胜 任并至少

6、进行过高中循环教学 1 次以上或担任高三把关教师 3 年 以上。在市级以上开设过 3 次以上教学示范课、观摩研讨课、专 题讲座并获好评,或获得市级优质课、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或省 级二等奖以上。(三)能独立开设活动课程、选修课程或指导学生开展社团 活动,促进学生各方面得到良好发展。(四)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高(特殊教育以家长意见为主)。(五)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至少还需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一项:1被评为省特级教师,或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或市级以上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2被聘为高校或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并承担过培养硕士研究 生工作。3参加过经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定的教材编写。三、教研科研(

7、一)具有主持、指导和引领本学科领域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 在教育思想、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高水平成果,并广泛 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二)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需具备以下条件中的两项:1近 5 年内主持一项市级以上本专业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通过结题验收或成果鉴定,取得创新性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并 善于把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2任现职以来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排名前 3)的教学、 教研科研成果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以上。3任现职以来出版发行本专业教育教学类学术著作(本人撰 写部分不少于 10 万字)。4任现职以来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 刊物上发

8、表本专业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4 篇,其中 1 篇为育人方面的论文,至少 1 篇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上,至少 2 篇为近 3 年发表。四、示范引领(一)在本区域学科教学领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是市级以 上本专业学术团体主要成员,经常参与组织学术活动。(二)是同行公认的教育教学专家,曾获得市级以上综合性 荣誉称号。(三)任现职以来在指导和培养本专业青年教师方面取得成 效,其中至少 2 人成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或参加市级以上的教 学比赛或班主任技能大赛取得突出成绩。(四)对推动区域学科课程建设、教学工作或学校改革与发 展产生重要影响。第八条初中 一、育人工作(一)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9、发挥了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出色地完成班主任工作任务,教书育 人成果突出,教师同行评价高。(二)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 10 年以上(或担任德育专 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 12 年以上),其中任现职以来担 任班主任工作 3 年以上;能准确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态,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方面有成功案例。(三)任现职以来,所带班级获得校级以上表彰奖励 3 次, 或个人获得与德育(班主任)工作相关市级以上荣誉称号。二、课程教学(一)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精深的专业知识,深入系统 地掌握所教学科课程体系,对学科课程体系建设有贡献。具有课程 与教学领导力,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

10、合能力,能够创 造性地对本学科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并取得显著效果。具有先进的教学思想、形成独到的教学风格和精湛的教学艺术 ;教学经验在本学科领域得到推广并有较大影响;教学业绩卓著。(二)任现职以来,周课时量符合广东省有关文件规定。胜任 并至少进行过循环教学 1 次以上或担任过初三把关教师 3 年以上。 在市级以上开设过 3 次教学示范课、观摩研讨课、专题讲座并获好 评,或获得市级优质课、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或省级二等奖以上。(三)能独立开设活动课程、选修课程或指导学生开展社团 活动,促进学生各方面得到良好发展。(四)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高(特殊教育以家长意见为主)。(五)除具备上述条件外,

11、至少还需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一项。1被评为省特级教师,或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或市级以上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2被聘为高校或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并承担过培养硕士研究 生工作。3参加过经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定的教材编写。三、教研科研(一)具有主持、指导和引领本学科领域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 在教育思想、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高水平成果,并广泛 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二)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需具备以下条件中的两项:1近 5 年内主持一项市级以上本专业教育教学科研课题, 通过结题验收或成果鉴定,取得创新性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并 善于把成果转化为教育教

12、学实践。2任现职以来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排名前 3)的教学、 教研成果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以上。3任现职以来出版发行本专业教育教学类学术著作(本人撰 写部分不少于 8 万字)。4任现职以来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 上发表本专业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4 篇,其中 1篇为育人方面的论文,至少1 篇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上,至少2篇为近3年发表。四、示范引领(一)在本区域学科教学领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是市级以上本专业学术团体主要成员,经常参与组织学术活动。(二)是同行公认的教育教学专家,曾获得市级以上综合性 荣誉称号。(三)任现职以来在指导和培养本专业青年教师方面取得成 效,其中至少 2 人

13、参加市级以上的教学比赛或班主任技能大赛取 得突出成绩。(四)对推动区域学科课程建设、教学工作或学校改革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第九条 小学 一、育人工作(一)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挥 了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出色地完成班主任工作任务,教书育 人成果突出,教师同行评价高。(二)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 10 年以上(或担任德育专 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 12 年以上),其中任现职以来担 任班主任工作 3 年以上;能准确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及时了解学 生思想状态,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方面有成功案例。(三)任现职以来,所带班级获得校级以上表彰奖励 3 次, 或个人获得与德育(班主

14、任)工作相关市级以上荣誉称号。二、课程教学(一)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精深的专业知识,深入系统 地掌握所教学科课程体系,对学科课程体系建设有贡献。具有课程 与教学领导力,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能够创造性地对本学科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并取得显著效果 。具有先进的教学思想、形成独到的教学风格和精湛的教学艺术 ;教 学经验在本学科领域得到推广并有较大影响;教学业绩卓著。(二)任现职以来,周课时量符合广东省有关文件规定。从 教以来,进行过循环教学 1 次以上。任现职以来,进行过小循环 教学 1 次以上。在市级以上开设过 3 次以上教学示范课、观摩研讨课、专题讲座并获好评,或获

15、得市级优质课、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或省级二等奖以上。(三)能独立开设活动课程、选修课程或指导学生开展社团 活动,促进学生各方面得到良好发展。(四)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高(特殊教育以家长意见为主)。(五)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至少还需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一项。1被评为省特级教师,或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或市级以上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2被聘为高校或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并承担过培养硕士研究 生工作。3参加过经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定的教材编写。三、教研科研(一)具有主持、指导和引领本学科领域教育教学研究的能 力。在教育思想、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高水平成果, 并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 作用。(二)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需具备以下条件中两项:1近 5 年内主持一项市级以上的本专业教育教学科研课题,通过结题验收或成果鉴定,取得创新性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并 善于把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2任现职以来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排名前 3)的教学、 教研成果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以上。3任现职以来出版发行本专业教育教学类学术著作(本人撰 写部分不少于 6 万字)。4任现职以来独立或作为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