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艺术五年级上册教案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570554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艺术五年级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艺术五年级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艺术五年级上册教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一 高高低低的桥教学目标: 欣赏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桥,引起学生观察、发现桥的造型美、结构美,了解桥的不同功能;并在了解桥梁的名称、类别、有关故事和传说的基础上,激发起观察兴趣,并体会到艺术就在生活中间。 通过诵读故事、童谣,欣赏、学唱歌曲和打击乐伴奏等活动,感受艺术对社会生活和自然情景的表现,从中体验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艺术鉴赏力。 教学活动: 活动一 欣赏各式各样的桥展:课前发动学生收集有关桥的照片、吊桥、广告画、挂历等,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并布置展览,然学生了解桥的不同不同型状、特征和功能。欣赏古代的桥,平板桥、玉带桥等。功能不同的桥、最长最小的桥、等等。 活动二学唱歌曲七彩

2、桥 鼓励学生自己以探究的方式学习歌曲七彩桥。指导学生掌握歌曲节奏,再结合音高唱谱。在有些同学找不到音高时,可以互相帮助。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乐谱有意思,获得学习的成功感,感受到“乐谱”也是音乐学习的一座“桥”。在歌曲唱熟练后,可由学生设计“固定节奏形”或运用不同的打击乐器伴随演唱。 活动三 心中的彩虹 演唱歌曲七彩桥。巩固已会唱的歌曲,唱出情感和情绪。课题二 小桥流水教学目标: 感受江南特有的小桥流水的意境,通过观察,发现和培养对江南特有景致的审美认识,并在故事和文化传统中体会桥文化的深刻含义。 学唱歌曲小桥流水,能够根据歌词的内容有感情地歌唱。 教学活动: 活动一 唱唱不同的桥 欣赏表现桥的音乐

3、作品,如:小桥流水北京的桥卢沟桥赵州桥等,朗诵有关桥的诗歌、童谣。 学唱歌曲小桥流水,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不同的节奏型,用各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体验民族歌曲的风格。 分配较色朗读诗歌高架桥长又高,加强对学生稳定节拍感的培养,形成初步的合奏能力。 学唱歌曲小桥流水,与欣赏水彩画乡情相接合,引导学生在美术作品中探寻歌曲中所表现的情绪。 活动二 我喜欢的桥 学生欣赏歌曲北京的桥,感受歌曲的欢快、赞美的情绪,在哼歌曲的活动中引发学生对多种桥的畅谈。 展开小组活动,总结桥的造型特点和多种用途。 欣赏著名的桥通过欣赏古今中外著名的桥,使学生开阔眼界,丰富造型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 我喜欢的桥。 展开交

4、流活动,促进学生的相互评价。 课题三 我心中的桥教学目标: 通过表演、设计、制作彩虹桥,引导学生关注艺术与生活、自然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玩玩乐乐中掌握基本的色彩调配知识,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在交流评价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对歌曲小竹桥的欣赏和学唱,使学生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体会汉苗一家的手足情谊,用流畅自然、甜美的声音表现同学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所依靠的正是心灵沟通的桥梁。 教学活动: 活动一 架起心中的桥 学唱歌曲小竹桥。首先,朗读歌词,体会歌词的内涵,可以根据歌词的内容进行活动,便表演表唱出歌曲的情绪。 采用视唱、听唱的方式学习歌曲小

5、竹桥,并为歌曲配伴奏。还可已采用二声部合唱的形式进行演唱或表演。 活动二 相互的支撑 欣赏著名画家古元的木刻作品人桥,说说自己从这幅作品中都感受到了什么? 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创作一幅表现同学之间相互帮助主体的绘画作品。 活动三 架起沟通的桥 学唱歌曲小竹桥。采用朗诵歌词、体会内容情绪、听唱学习的形式,根据歌词引出绘画表现活动“小竹桥”。 课题四 月亮的情怀教学目标 在欣赏歌曲、诗词朗诵的活动中,感受古人对月亮吟诵,体验温柔、浪漫的情怀,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拓展想象的空间,提高艺术感受和鉴赏力。 通过欣赏乐曲月光、歌曲月光光,学习歌曲明月几时有,学生能过用流畅、舒展的声音表现留恋、向往的情感

6、。 教学活动 活动一 月亮的吟诵 结合图片及形象资料,学生欣赏有关月亮的经典诗词,在交流诵读中深入体会古人的舒月情怀。 欣赏歌曲明月几时有,知道这是根据苏轼的著名诗词编配的。能过分析词的意境与歌曲中音乐要素的表现特点。 欣赏月光光的舞蹈图片,在诗、音、舞、画的交融中进一步感受月亮的人文情节。在谈月、赏月过程汇总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并用自己喜爱的艺术形式表现自己心中最美的月亮,重在学生的参与、体验。 活动二 月亮的旋律 学生欣赏乐曲月光,聆听赞美月亮的诗歌,创设学习情景,引发学生对“月亮抒怀”艺术表现方式的关注。 学生欣赏歌曲静静地听,感受歌曲优美的情绪。 用听唱法学习歌曲静静地听,分析歌曲抒

7、情的创作特点,能够用舒缓、柔美、流畅的声音表现歌曲意境。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按照三拍子舞步特点,加上简单的队形、造型变化,形成集体律动性舞蹈,抒发歌曲蕴含的温柔情感。 课题五 月亮的遐想教学目标 在对月球相关知识的交流与了解中,激发学生向往月球、关注科学的兴趣,拓展想象。 学唱歌曲月亮歌,引导学生利用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进行伴奏编配,丰富歌曲的表现。 教学活动 活动一 月宫探秘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月球的资料,引发学生对月球的无限遐想与科学探索,激发向往月球的情感。 欣赏月宫探秘等想象画。 以“月宫探秘”为主题,学生以绘画的形式创作一幅想象画。 学生作品的展示评价会。 活动二 月亮歌月亮船 欣赏

8、歌曲月亮船,分析歌曲的意境,表现与速度、力度的关系,在体会交流中激发学生对月抒情的情感。 学习歌曲月亮船,引发学生选择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进行节奏型的创作,表现歌曲中月亮的四种角色。 以小组的形式结合歌曲中月亮四种表现进行角色分配与装扮,在歌声中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演活动。 课题六 月亮颂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古典乐曲春江花月夜、朗诵苏轼著名的诗词水调歌头,学生感受古人对月当歌、抒怀寄情的激情,并创设其月夜情景在表演活动中加深体会。 学生欣赏舞蹈月亮部落,了解少数民族中有关月亮的故事和传说,感受他们的生活情感与月亮间不解的情缘,知道月亮部落舞蹈中蕴含的彝族舞蹈风格。 教学活动 活动一 月亮下的古今对话

9、一个小组选择近代、现代以月亮抒发情怀的诗歌或散文,以小组形式或推举个人进行表演。 另一个小组选择以古代以月亮抒发情怀的诗、词等文学作品,以小组形式或推举个人进行表演。 展开“月亮下的古今对话”文艺欣赏会。 以不同音乐情绪的乐曲为背景音乐,全班学生以苏轼的水调歌头为集体朗诵作品,展开班级朗诵活动。 活动二 春江花月夜 欣赏美术图片,激发学生对寄情月色的情感。 从春江花月夜和其他不同的乐曲中,学生选择与图片情调符合得音乐。 欣赏、了解张若虚的著名诗篇春江花月夜,诗中情景完美结合,曾赢得“一篇盖全唐”的美誉。 学生欣赏春江花月夜,了解乐曲的故事,感受诗与乐曲的交融,拓展心境。 活动三 月色多美好 艺

10、术家与月亮。学生聆听、讲述艺术家与月亮的故事。 欣赏有关月亮的儿童美术作品、聆听月亮歌春江花月夜,分辨音乐、美术作品中不同的表现形式,感受艺术作品的情感世界。 学生分组选择不同的艺术形式,展开艺术活动。课题七:神奇的洞洞 舞动的圈圈活动一:快乐的圈圈1、身体韵律游戏:旋转的“呼啦圈”。在狂欢、跳跃的音乐伴奏下,学生用“呼啦圈”自由地进行有趣的身体韵律活动。2、音乐游戏:小狗圆舞曲。3、游戏舞蹈:圆圈舞。活动二:有趣的洞1、音乐游戏活动:学生以圆圈的形式围坐,听教师的节奏进行动、静相间的游戏。2、陶泥游戏:雕塑的洞洞。3、学习运用摩尔的雕塑的创作方法,在实体中挖洞,领悟空间、形态的虚实关系,体验

11、大师的创作风格和艺术创造的乐趣。课题八:川剧的变脸 多彩的面具教学目标1、欣赏中国的地方戏剧川剧,初步了解中国戏剧脸谱艺术,引发学生对川剧艺术的喜爱愿望,学会尊重地方艺术,加强民族情感。2、通过简单学唱川剧的唱腔和模仿川剧表演动作,激发学生深入感受川剧奇妙的“变脸”、高亢的腔调等地方戏剧的特点。3、了解川剧“变脸”艺术的有关知识和面具的制作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并探索“变脸”和面具的不同表现形式。教学过程:活动一:川剧和变脸1、观看有关“变脸”的川剧表演片断,了解中国地方戏曲中有关脸谱和面具方面的知识。2、欣赏和模仿川剧的唱、做、念、打等基本戏剧表演技能。3、组织学生做变脸的游戏:表演者面部

12、先固定好一个表情,然后用手掌遮挡快速抹一下脸,立即换一副表情,表演时两种表情之间的反差要大,反应要快,看谁表演得不重复、花样又多。4、你还能设想出别的一些“变脸”的游戏吗?活动二:学唱川剧唱段:江雪1、欣赏江雪川剧唱段,感受川剧高腔的韵味。2、联系语文学习的经验,用一般语言朗诵或戏剧性语言说白的方式朗诵古诗“江雪”,理解古诗的含义和意境,体验戏剧语言表现的美感特点。3、跟随录音学唱江雪唱段,在熟悉唱段后,请学生即兴配上川剧表演动作进行表演。4、分小组和个别同学轮流演唱“江雪”。课题九:创意无极限 快乐大错位教学目标1、欣赏具有丰富想像力、创造性和夸张强烈的艺术作品,熟悉造型艺术的快乐和创造无极

13、限的艺术法则,开展夸张创意活动,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2、通过打破常规进行艺术思维的意识创意活动,让学生大胆尝试用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事物,学会夸张变形。活动一:音乐欣赏:魔法师的弟子和大象。1、播放法国作曲家杜卡的作品魔法的弟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拍特点和旋律中的变音效果,体验乐曲所表现的小巫师的艺术形象和乐曲的内容。2、播放圣桑动物狂欢节中大象音乐,感受乐曲的速度、节奏及所表现的大象笨重又憨态可掬、欢乐起舞的情景,了解原作品的创意与现作品的错位方法和美感效果。3、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水平,激发学生大胆想象用绘画、身体动作、戏剧性表演表现魔法的弟子和大象音乐的形象、情境。课题十 小小

14、驼铃响叮当活动一:歌唱你小骆驼小小驼铃响叮当1、体验歌曲的节、旋律,感受作曲家是怎样借助音乐语言向我们呈现骆驼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不畏艰险的精神品质的。通过歌曲的两声部学唱,培养学生的和声感,提高学生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2、结合歌曲学习和对骆驼的了解,引导学生用肢体动作对骆驼的形象进行模仿,表达自己对骆驼这一动物的体验与感受。教师也可以通过对骆驼肢体动作的表现,来提高学生对艺术表现生活的了解与认识。3、欣赏表现骆驼与沙漠的乐曲,感受乐曲带给你的意境,体验音乐的节奏、旋律与色彩。尝试运用美术界中的色彩、线条表现自己对乐曲的体验与感受。活动二:沙漠离不开骆驼1、欣赏故事离不开沙漠的骆驼。2、讨论、交流对故事内容的理解。3、联系故事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离不开沙漠的骆驼的连环画创作。(学生分组完成)4、戏剧表演。结合故事内容,启发学生给故事配上合适的乐曲。课题十一: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你教学目标1、欣赏印度尼西亚歌曲八哥鸟,了解音乐风味与情绪表现的特点,学唱歌曲,理解歌曲用歌声体验和表现动物遇害的悲伤情感。树立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并在艺术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爱护和保护动物的积极情感。2、欣赏舒伯特作品鳟鱼,感受拟人化叙事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