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纪检监察工作的体会和思考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705671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纪检监察工作的体会和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编】纪检监察工作的体会和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编】纪检监察工作的体会和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纪检监察工作的体会和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纪检监察工作的体会和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纪检监察工作的体会和思考纪检监察工作的体会和思考 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纪检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在理论上和思想意识上理清很多关系。具体如下: 一、 教育与惩处的关系 我们在监察实务中发现目前*事务较改革开放以前增大许多,社会对*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干部承担的压力更大。因此在监察工作中应理解这些干部的难处,处理好教育与惩处的关系。应把重点放在教育培训上,预防为主,惩处为辅,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的防范和抵御能力。 目前的干部廉政教育缺乏系统规划,教育效果不够理想。鉴于社会发展时期外事任务繁重,廉政教育应少而精。教育内容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1、世界观、信念教育。这是干部保持思想道德底线的

2、基本保证,是干部自律的基础。2、党纪法规、廉洁从政教育。这是提高干部遵纪守法能力的基本底线。纪检部门应及时汇编相关政策制度作为工具书发到干部手中备查。3、案例教育。针对监察中多发问题搜集整理案例,开展防范教育。 纪检监察干部要了解一线干部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就必须经常到一线开展调研,摸清反腐败工作的现状、干部的思虑、群众的关注点,找准主要问题,把主要精力用于面上的预防教育,发挥熟悉权力制衡原则的优势,与一线干部共同探讨规范管理秩序的途径,形成所有干部共同建立反腐长城的局面。 二、监督与管理关系 与以前职能部门不愿意纪检参与监督相反,目前许多职能部门拉纪检参与业务活动,并要求纪检干部

3、表态,由此常引发矛盾。不表态,说耽误工作,表态又因不了解业务心中无底。并且表态造成职能错位,一些管理部门以纪检的表态作为最后决策依据。纪检干部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造成职责混淆。我们在实践中感到纪检干部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摆正自身位置。既要防止职能错位、越位,又要避免职责虚位,走过场。要多做宣传,讲明纪检监督的职责、范围、规则,把纪检监察的工作规程交到职能部门干部手中,使他们明白监督的内涵,不再提过分要求。同时也要讲明监督不能取代管理职能,应各负其责,形成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要注意依法监察,防止权力失控。目前除督促管理部门加强制度建设外亟需根据现实需要,加强对纪检监察监督规则的建设。应看到传统

4、的纪检监察工作重点是信访、查办案件,并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已形成规范的工作规则。但随着反腐败工作的深入,要加强源头治理。外事监察的大量工作是监督前移,预防性监察。目前缺乏这方面的工作规范,监督目标、监督原则、监督程序、评价标准,都不清晰。有时监督走过场,存在监察隐患。在没有现成的规则借鉴的情况下,纪检干部要与时俱进,加强对监察实践的总结、研究,进行制度创新。 三、监督与反馈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纪检监察部门是外办的自我纠错机构,应像电脑的自我检查软件那样能及时主动自查纠错,保证工作不偏离目标。目前,单位没有形成监察周期,缺少与职能部门双向反馈的有效渠道。不能及时监察,点状的纠正没有发挥辐射功能,起不到

5、预警作用。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是管理没有形成系统的封闭回路,缺乏整体的协调,职能部门、监督部门按各自的工作规则分别向各自领导负责,线状的平面没有形成相互交织的网状流程。自我纠错和外部纠错职责不清,相互不协调。 四、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纪检监察工作的纠错纠偏功能决定了其在工作中处于二线地位。应注意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自觉围绕外事中心工作开展监察。尤其要有全局观念,坚持维护外交的整体目标和长远利益。由于外事活动增多,不同的利益取向加大了监察难度。既要保护基层工作活力,又要维护整体利益。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坚持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