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24张)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70499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24张)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24张)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24张)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24张)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24张)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24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24张)(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人口增长 原因: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劳动力结构变化 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 表现: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越来越多的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大众教育,原因: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表现: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 英、法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意义: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形成 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表现

2、 开始时,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规划,环境很差 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环境开始得到改善,一些基础设施建立起来 。,二、城市化,巴黎景象 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刺穿了清晨的烟霾, 高楼沐浴在雾海, 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 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 查尔斯波德莱尔,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城市化的不满,19世纪中期,下面诗作为各自的城市发出了吟唱:,曼纳哈塔(即曼哈顿) 人行道上挤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 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 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音, 热情好客,最勤劳和友好的年轻人。 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 沃尔特惠特曼,表

3、达了诗人对城市工业化的赞美,城市发展出现的问题:开始时,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规划。城市的环境很差。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改善。城市供排水设施建设起来,街头照明日益完善,还出现了马拉的轨道公共客车和有轨电车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分析上面表格中的数据,看看这几个城市人口的增长趋势有什么共性?这说明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什么现象?,共性:城市人口大幅度增长。 现象: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上升。,现象:贫富分化。 成因:资本家通过对资源的控制和市场垄断,不断对社会财富进行聚敛形成。,思考: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你认为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三、社

4、会问题,(1)贫富分化,2016年调查报告,美国前10%的富有家庭拥有51万亿美元财富,约占美国家庭总财富的四分之三。,贫富分化的表现,首先是社会矛盾激化。一方面,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另一方面,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工业革命开始后不久,就有工人破坏机器以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强烈。,卢德运动:英国工人以破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主压迫和剥削的自发工人运动。首领称为卢德王,故名。相传,莱斯特郡一个名叫卢德的工人,为抗议工厂主的压迫,第一个捣毁织袜机。,(2)环境

5、污染,资料: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过一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理解狄更斯描述的那个时代,并对照现实生活的感受,辨析人们所追求的文明生活究竟是什么?,工业革命是把双刃剑,它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更丰富。但也带来了社会两极分化,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人们追求的文明生活应是物质生活丰富,生活环境优美,人人平等,相互尊重。,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工业化和城市化?,工业化和城市化

6、有一定的弊端,会带来污染和交通堵塞、人口膨胀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 我们应理性、科学地对待工业化与城市化,顺应其发展,同时我们还要具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也要注意美化我们的城市,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观念,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和新技术),如何评价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能够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在发展科技的过程中应趋利避害,让科技造福人类。,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人口方面的变化,教育方面 的变化,城

7、市化,社会问题,人口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推广大众化教育,城市建设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社会矛盾激化 (贫富分化),环境污染,有 益 的 变 化,不利的变化,课堂小结,1.平奇贝克在女工与工业革命中提及: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 A.促使女性走上企业领导岗位B.提高女性的生产积极性C.增强女性融入社会的能力D.培养女性优良工作习惯,C,随堂检测,2.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人口

8、增长比较迅速的国家是( ) A.英美 B.德法 C.俄日 D.德意,A,3.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到1930年,城市人口已达到415亿,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材料强调了工业革命()A.引发了城市化B.刺激了人口的增长C.带动了财富的增加D.加剧了贫富分化,A,4.根据以下图片,说明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问题主要包括( ) 环境污染 社会矛盾激化 交通发达 生产力水平高 A. B. C. D.,D,5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相比,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得益于( ) A新技术革命 B工业化水平高 C城市人口的比例超过农村人口 D机械化水平高 6早期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病”有( ) 人口减少交通拥挤污染严重 A B C D,A,B,719世纪后半期,欧美国家纷纷调整教育政策,开始大力发展平民教育,主要是因为( ) A平民地位得到提高 B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 C工业化需要大批较高素质的劳动者 D国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得到提高 8促使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直接因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文艺复兴 D资产阶级革命,C,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